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體系與實踐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584字
- 2025-07-03 17:03:34
——修改完善刑事法律。
恐怖活動犯罪是國際公認的嚴重刑事犯罪,是各國刑法打擊的重點。1997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新增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并加大了對相關恐怖活動犯罪的處罰力度。2001年美國“9·11”事件后,世界各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打擊恐怖主義。同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專門完善恐怖活動犯罪刑法條款,明確刑法適用,對刑法作出八條補充修改。其中,為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第1373號決議,增設資助恐怖活動犯罪。同時,為懲治涉及恐怖活動洗錢的犯罪活動,將恐怖活動犯罪納入洗錢罪的上游犯罪。2006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在相關條款中進一步完善了為恐怖活動犯罪洗錢的罪刑規定。2015年8月,針對暴力恐怖犯罪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增設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以及利用極端主義破壞法律實施罪等罪名,并明確相關罪狀,細化刑罰適用。
此外,2012年、2018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后兩次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其中,為適應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的需要,對恐怖活動犯罪偵查、起訴、審判程序等方面作出特別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單獨或者聯合制定發布一系列司法解釋,進一步規范打擊恐怖活動犯罪的法律適用和訴訟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