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漢安帝劉祜

檔案:

全名:劉祜

別名:漢安帝

謚號:孝安皇帝

年號:永初、元初、永寧、建光、延光

民族:漢族

出生地:清河

生卒年:94-125

逝世地:葉縣

陵墓:恭陵

在位時間:106-125

主要成就:屯兵西域,降伏高句麗

父母:父,劉慶;母,左小娥

后妃:安思皇后閻姬、恭愍皇后李氏

點評:少聰慧,親宦官,寵外戚,朝政亂;天災頻,邊患起,國力衰,東漢頹。

性格:懦弱寡斷,昏聵無能。

漢安帝劉祜:東漢中衰的見證者與推動者

一、早年經歷

永元六年(94年),劉祜出生。劉祜自幼聰明敏達,慈仁惠和,寬容博愛,好樂施予。

永元十六年(104年),劉祜十歲,善于史書,喜愛經籍,漢和帝非常喜愛并看重他,稱之為“諸生”,并多次召他入宮覲見,特加賞賜。漢和帝給他的賞玩、研習之物,是各個王子都莫與為比。

元興元年十二月辛未(公元106年2月13日),漢和帝駕崩,漢殤帝即位,劉祜的父親劉慶前往封地,鄧太后特詔劉祜留在京師洛陽的清河邸中,以劉祜為儲副。

延平元年(106年)八月,漢殤帝不幸早夭。劉祜因年少便以聰明著稱,鄧太后與其兄鄧騭便決定迎立劉祜為帝。鄧騭連夜持太后節迎接劉祜入宮。鄧太后下詔稱“劉祜質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詩論,篤學樂古,仁惠愛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親德系后,莫宜于祜。”又作策命曰:“朕惟侯孝章帝世嫡皇孫(指劉祜),謙恭慈順,在孺而勤,宜奉郊廟,承統大業”。宣讀完策命后,太尉張禹奉上璽綬,劉祜正式即皇帝位,時年十三歲,鄧太后臨朝稱制。

二、委政太后

劉祜即位后,謙讓恭敬,勤勉于經學,志在供養,委政于長樂宮鄧太后。為了培養劉祜,鄧太后讓“諸儒多歸附”的名儒鄧弘到宮禁之中教授劉祜。

永初元年(107年),劉祜已十四歲,但并未臨朝,由鄧太后獨自臨朝,時人稱之為“鄧太皇”。郎中杜根上奏鄧太后,說劉祜年齡大,應該親政。鄧太后大怒,令人杖殺杜根,拋尸城外。杜根裝死,逃往宜城山當了酒保。(十五年后劉祜親政,將杜根召回。)

同年,大司空周章密謀廢黜鄧太后和劉祜,改立平原王劉勝為帝。此事被鄧太后察覺,鄧太后先發制人,十一月周章自殺。

永初元年(107年)十一月,劉祜開始講《尚書》,沉迷于典藝。

永初二年(108年)春正月,劉祜加元服。(有爭議,一說加元服的時間是永初三年)

元初元年(114年)閻姬被選入宮,劉祜非常寵愛她,封她為貴人。次年(115年),立為皇后。閻姬專房妒忌,劉祜臨幸了宮人李氏,生下了皇子劉保,閻姬便鴆殺李氏。

由于鄧太后終身臨朝稱制,而不肯主動還政于劉祜,而劉祜不敢正視鄧太后,收斂著衣襟空擁帝位,從而心生煩悶,懸書于宮廷之中。

三、險遭廢黜

劉祜成年后多有不德,鄧太后對其愈發不滿意,劉祜的乳母王圣知道這種情況,常與宦官在劉祜面前說鄧太后壞話,使劉祜與鄧太后離心離德。

元初六年(119年),鄧太后征召濟北王、河間王的兒子們到京師洛陽,其中河間王子劉翼的俊美儀容令鄧太后感到驚奇,便把他過繼給漢和帝長子平原王劉勝,并留在京師洛陽,劉祜的乳母王圣便伙同宦官們說鄧太后要廢了劉祜,改立劉翼為帝,劉祜又恨又怕。

學者陸德富認為,此時的鄧太后因對安帝劉祜不滿,欲行廢立之事。她曾屬意的平原王劉得,正死于此年。鄧太后征召濟北、河間二王之子女入京,更深一層的用意是從中考察合適的帝位人選。經過考察,她選中了河間王之子劉翼。然而,廢立乃動搖國本之舉,牽涉太廣,風險極大,最終鄧太后沒有廢安帝另立他人。

永寧元年(120年)夏四月丙寅,劉祜的長子劉保因寬厚實誠,在小學表現很好,得到了鄧太后的嘉獎,于是鄧太后便將劉保立為皇太子。

四、親理政事

建光元年(121年)三月癸巳,鄧太后去世,劉祜親政。由于鄧太后在世時,鄧騭拒絕接受上蔡侯的爵位;此時鄧太后去世,劉祜“復申前命”,正式授予鄧騭上蔡侯的爵位,同時授予他特進(位同三公)之職。

同月戊申,劉祜追尊父親清河孝王劉慶為孝德皇,母親左小娥為孝德后,祖母宋貴人為敬隱皇后。又將嫡母耿姬的兄長授予牟平侯、寶監、羽林、左軍、車騎等官,同時封祖母宋貴人的四個兄弟為列侯,宋氏一族擔任卿、校、侍中大夫、謁者、郎吏的有10多人;又將妻子閻皇后的兄弟閻顯、閻景、閻耀一并封為卿、校,掌管禁軍,于是東漢“內寵始盛”,時人稱之“今外戚寵幸,功均造化,漢元以來,未有等比”。

劉祜早就不滿受制于鄧太后的地位,鄧太后的死對他來講無異于一次政治上的解放。鄧太后死后不久,有幾個以前受過太后懲罰的宮女誣告鄧太后兄弟鄧悝、鄧弘、鄧閭陰謀廢劉祜,另立平原王劉翼為帝。這一誣告正中劉祜下懷,鄧悝等人都被廢為庶人,而鄧騭因不知情,僅被革除特進之職,但保留上蔡侯的爵位,令其前往封地,最終受郡縣官吏逼迫而死。

由于鄧騭無罪遇害,天下憐之,大司農朱寵抬著自己的棺材上疏說:“和熹皇后有圣善之德,是大漢的文母。鄧氏兄弟忠孝,同心憂國,是王室的依賴。他們功成身退后,還將自己的封地讓給賢者,這是歷代的外戚都沒有能與之相比的。然而卻遭受誣陷,七人遇害身亡,有違天理人倫。應該妥善安葬他們,告謝亡靈。”然而朱寵卻因此被劉祜罷官歸鄉。

朱寵被罷官后,平民百姓們紛紛進京為鄧氏鳴冤。劉祜迫于輿論壓力,只好將鄧騭等人妥善安葬于北邙,又將被流放的鄧氏子弟召回京師洛陽。

五、乳母專權

劉祜親政后,其乳母王圣倚仗對安帝的養育之恩,放縱任性,頗為專權。

王圣及其女兒伯榮奢侈暴虐,貪污受賄,隨便出入宮廷,煽動內外,干預政事,無惡不作。司徒楊震上疏勸劉祜將王圣驅逐出宮,斷絕她與女兒伯榮的來往。劉祜便將奏折給王圣看,于是王圣母女皆心懷怨恨。

劉祜由于無法親自前往甘陵祭拜生父孝德皇劉慶,便多次派王圣之女伯榮前往甘陵祭拜,伯榮恃寵而驕,所經過的郡國官員無不前呼后擁,夾道迎送,甚至迎著伯榮的車子叩首行禮像朝見帝王一般,劉祜卻不加約束,尚書陳忠上疏指出“伯榮之威,重于陛下;陛下之柄,在于臣妾。”

王圣的另一位女兒王永,也分走劉祜的權威,與劉祜共同掌權,史稱“分威共權”。王永還屬托各個州郡,傾動大臣。

延光二年(123年)四月,劉祜又封乳母王圣為野王君,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封爵乳母的先河。

六、蕩平西域

延光二年(123年),西部傳出消息,北匈奴和車師聯兵,進攻河西四郡。大臣們都主張放棄西域,退回玉門關內。只有從邊疆回京城匯報情況的敦煌太守張當力排眾議,廷尉陳忠也認為西域歸屬漢朝已久,輕易放棄就會失去人心,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御匈奴的侵擾。劉祜采納了張當、陳忠的意見,并派班超之子班勇為西域長史,率領500士兵出屯柳中城。班勇到西域后,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屬國的軍事支援,擊退匈奴,討平車師,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暢通。

七、大興土木

延光二年(123年)十月,劉祜在國庫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派人給乳母王圣大規模修建宅第,位于津城門內,合兩坊為一坊,屋舍毗連不絕,雕修繕飾,窮極巧伎,攻山采石,大匠左校別部將作合幾十處,轉相迫促,花費巨億。中常侍樊豐、侍中謝惲等見楊震連續進諫都沒有被劉祜采納,于是無所顧忌,便假造詔書,調發大司農的錢谷、大匠見徒的材木,各自修建起家舍、園池、廬觀,勞役花費無數。

八、封禪泰山

延光三年(124年)春二月,劉祜東行,前往泰山封禪,在泰山舉行柴告之禮。壬辰日,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癸巳日,祭祀大漢二祖六宗,勞賜郡縣,作樂。

在劉祜封禪期間,中常侍樊豐等人趁著劉祜不在京師洛陽,便大肆修建私宅,楊震的下屬截獲了樊豐偽造的詔書,準備等到劉祜返回洛陽后上奏。樊豐等人很害怕,便誣陷楊震心懷怨恨。三月壬戌,劉祜車駕回到京師洛陽,暫時留宿太學,夜里派人收回楊震的太尉印綬。樊豐還是恨他,又請大將軍耿寶上奏說楊震不服罪,劉祜便下令將楊震譴送原籍。楊震說:“我蒙圣恩居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殺,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止,還有什么面目見天下人呢?”于是服毒自盡。

九、廢黜太子

劉祜的閻皇后多年不育,由于此前劉祜已立宮人李氏所生之子劉保為太子。李氏在此以前已被閻皇后鴆殺。閻皇后怕太子即位以后會追究殺母之仇,處心積慮地要將劉保除去。

延光三年(124年)10歲的劉保在宮中受驚嚇過度而患病(驚恐癥),終日惶恐不安,魂不守舍。于是漢安帝將劉保從東宮搬到野王君王圣(漢安帝乳母)的房舍里避難,由王圣照看劉保。有觀點認為,劉保雖被立為太子,但是在后宮的處境卻十分危險,很有可能遭到閻皇后及黨羽的暗害,漢安帝將劉保移到宮外的王圣宅里居住,應是具有特意保護的目的。

然而,劉保的乳母王男、廚監邴吉等,不希望劉保與漢安帝的乳母王圣親近,便聲稱王圣的房舍是新修的,犯了土禁,也不能居住,雙方發生了爭執。王圣和她的女兒王永,聯合閻皇后的侍從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與王男、邴吉等人在大殿上“互相是非”,王圣、王永遂誣陷王男、邴吉,導致二人被幽禁而死,家屬都被流放到比景縣。太子劉保思念王男等,多次嘆息。

王圣與王永擔心劉保繼位以后會報復她們,于是與閻皇后及其黨羽勾結,妄造虛無,共同構陷太子劉保與東宮官屬合謀弒父自立。漢安帝聽到劉保的“罪名”后,大怒,召集公卿百官,商議廢黜太子劉保。

太子的廢立要經大臣們討論,大將軍耿寶秉承閻皇后意旨,力主廢黜劉保。太常桓焉、廷尉張皓則反駁說:“人生年未滿十五,過惡尚未及身,望陛下為太子選德行高操的師傅,輔導以禮義,自然行為有方。”只是劉祜并不覺悟,于延光三年(124年)廢黜了太子劉保,改封為濟陰王。

十、南游駕崩

延光四年(125年),劉祜攜同閻皇后和貴戚南下游玩,三月庚申,行抵宛城時突然覺得身體不安,令大將軍耿寶實行太尉之事。乙丑,劉祜病情加重,只好下令返回京師洛陽,同時征召濟北王、河間王的兒子年齡在十四歲以下、七歲以上的到京師洛陽。時人認為劉祜病禍與“寵遇閻氏”有關。

三月丁卯,劉祜的車駕到達葉縣(今河南省葉縣南),死于車中,終年三十二歲。皇后閻姬秘不發喪,所在上食、問起居與往常一樣。庚午日回到宮中,辛未晚上才發喪。當年葬于恭陵,廟號恭宗,謚號孝安皇帝。閻姬將受征入朝濟北王子劉懿過繼給劉祜為子嗣,繼承劉祜的皇位。

初平元年(190年),有司奏請撤除劉祜等四位皇帝的廟號,漢獻帝批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高清| 沁源县| 长子县| 贵港市| 瓦房店市| 乌兰县| 彝良县| 洛浦县| 浪卡子县| 阜宁县| 黄龙县| 明水县| 潜江市| 民和| 六安市| 临澧县| 彭阳县| 南昌市| 安义县| 合肥市| 珲春市| 应城市| 南雄市| 家居| 溧阳市| 石门县| 即墨市| 常宁市| 鄄城县| 东安县| 沂源县| 股票| 麟游县| 洱源县| 盐源县| 阳春市| 乌鲁木齐市| 北京市| 中宁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