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交貨
書名: 重生75年,從知青年代崛起作者名: 吃剁椒魚頭本章字數(shù): 2138字更新時間: 2025-07-27 00:48:35
禮拜三這天,李科長帶著技術員來了。
穿白大褂的技術員拿著放大鏡檢查罐頭,又把樣品放進高壓滅菌鍋,整個廠房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當壓力表指向150度,滅菌鍋“嗤“地噴出白汽時,張翠花緊張得攥住了老支書的胳膊。
“密封性合格。“技術員摘下手套,
“糖分誤差0.8%,果肉完整度95%......”技術員初步測完后,看向李科長,“科長,比有些國營廠的樣品還好。“
李科長在廠房里轉了一圈,看見墻上貼著的每日質(zhì)檢記錄,看見倉庫里按日期碼放的留樣罐頭,滿意的點點頭,突然拍了拍陳默的肩膀:
“陳廠長,你們這廠小是小了點,但規(guī)矩搞的不錯呀,立得比國營廠還細。”
接著李科長從公文包掏出合同,“我看你們廠的材料和食品衛(wèi)生搞的不錯,這是五百瓶的合同,每瓶八毛五,運費自理,月底之前交貨。“
陳默喜出望外的在合同上簽字時,心里長舒了一口氣,筆尖都在抖。
送走李科長,老支書把煙袋往桌上一磕:“默子,咱真要跟外國人做生意了?“
“老支書,不止外國人。”陳默這會正雄心壯志呢,望著窗外的荔枝林,大口氣的說道:
“等咱有了錢,就買封蓋機,建冷庫,把周邊十個大隊的荔枝都收過來,到時候不光出口,還要賣到四九城和滬市去!”
那天晚上,罐頭廠的馬燈亮到后半夜。莊秀蓮在燈下縫新的工作帽,張翠花算著賬,嘴里念叨著:
“五百瓶就是四百二十五塊......默子,這外貿(mào)單的利潤不小啊?”
老支書則揣著合同去找公社書記,據(jù)說倆人在辦公室喝著散白,聊到天快亮。
陳默蹲在鍋爐旁,看著壓力表上的紅指針穩(wěn)穩(wěn)地指在120度,突然想起前世在流水線當牛馬的日子。
那時候他總覺得命運不公,現(xiàn)在才明白,所謂平臺,從來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一錘一錘敲出來的,靠自己掙出來的。
墻角的麻袋里裝著新到的糖度計,玻璃鏡片在燈光下閃著光。
陳默知道,這只是開始,要把“皇崗牌“這三個字豎起來,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但陳默不怕,因為現(xiàn)在的他,腳下踩著實實在在的土地,身邊站著一群愿意跟著他干的人。
第二天一早,第一批出口罐頭開始生產(chǎn)。
驗果的大嬸戴著新配的老花鏡,捏著荔枝的手更穩(wěn)了;
封口組的男勞力們輪流用扭力扳手,每擰一下都數(shù)著圈數(shù);
莊秀蓮把寫著“出口專用“的標簽貼得端端正正,紅底金字在陽光下亮得晃眼。
陳默站在涼棚下,看著崗廈大隊送來的荔枝堆成小山,看著社員們臉上的笑容,
突然覺得,這一輩子,他不僅要做罐頭,還要把這罐頭廠做成一個真正的平臺,讓跟著他干的每個人,都能在這平臺上,活出個人樣來。
遠處的稻田里,早稻已經(jīng)泛黃。陳默知道,這批出口罐頭發(fā)出去是皇崗罐頭的突破口,
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八月中旬,荔枝樹上的荔枝已經(jīng)下市,自己要做的是把工廠最后收上來的荔枝全部做成外貿(mào)品質(zhì)的罐頭儲存好,用來打開國內(nèi)外市場的大門,
等待明年五月新鮮荔枝上市時,大力擴張荔枝罐頭生產(chǎn),把荔枝罐頭廠做大做強。
第一批五百瓶出口罐頭抵達羅湖口岸那天,陳默特意讓老林叔在木箱外頭刷了層桐油。
八月的日頭毒得像火,陳默蹲在碼頭跳板旁,看著搬運工把印著“皇崗牌“字樣的箱子扛上出境的火車,褲腿上的鹽霜被汗水浸得發(fā)潮。
“陳廠長,這油刷得夠厚,海上走一個月也不怕潮。“李科長部門的羅閑杰叼著煙和陳默笑著道,
“上個月汕頭的那批貨,到香江箱子都散了架,聽說外商投訴后,罰了不少款。“
陳默默默無語的遞過去兩瓶爛罐玻璃罐裝的荔枝罐頭,瓶身還帶著井里鎮(zhèn)過的涼意:
“我們罐頭廠之前小打小鬧的,這還是第一次做外貿(mào)單,
到時候麻煩您多費心,這批貨要是成了,到時請您喝好酒。“
罐頭玻璃在陽光下泛著光,羅閑杰瞇眼瞅著箱角的檢驗章,突然咂摸出點門道:“這章是縣外貿(mào)局蓋的?你們這小廠,能過李科長那關不容易啊。
李科長是我們部門老大,你們能通過他那關,咱們就是好的合作方,
到時候咱們兄弟之間可以多走動啊。“
“羅干部,一定,一定,以后你看我陳默的表現(xiàn)就行了。”
陳默望著綠皮火車煙囪冒出的黑煙,心里像揣著團火。
送走火車的當天,陳默沒有回村,
而是在縣招待所開了間房,借了招待所的電話,撥通了外貿(mào)局的電話。
“李科長,貨已上了火車,出了境。“陳默攥著聽筒的手心全是汗,“您看能不能給份詳細的出口檢驗細則?我們想照著回去后再改進改進。
爭取以后的產(chǎn)品全局達標。“陳默試探的詢問道。
電話那頭傳來翻文件的窸窣聲,李科長的聲音帶著笑意:
“陳廠長倒是急性子。細則我讓打字員抄一份,明天讓去公社的通訊員帶給你。
對了,這批貨是發(fā)往東南亞獅城的,那邊華僑多,就認老廣的荔枝罐頭,你們可得繃緊弦。“
“李科長,您放心,您給機會,我們罐頭廠把外貿(mào)單這事當成頭等大事,必不會掉鏈子,讓您有一絲為難的。
以后的貨,絕對會保質(zhì)保量,符合標準的。”
“哈哈,陳廠長吶,那就好,我拭目以待啊。”
掛了電話,陳默摸著招待所里微弱的燈光,腳步飛快的往開的房間里走去,腦子里全是李科長說的“獅城“。
之前外貿(mào)局給的出口訂單標準突然清晰起來——馬口鐵蓋的咬合度要達四毫米,糖水濃度必須穩(wěn)定在14%,連標簽粘貼的傾斜角度都不能超過三度。
陳默躺在招待所的床上,想了半天后,還是覺得“得建個標準車間。“
意識投入到空間里,喝了兩滴靈露珠之后,陳默起身出門走到招待所的熱水間,站在水渠邊掬起一捧水往臉上潑。
溫水順著脖頸流進脊梁骨,倒讓他更清醒了——現(xiàn)在皇崗大隊罐頭廠的廠房還是借大隊舊宅改的,墻皮掉得露出黃土,蒸汽鍋爐就支在墻角,每次開爐都弄得滿地是水,生產(chǎn)安全一點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