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野子之心做首徒
- 一統西游,開局鎮守兩界山
- 芙拉爾西河
- 2373字
- 2025-07-05 13:57:42
“我聞諸神仙佛法,常聞證道需修心,未見能修心力者。
你在此間悟得妙法,乃明釁天道,劫奪大道機運,難怪會有應劫云雷降下。”
觀蘇硯就在自己火眼金睛面前立地悟道,悟空被鎖壓五百年的陰霾,仿佛一掃而空。
蘇硯首次遭遇,聽他將來,連忙請教道,
“云雷之劫,只是聽說,未曾見過。
人說此劫雷電交罰,恐怖無比,為何我的劫難,如同魔神瞪眼,只明其威能,未見真章?”
孫悟空一種和煦的笑意盈在臉上,一雙火眼金瞳中贊賞之意極濃,
“天道,有如沉睡難醒的巨人;而你,則如飛來的蚊蠅。
你叮咬他,拍你不死,你便離去。
如此,你得了好處,它得了清靜,無傷大雅。
眼看這云雷將散,看來,這是天道對你的警告,算不得劫難?!?
聽說只是警告,蘇硯舉頭望去,果見鉛云漸漸稀薄,雷聲將息,吁出一口氣,放下心來。
悟空口中嘖嘖稱奇,此刻心中也對能悟大道心馳神往,不由開口詢問道,
“如此年歲,便能自悟其道,真真不同凡響。敢問蘇兄,此道當為何名?”
蘇硯聞言亦是喜不自勝。
讀研之時,便對陽明心學甚為推崇,潛心研讀,不曾想種下的種子,竟在西游天地之中溝通了大道。
當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原本只是當做一種興趣,修身養性的東西,此刻竟能助自己追尋大道。
潛心思慮一番后,拱手向孫悟空表道,
“大圣所見所聞,勝我百千倍,如此垂問,只能厚臉相告了!
我謂此道為心道。
格物以致知,講知行合一,究天人一體,以致良知,明天理,經世致用,彌渡世人?!?
孫悟空聞言,閉目沉思良久,盛贊道,
“好個心道!”
“處處不提心,卻處處用心,當真是玄妙!”
一葉知秋,孫悟空直擊心學本義,讓蘇硯大為稱嘆。
“是也!心即理,即萬物一體,我今覺醒心之力,乃堪堪入門。
我隱約察覺,心神通明,能通五行,此乃明心之境;”
“接下來,我會出山,踐行大道,知行合一,經世致用,錘煉心紋,爭取早日鞏固,以達練心之境?!?
出山?
這個詞,將大圣說得好生羨慕。
這自由之身,擁有時毫不在意,可失去后,卻是苦不堪言,欲語還休。
見大圣沉默不語,蘇硯起身告辭。
“叨擾大圣一日時光,還得了這份機緣,改日再來拜訪?!?
“什么一日,你在此悟道,已過十日光陰,你不知道?”
蘇硯聞言,心下大奇,再看綢布包裹的東西,早就被孫悟空掃個精光,這才相信。
山中無日月,悟道不知年。
不曾想,自己竟然枯坐了十天。
而大圣就在一旁看著,沒有打斷,不曾擾亂。
不擾,便是護道恩德!
蘇硯急忙對著大圣,深深鞠了一躬,“謝大圣,護道之恩!”
大圣并未言語,只是掌心向內,往外揮動幾下,“走吧走吧,俺老孫看你十日,也是疲乏得很?!?
蘇硯走后,大圣閉目入寐,睡得香甜。
......
蘇硯回到石舍,喚來墨良、寅虎等人。
接下來的幾日時光,做了好幾件事。
其一,搭橋修路,在山間直通大圣被壓處,硬生生修出一條山道來。
筑下精美棚舍,給大圣遮風擋雨。又遣了小廝侍女,一日三餐豐盛異常,早晚梳洗,不敢怠惰。
其二,蘇硯每日泡在幽月仙子的功法閣中,借鑒修行。
偶有閑暇,便到大圣處,飲酒談心,傾談過往,聊著三界秘辛,暢想未來世界。
其三,開壇講座。蘇硯嘗試著,在彌渡城中傳播心學之道。
一日,蘇硯于傳功閣樓前講法。
指叩青石,聲如洪鐘。
“世人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皆懼魑魅魍魎,妖魔禍世。
故而但有仇敵,便加之以惡名,妖化其身,魔化其行,惡語相向。
殊不知,執念成魔,妄念障道,實為修行大忌?!?
話音未落,四道華光沖天而起,破云而出。
蘇硯一一看去,乃是昆侖踏雪而來的銀發少年,名喚‘玉虛真子’,修得《玄霜冰魄訣》,此刻冰雪為刃,寒潭化魄,斬盡妄念,修得寒霜元嬰;
又有東海滄淵破浪而來的赤鱗女,名號滄溟水君,觀滄海,借潮汐之力,參透水族秘法《滄海歸元訣》,此刻以心為引,頓悟‘萬流歸宗’,突破元嬰桎梏,踏入半步化神之境。
蘇硯笑著點頭,雙目橫移再度看去,乃元西山白骨娘子,名喚‘羅浮仙娘子’,修《噬靈煉骨訣》,竟是一名煉體骨修。此刻褪去千年骨相,凝聚肉身,徹底進入化神境界。
最后,是一只駝背跛足的老黿,本住歸冥海,號‘歸冥載道翁’,習得《鰲背鎮溟功》,原本已是垂暮之年,背殼破裂。此刻已入‘歸墟定瀾’之境,心通四海,龜甲重圓,負重山河,肢體重新煥發生機,猶如老樹新芽之態。
玉虛真子俯首跪請,其余三妖也起身鞠拜。
蘇硯連忙起身迎去。
三妖拜謝,獨玉虛真子不受蘇硯扶攙,兀自跪道,
“我本昆侖野子,偶得秘法,不辭霜刀雪劍獨自修行。今聞大道,愿拜先生為師,早晚侍奉左右,絕無怨言?!?
蘇硯聞言,手上動作遲疑些許。
‘我傳心之道,原本就為心學傳播,按理說,前來聽講的,都算是弟子,可拜師收徒這個想法,卻是從未有過?!?
當即問道,
“你受我講法,已是心學弟子,何必要行拜師之事?”
玉虛真子不假思索,再拜叩首,答道,
“學道,行道,守道,我遵先生之學,當隨先生之道,愿一路相隨,早晚聆聽教誨!”
蘇硯有心拒絕。
教授心學,乃是后世完整的學問,為師尚可。
可修行證道,自己都不會,教個屁啊。
“我求大道,乃重知行合一,講究經世致用,將要行走四方,以天下為師。
你若隨我,其中辛苦,又遷延歲月,只怕誤了你自身修行?!?
蘇硯想了想,婉拒道。
好好練你的神通功法不好么,非要跟著我做甚。
老子年紀輕輕的,倘若一時興起,談個戀愛,逛逛青樓什么的,你跟著,豈不是不方便。
玉虛真子卻伏地跪著,就是不肯起來。
“我真心跟隨,請先生成全!”
如此反復推拒不得,蘇硯只好點頭,收他做了徒弟。
玉虛真子聞言大喜,叩謝著叫了聲“師父”后,一臉榮光,自覺地站在了蘇硯身后。
其余三妖見狀,也要下拜,蘇硯急忙揮手攔住。
“諸位皆是年長于我,又是一方英豪,你我之間不必疏了輩分,只以道友相稱即可?!?
暗道我又不是丁春秋,收那么多妖魔鬼怪當徒弟做什么。
隨后,蘇硯正欲揮手示意眾人散去,忽聞云天之上,滾滾云來。
“大膽凡夫,竟在此囚天重地,妖言惑眾,嘯聚妖魔!”
一聲喝叱,攜著浩浩天威,怒斥下來。
出聲的,頭戴金冠,身披金甲,手持降魔杵,怒目直視蘇硯。
正是那東方揭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