第108章 賈詡的籌謀
- 諸葛亮:滿級重生,風起漢疆
- 嵐冰澈
- 2560字
- 2025-08-26 20:05:00
大軍即入城,賈詡早在門口不遠等候。
眼看張繡到來,便自泰然信步上前,恭敬一禮。
“諸事皆平,可惜未救得令叔父的性命。請少將軍節哀,以目前大局為重,繼令叔遺志,承軍中主帥位?!?
簡單的一番話,被他說得是那么的云淡風輕。
聞聽此言,張繡動容。一者為叔父張濟慘死心中哀泣,其二便是為賈詡的鎮定自若感到心中發忌。他思隼良久,嘴角肌肉微微顫抖之間,這才忍不住開口。
“唯恐年少,才疏志短。不如先生,明智如物。相比于繡,軍中主帥之位,倒是文和先生更為適合?!?
“少將軍,哪里的話。令叔軍馬,安忍奪之。今令叔不幸被李郭所害,詡未救得性命,心中自愧。還請少將軍不要推辭,以軍中未來大業為重?!?
言畢,回眸看向身后。不等說話,隨行眾軍跪倒一片,齊聲吶喊請愿。見此,張繡心中感念。親自下馬,攙扶賈詡起身。
“先生明智,張繡素有耳聞。今得親見,方知傳言不虛。縱然得了此城,唯恐日后守不住。如何部署,還望先生不棄卑賤,能夠相助于我。如蒙不棄,繡愿從此聆聽先生教誨,拜為亞父。”
說罷,當即跪倒,反拜賈詡。反觀賈詡,對此也不感到意外。急忙雙手攙扶,同往府衙商議事后諸事。
此時的李郭,還不知道弘農這邊的變革瑣事。
簡單安排守城事宜,眾人少時便在城內府衙中安坐。眼看張繡待自己如同上賓,諸事恭敬有禮。賈詡覺得,日后跟隨著他,未必不是出路。更兼昔董卓在日,二人本來就有袍澤之義,想想也就罷了。
“今弘農雖定,不過巧取而已。現李郭二賊在外,城內縱使部署周詳,亦難免有不透風的墻。未來如何迎敵破之,方為當務之急?!?
說著,賈詡泰然般的泯了口茶。
簡單的一句話,無疑說到了張繡的心坎里。尤其當下,城郭雖然取得,然而麾下所部歷經前番戰敗,可謂兵危將寡。若遇李郭,縱然有堅城為依托,唯恐久守不住。
張繡雖然年輕,然而跟隨叔父張濟也已久經沙場。對于這些面臨的問題,他心中又如何不知。
“如此,還請亞父教我才是?!?
面對賈詡,張繡把自己的態度放得很低。見此,賈詡則緩緩放下手中茶杯。他思隼多時,再度肅穆般朝著張繡望了過去。
“弘農想要守住,其實不難。畢竟李郭二人麾下雖然驍悍,然所部騎兵只有在平原作戰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縱使西涼鐵騎擁有橫亙天下之能,奈何唯有攻城,視為一短。此等事,主公應知?!?
“知道,知道。”
面對賈詡的教誨,張繡拱手,欣然領受。
眼看膚淺道理,對方明白。賈詡含笑點了點頭,索性也不再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
“今我軍這邊兵少,視為一短。縱使李郭二人所部,的確不善攻城。然若二人糾纏,對于我們而言亦絕非好事。既然單憑麾下所部守不住,便難免要請外兵相助。”
“外兵?”
聽到這話,張繡眸子一凜,不覺有些顯得悵然。
少時,他蹙眉苦嘆,不禁搖了搖頭。臉色眼眸盡顯昏暗,如同一顆心,已經仿佛跌入谷底。
“不瞞先生,我與叔父雖然縱橫沙場多年,然而對外結交一應大事,素來都是叔父權定。今叔父夭亡,我又年少。更兼困局如此,只恐短時間內迎不來什么救兵?!?
“哈哈哈,少將軍妄自菲薄了。今我弘農救兵,就在不遠。此事于詡看來,不過水到渠成。只需一封書信,便可唾手可得?!?
“這么容易么?”
張繡眼眸瞪大,明顯有些難以置信。見此,賈詡淺笑,也不過多廢話。當即命人取來筆墨紙硯,就此寫下了一封書信。隨后呼喚長子賈穆上前,向其遞了出去。
“書信內容,你可都看清了?”
“是,兒子看清了。”賈穆抱拳拱手,眼神堅毅肅穆:“父親之意,兒亦了然。既得恩命而去,必然不負父親重托?!?
“很好,記得快些。”
賈詡囑托,看似說話語氣云淡風輕,實則已有不怒般的威儀顯露出來。他緩緩松了口氣,隨后肅穆般的話鋒一轉。
“己軍情況如何,你當盡知。現正值天黑,李郭此去又急。若我料算不錯,待等天明他們就該知道了消息。重新殺回,最多也就差不多晌午左右。若施強攻,我軍堅守十日不在話下,十日之后就……”
“父親的意思,孩兒明白。請父親與主公安坐城中,盡管放心就是。十日之內,吾必帶著請來的救兵,成功回返。”
“嗯。”
眼看兒子態度如此堅定,賈詡含笑點頭。
“既如此,軍情緊急不容耽擱,你現在就走。”
“諾。”
賈穆拱手語應,當即拜辭老父親與張繡決然而去。望著他離去的背影,賈詡依舊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反觀張繡,顯然就沒有他那樣的好心情了。
盡管眼看賈詡一副對此胸有成竹的模樣,但思隼多時,張繡還是忍不住做出追問。
“亞父,以為兄長當真能如約請來救兵么?要知道,那楊奉可是我西涼這邊的叛將?,F在他和百官迎奉天子在陜縣,而我與他素來沒什么交情。為了救我,他真的會來救援么?”
“哈哈哈哈!”
聽到這話,賈詡不覺笑了。又見張繡擔憂,索性便和他針對此事做出些許的解釋讓他放心。
“楊奉此人,昔日本為李傕舊部。所以謀叛倒向天子,并非他有什么匡君輔國的大志向。只是與李傕單純交惡,尋找新的陣營罷了?!?
“這件事,我倒是有聽說過。可亞父如何覺得,他會來救我?”
“自是會的?!辟Z詡含笑,對此十分肯定。突然話鋒一轉,凜然又道:“楊奉投身天子,本出于無奈。他是西涼人,出身有問題。放在我方陣營,算不得什么。然而輔佐天子,那就不一樣了。”
“這……”
簡單一語言出,張繡眸子靈動。他怔怔看著賈詡,仿佛也在此時洞悉了適才話里的弦外之音。
再看賈詡,依舊顯得氣定神閑,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朝中百官,雖然多年與天子在關中蒙難。然而這些人,多半出身豪門。就算是寒門士子,亦有士家背景作為依托。他們這些人,一向自視甚高。以主公睿智審奪,縱然楊奉輔弼,能看得上他么?”
“看不上?!?
面對賈詡的詢問,張繡的回答甚至想都不想。出身問題,放在漢末亂世,素來豪門最為看中。如今賈詡一語道破利害,張繡縱然尚且年少,也知楊奉目前在天子駕前的處境。
若照這么推算,其實如果給他機會的話。張繡認為,楊奉其實還是很愿意回歸到西涼軍陣營的。
正如當下,自己雖弱,然而立場卻與李郭對立。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哪怕自己和他曾經的確沒有什么交際,然而卻也沒什么過節。倘若借此機會回歸西涼軍的陣營,對于在天子駕前遭到百官排擠的楊奉而言,或許當真未必是什么壞事。
“亞父所言,小侄受教?!?
張繡對賈詡的明智,由衷欽佩??杉幢闳绱耍永锏镊鋈灰琅f難減半分。少時沉默過后,便又忍不住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若如此論,楊奉救援當是。可即便是這樣,縱然一時退了李郭兇兵,亞父就能保證他歸于我的陣營后,我便能從此穩坐弘農么?此事請恕孩兒冒犯直言,想要做到,只恐不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