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苗疆事務(一)
- 我借乾隆造中華
- 作家udk4dq
- 2053字
- 2025-07-04 10:50:01
養心殿,殿內,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若有似無的龍涎香,這股香氣仿佛是從遠古時代飄來的,帶著神秘而古老的氣息。它并不濃烈,卻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沉醉其中,心神漸漸寧靜下來,與殿外略顯陰沉的天氣形成鮮明對比。殿外,烏云低懸,似乎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秋雨,
當李衛、張廷玉、鄂爾泰三位重臣步入這威嚴的殿堂時,他們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大廳中回響,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沉穩有力。殿內布局嚴謹,金碧輝煌,雕梁畫棟間透露出無盡的皇家氣派,寶座高高在上,其上覆蓋著華麗的黃緞,彰顯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而在這寶座下方兩側,特意設置了兩把雕花精美的座椅,顯然是為今日受詔前來商議朝政的他們準備的。
三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明了此次召見的重要性。
在養心殿的深處,御案前,弘昀正全神貫注地閱讀著一摞摞堆積如山的奏折。窗外,烏云壓頂,開始偶爾有幾滴細雨透過云層,悄無聲息地落在窗欞上,發出細微的聲響,與殿內緊張而專注的氛圍形成了微妙的和諧。
這些奏折,皆是雍正皇帝病倒前親筆批閱,每一份都承載著他對國家大事的深切關懷與深思熟慮。弘昀,作為新帝,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他必須仔細研讀這些奏折,以確保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他首先翻看的,是那些與他之前負責的苗疆事務相關的奏折。苗疆之地,地形復雜,民情各異,治理起來頗為棘手。但弘昀在調度苗疆事務期間,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與決心,他深知穩定苗疆對于國家統一的重要性。因此,他特別關注那些反映苗疆事務進度的奏折,希望從中找到進一步鞏固邊疆、促進民族團結的線索。
他逐字逐句地閱讀,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點頭贊許,心中對苗疆事務的進展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他深知,這些奏折不僅是對他之前工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治理方向的指引。他必須仔細思考,如何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與教訓轉化為實際的政策與行動,以確保苗疆的長治久安。
幾個大臣步入養心殿,腳步在厚重的地毯上幾乎無聲,但他們的到來卻如一股無形的力量,讓整個殿堂的氣氛更加凝重。他們行至御案前,齊齊跪拜,聲音清晰而堅定:“臣張廷玉、鄂爾泰、李衛參見皇上。”
弘昀從奏折中抬起頭,目光深邃而平和,他輕輕抬手,示意三人平身:“諸位愛卿免禮?!?
張廷玉、鄂爾泰、李衛依次起身,站定后,目光皆落在弘昀身上,等待著他的指示。弘昀的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不容忽視的堅定與睿智。
“朕知諸位愛卿皆是我大清之棟梁,今日召集爾等前來,乃是有要事相商?!焙腙赖穆曇舫练€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在殿堂中回響。
弘昀微微頷首,語氣平和而威嚴:“免禮吧。你們都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事情繁多,要議的也不少,恐怕得花上些時辰?!?
張廷玉、鄂爾泰、李衛三人齊聲回應:“遵旨,謝皇上恩典!”言罷,他們小心翼翼地各自落了座,只敢將半邊屁股搭在椅子上,保持著應有的恭敬與謙遜。
弘昀見狀,心中暗自點頭,卻也明白這種謹小慎微的態度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他深知,自己初登大寶,根基未穩,恩典過重確有可能引發朝野動蕩,乃至不必要的猜忌與紛爭。因此,他選擇以穩為主,逐步樹立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在暗中觀察與考驗著這些大臣的忠誠與能力。
“諸位愛卿,”弘昀開口,聲音溫和而有力,“朕今日召集爾等有諸多朝政需共商對策。朕知爾等皆是國之棟梁,愿爾等能各抒己見,共謀國是?!?
弘昀輕輕清了清嗓子,目光凝重地掃視著面前的幾位重臣,緩緩開口,將話題引向了正題:“朕近日所閱的折子,皆是關于苗疆局勢的嚴峻報告。自雍正十三年二月以來,苗疆之地便風波不斷,官吏的濫征錢糧激怒了古州地區的八妹、高表等寨的苗民,他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之聲四起。更有包利之輩,趁機糾集了兩萬余眾的苗民,于二十六日對古州城北的王嶺汛地發起了猛烈的圍攻。朕在潛邸之時,就曾接到過關于此事的奏報,當時哈元生與董芳兩位將領因意見不合,導致大軍雖云集數月,卻未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實乃憾事。朕當時也曾擬寫折子,欲請先皇決斷,更換主帥以挽頹勢,然而,天不假年,先皇未及決斷便龍馭上賓,留下了這諸多難題給朕?!?
說到這里,弘昀不禁輕輕嘆了口氣,目光中透露出幾分無奈與堅定。他深知,作為新登基的帝王,他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解決這些遺留問題。
張廷玉聞言,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苗疆之事非同小可,關系到國家的穩定與邊疆的安寧。于是,他恭謹地開口,將自己的看法娓娓道來:“稟皇上,此事在先帝時期便已在朝中引起了廣泛的議論。臣以為,其主要根源在于先帝所推行的改土歸流政策。雖然此政策旨在加強中央對邊疆地區的控制,促進民族融合與統一,但實施過程中卻難免觸動了一些地方勢力的利益,加之官吏的貪腐與濫征,使得苗民心生不滿,最終引發了這場大規模的反抗。大軍雖多次出征,卻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耗費了國家大量的錢糧與人力,實乃得不償失。因此,臣斗膽建議,皇上不妨考慮暫時停止改土歸流的進程,轉而采取安撫苗民的政策,繼續實行羈縻之策,以穩定邊疆的局勢?!?
張廷玉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深思熟慮的穩健與務實。
但是顯然這個答案并不是弘昀所想要的,他不想以后自己這個皇帝要去貴州吃折耳根還要當地土司同意才可以。于是他轉向李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