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登聞鼓響冤情起
- 大明:我?guī)е扉νP(guān)大明副本
- 筆續(xù)春秋
- 2127字
- 2025-07-12 13:48:19
翌日。
朱瞻基陪著張氏在崇禎年間的皇宮里閑逛。
“兩百多年過去了,這紫禁城的變化可真大啊!”張氏感慨道。
“那是自然!”朱瞻基應(yīng)和著。
咚咚咚!
就在這時,一陣鼓聲響起。
“出什么事了?”朱瞻基轉(zhuǎn)頭看向身旁的錦衣衛(wèi)問道。
“殿下,是登聞鼓響了。”
原來,昨日朱瞻基下令恢復(fù)朱元璋時期告御狀的制度,登聞鼓自然也就重新擺了出來。
“將擊鼓之人直接帶到奉天殿,派人去請?zhí)拥钕聛恚 ?
“屬下遵命!”
“娘!”朱瞻基面露歉意地看著張氏。
“去吧!正事要緊!”張氏說道。
朱瞻基隨即火急火燎地趕往太極殿。
此刻,朱高熾正端坐在殿上,朱瞻基站在一旁。滿朝大臣看著這位三百多斤的胖子,心中滿是疑惑。
楊士奇見狀,趕忙上前說道:“拜見太子殿下!”
眾人這才反應(yīng)過來,這位便是洪熙皇帝朱高熾。
“拜見太子殿下!”崇禎朝的官員們紛紛跟著楊士奇下拜。
朱高熾微微點頭:“平身吧!”
“何人在外擊鼓?”
錦衣衛(wèi)指揮使紀綱趕忙上前稟報道:“稟太子殿下,是李家村村民李大擊鼓鳴冤。”
朱高熾神色嚴肅:“將人帶上來!”
很快,錦衣衛(wèi)便領(lǐng)著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進來。老者身形消瘦,瘦骨嶙峋,走起路來顫顫巍巍,仿佛隨時都會摔倒。見到朱高熾,老者趕忙跪地行禮:“老漢李家村李大,拜見太子殿下!”
“起來吧!”
“李大,孤問你,你擊登聞鼓,有何冤情?”
李大面色慘白,身上衣物破舊不堪,還帶著明顯的青紫色傷疤。
他再次對著朱高熾下跪,痛哭流涕地說道:“太子殿下,老漢要狀告清河縣縣令李世貴。草民本是清河縣李家村的村民,膝下僅有一個兒子。”
“幾日前闖軍圍攻北京城,我那兒子不幸戰(zhàn)死沙場。幸得陛下垂憐,撫恤白銀十兩、粟米五石。”
“老漢依照告示前往縣衙領(lǐng)取撫恤,然而縣令李世貴卻稱,老漢的兒子是叛徒,不配領(lǐng)取給大明將士的撫恤金。”
“可是殿下,老漢的兒子明明是為了守城戰(zhàn)死的,怎么就成了叛徒呢?”
“老漢與他們據(jù)理力爭,那縣令竟派人將老漢痛打一頓,還警告我若再鬧事,便要殺我全家。”
“太子殿下,老漢已活了五十多歲,死不足惜,可老漢兒子沒了,家中只剩他留下的五歲幼兒。老漢要是死了,這孩子可怎么辦啊?”
“沒了兒子,老漢獨自一人帶著幼兒,又如何活得下去?老漢本想一死了之,可實在放心不下那可憐的孫兒。”
“昨日太孫殿下說,有冤情可以擊鼓告御狀,老漢這才鼓起勇氣前來鳴冤。殿下,請您為老漢做主,為老漢死去的兒子做主啊!”
聽聞此言,文官集團頓感大事不妙。吏部左侍郎張彩趕忙上前,大聲呵斥道:“放肆!以民告官乃是大不敬之舉!來人吶,把這個刁民給我押出去!”
朱瞻基見狀,忍無可忍,怒斥道:“放肆!你算什么東西,這里哪有你說話的份?”
張彩趕忙說道:“太孫殿下,自古以民告官都是大忌,此等刁民以下犯上,請殿下明鑒啊!”
“是啊!殿下,以民告官實乃倒行逆施,請殿下嚴懲!”
“臣附議!”
“臣附議!”
朱高熾聞言,臉色陰沉至極。他算是切身體會到了大明文臣的肆意妄為,自己這個太子還未開口,他們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什么時候,大明的官員敢騎在他們老朱家頭上作威作福了?
“剛剛說話的是何人?”
“回太子殿下,微臣乃是吏部左侍郎張彩。”
朱高熾神情淡漠地說道:“我看放肆的是你!孤這個太子都還沒表態(tài),什么時候我大明朝廷輪到你做主了?要不孤把這位置也讓給你來坐?”
張彩被朱高熾這一反駁,頓時慌了神,趕忙跪地說道:“殿下,臣不敢,臣知罪!”
朱高熾看了他一眼,并未讓他起身,而是轉(zhuǎn)頭看向李大道:“李大,你放心,你的冤情孤定會為你做主,孤絕不允許我大明將士死得不明不白!”
“謝殿下,謝殿下!”
朱高熾看著老者,滿臉愧疚地說道:“是孤該向你道歉,你的兒子為大明盡忠,孤卻讓他的親人遭受如此委屈,是我們朱家對不住你們!”
“錦衣衛(wèi)指揮使紀綱何在?”
紀綱上前一步:“屬下在!”
“先將李大和他的家人安置在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即刻徹查此事,凡是與此事有關(guān)的官員,一律夷三族!”
“屬下遵命!”
現(xiàn)場的大臣們聽聞,全都驚愕地呆立當(dāng)場。不是都說仁宗寬厚仁慈嗎?怎么一上來就夷三族啊?
其實這也怪不得朱高熾,實在是崇禎朝的官員太過放肆,連他這個老實人都怒了。
“此事由太孫負責(zé)全權(quán)督辦!”
“兒臣明白!”
隨后,朱高熾又以鐵血手段處理了一些事務(wù),還從錦衣衛(wèi)處揪出幾個貪污腐敗的官員,當(dāng)場下令抄家,以此殺雞儆猴。
文官集團的臉色變得極其難看,一個朱棣,一個朱瞻基,就已經(jīng)讓他們頭疼不已,本以為朱高熾這個仁宗會好說話些,可事實并非如此。
朱高熾雖為人仁慈,但論起政治手段,絲毫不比他爹永樂大帝遜色。
下朝之后。
乾清宮內(nèi)。
朱高熾看著朱瞻基問道:“瞻基,此事你怎么看?”
“我實在沒想到,崇禎朝的官員為了錢財,竟已喪心病狂到這種地步!”
朱瞻基滿臉難以置信。他本以為,他們來到之后,抄了不少貪官的家,這些官員會有所收斂,可沒想到他們依舊毫無顧忌。
顯然,這些人已經(jīng)把貪污當(dāng)作理所當(dāng)然的事了。
“荒謬!剛剛還為保護他們而戰(zhàn)死的將士,他們連撫恤金都敢貪污,真當(dāng)我們朱家拿不動刀了嗎?”
“此事,牽扯的恐怕絕不只是一個縣令,你務(wù)必讓錦衣衛(wèi)仔細查辦!”
“從剛剛官員們的反應(yīng)來看,此事背后水深得很,你行事一定要格外小心!”
“孩兒明白!”
朱高熾點了點頭:“瞻基,此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你務(wù)必萬分謹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孩兒明白!”
朱高熾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返回永樂朝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