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開心一課

我是個很普通的中學老師,在這所不算太出名的學校里教語文,過著按部就班的日子。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和學生們斗智斗勇,生活平淡得像一杯白開水。我總覺得日子就會這樣一直平淡下去,直到那個叫曉峰的學生出現。

曉峰是個有點特別的孩子,瘦瘦小小的,平時在班里不太愛說話,總是安安靜靜地坐在角落里。他的成績不算突出,屬于那種很容易被老師忽略的類型。但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夢想》,他的作文卻讓我眼前一亮。他寫他夢想成為一名喜劇演員,給大家帶來歡樂,文字里透著一股對喜劇的熱愛和執著,和他平時沉默寡言的樣子完全不同。

從那之后,我開始留意這個孩子。有一天放學后,我在辦公室批改作業,曉峰怯生生地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本破舊的喜劇劇本。他說他想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上表演一個喜劇小品,但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想問問我。看著他那充滿期待的眼神,我鬼使神差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和曉峰一起研究劇本,從臺詞的語氣到動作的設計,每一個細節都反復推敲。我發現曉峰在喜劇方面真的很有天賦,他對節奏的把握,對笑點的理解,都超出了我的想象。他還會時不時冒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讓整個劇本更加生動有趣。

隨著文藝匯演的日子越來越近,曉峰也越來越緊張。他每天除了上課,就是抓緊時間排練,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我看著心疼,勸他別太拼命,可他總是笑著說沒事,他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終于,文藝匯演的那天到了。曉峰站在舞臺上,一開始還有些緊張,聲音都有點顫抖。但隨著劇情的推進,他漸漸進入了狀態,表演得越來越自然,那些精心設計的笑點也一個接一個地爆發出來。臺下的觀眾笑得前仰后合,掌聲和笑聲此起彼伏。那一刻,我看到曉峰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那是我從未見過的自信和快樂。

表演結束后,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曉峰走下舞臺,眼眶紅紅的,他跑過來緊緊地抱住我,說:“老師,謝謝你,如果沒有你,我不可能做到。”看著他那開心的樣子,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從那以后,曉峰變了,變得開朗自信起來。他不再是那個躲在角落里的小透明,而是積極地參與班級活動,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他的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語文,他對寫作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了。

這件事也讓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式,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老師,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些閃光點,并且幫助他們發光發熱。

后來,曉峰畢業了,他如愿以償地考上了一所知名的藝術院校,繼續追逐他的喜劇夢想。他經常會給我寫信,跟我分享他在學校的點點滴滴,每一封信里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每當我在教學中遇到困難,或者感到迷茫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曉峰,想起他在舞臺上那開心的樣子。那一幕,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平淡的教學生活,讓我明白,原來作為一名老師,能見證學生的成長和快樂,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

曉峰離開學校的第三年,我收到一封來自南方的快遞。信封上的字跡依舊帶著少年人的跳脫,右上角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笑臉,旁邊標著一行小字:“老師,這是我的‘畢業作品’。”

拆開一看,是張話劇演出票,劇目叫《教室里的笑聲》,演出地點在省話劇院。票根背面用紅筆寫著:“主角是我,編劇也是我。”

那天我特意調了課,坐最早一班高鐵趕去省城。劇場里座無虛席,開場前的燈光暗下來時,我忽然想起曉峰第一次在辦公室念劇本的樣子——他攥著紙的指節發白,念到笑點時自己先紅了臉,聲音細得像蚊子哼。

大幕拉開,舞臺上還原了中學教室的場景。穿藍白校服的少年們鬧哄哄地搬桌子,黑板上寫著“距離中考還有100天”。主角是個總縮在最后一排的男生,課本擋著臉,卻在草稿本上偷偷畫漫畫,畫里的老師長著夸張的圓眼鏡,手里的粉筆變成了魔法棒。

劇情推進到文藝匯演前,男生躲在器材室背臺詞,突然被扮演老師的演員叫住。“你知道喜劇的內核是什么嗎?”老師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男生咬著嘴唇搖頭,老師撿起他掉在地上的劇本:“是讓每個笑著的人,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

那一刻,劇場里靜悄悄的。我望著舞臺上那個和記憶中重疊的身影,忽然想起曉峰曾問過我同樣的問題。當時我告訴他:“是真誠。你真心想讓別人笑,別人就一定能感受到。”

整場話劇笑點密集,卻在結尾處突然轉了調子。畢業那天,男生把一沓漫畫稿送給老師:“其實我畫了您365張,每天都不一樣。”老師翻到最后一頁,上面畫著舞臺聚光燈,男生站在光里鞠躬,底下寫著:“謝謝您讓我敢站在這里。”

掌聲雷動時,曉峰從后臺跑出來謝幕。他比中學時高了不少,穿著簡單的白襯衫,鞠躬時腰彎得很沉。“這部劇是送給我中學的語文老師的,”他對著話筒笑了笑,眼里閃著光,“是她讓我知道,哪怕是最普通的日子,也能釀出糖來。”

散場后我在后臺找到他,他正被一群觀眾圍著簽名,看見我時突然紅了眼眶,把筆一扔就跑過來:“老師,您真的來了!”他身后的導演拍著我的肩膀說:“這孩子總說,沒有您那堂‘開心一課’,就沒有今天的戲。”

回去的高鐵上,我翻著曉峰塞給我的劇本,扉頁上寫著:“喜劇不是硬撓人笑,是把藏在生活里的甜挖出來。就像您當年挖開我心里的土,讓種子能發芽。”

那年冬天,學校組織退休教師座談會,我被邀請回去分享教學經驗。站在熟悉的講臺上,望著底下年輕教師的臉,我沒講教案設計,也沒說成績分析,只講了曉峰的故事。

“我們總說要教學生知識,可有時候,一堂課能種下的,可能是比知識更珍貴的東西。”我指著窗外那棵老槐樹,“就像曉峰,他當年在這棵樹下排練,總說自己像顆埋在土里的種子。現在我才明白,老師的責任,就是當那個愿意蹲下來,陪種子說話的人。”

話音剛落,教室門被推開,曉峰抱著一大摞話劇海報走進來,校服換成了西裝,卻還是當年那副笑嘻嘻的樣子:“老師,我來給母校送票啦!這次加演的場次,專門留了前三排給您的學生們。”

陽光透過窗戶落在他身上,恍惚間,我仿佛又看見那個攥著劇本的少年,站在辦公室門口,眼里的光比今天的太陽還要亮。原來所謂“開心一課”,從來不是某一天的某節課,而是當你埋下一顆快樂的種子,它在歲月里慢慢發芽,長成參天大樹時,回頭望去,每片葉子都在笑著告訴你:原來當年的微光,真的能照亮很遠的路。

后來曉峰的話劇在全國巡演,每次到我們城市,都會包下一個劇場,請學校的師生免費看。有次我帶學生去后臺,聽見他跟年輕演員們說:“記住,我們站在舞臺上,不只是為了讓觀眾笑,是為了讓他們相信,生活里藏著很多這樣的瞬間——只要你敢站出來,就有人愿意為你鼓掌。”

那些話像顆石子,在我心里漾開圈圈漣漪。原來最好的教育,從來不是教會學生如何成功,而是讓他們敢在平凡的日子里,為自己的熱愛拼一次;讓他們知道,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綻放,也會有人認真收藏。

就像曉峰,他把那堂“開心一課”寫成了劇本,演給了更多人看。而我終于懂得,所謂師生一場,不過是我陪你走過一段路,卻在你身上,看見教育最本真的模樣——不是灌輸,是點燃;不是塑造,是發現;不是教會你如何奔跑,而是讓你敢邁出第一步時,知道身后永遠有雙眼睛,在為你亮著光。

曉峰的話劇巡演到第三年時,我收到了他寄來的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本厚厚的相冊,封面用燙金字體印著“開心一課紀念館”。翻到第一頁,是張泛黃的合影——文藝匯演結束那天,曉峰穿著不太合身的演出服,我站在他旁邊,兩人臉上都沾著沒擦干凈的油彩,背景里的舞臺燈還亮著暖黃色的光。

相冊里夾著許多零碎的物件:他當年修改劇本時用的鉛筆頭,上面還留著牙咬的痕跡;我給他寫的臺詞批注復印件,字跡被淚水暈開了幾個墨點;甚至還有張食堂的飯票,背面是他畫的簡筆畫,一個小人舉著話筒,旁邊寫著“第一次彩排忘詞時吃的饅頭,特別香”。

最后一頁貼著張話劇海報,曉峰用紅筆圈出觀眾席的某個位置,旁邊寫著:“上周演出時,看到個穿藍白校服的小姑娘,笑得直拍鄰座阿姨的手。散場后她跑來說想考戲劇學院,說您當年對我講的話,她在臺詞里聽見了。”

那天晚上,我翻出壓在箱底的備課筆記,扉頁上有行字是曉峰畢業時寫的:“老師,您的課像棉花糖,看起來普通,咬下去全是甜。”忽然想起他第一次在辦公室念劇本,念到一半卡住,我遞給他一顆橘子糖,說:“別緊張,甜的東西能讓人放松。”

次年春天,學校要翻新舊教學樓,我特意跑去看了看當年的初三(7)班教室。工人正在拆黑板,我突然發現黑板右下角有塊顏色略淺的地方,湊近一看,是用粉筆寫的“喜劇萬歲”,字跡被反復擦拭過,卻還是留下了淡淡的印記。

正看得出神,身后傳來個熟悉的聲音:“老師,我帶了卷尺來。”曉峰拎著工具包站在門口,西裝褲上沾著灰,“我想把這塊黑板拆下來帶走,做成話劇的背景板。您看,這上面還留著當年排練時畫的站位線呢。”

我們蹲在地上,用手指拂過那些模糊的粉筆印,像在觸摸一段溫熱的時光。曉峰突然笑出聲:“您還記得嗎?有次排練到天黑,您打著手電筒給我照臺詞,結果手電筒滾到講臺底下,我們倆摸黑找了半天,笑得直不起腰。”

那天下午,我們坐在空蕩蕩的教室里,聊了很多舊事。他說現在每次排新戲,都會在后臺備一盒橘子糖,給緊張的年輕演員;他說有次去鄉村支教,教孩子們表演小品,有個聾啞孩子用手語比出“開心”,比任何掌聲都讓他感動;他說其實當年的劇本里,有個角色是按您的樣子寫的,就是那個總說“慢慢來”的老師。

拆黑板的時候,工人說這木頭早就朽了,不值得帶走。曉峰卻固執地讓人小心打包:“它不是普通的木頭,這里面住著好多笑聲呢。”搬運的時候,我發現黑板背面貼著張便利貼,是我當年寫的:“曉峰的閃光點——對節奏的敏感度超棒,能把‘今天天氣不錯’說出三種笑點。”

那年夏天,曉峰的新話劇《黑板上的笑聲》首演,舞臺中央就立著那塊舊黑板。當劇情演到主角在黑板上寫字時,燈光突然亮起,黑板上緩緩浮現出當年我寫的那句批注:“真誠的笑,能穿過歲月。”

謝幕時,曉峰牽著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走到臺前,介紹說這是他在鄉村支教時發現的孩子,天生愛笑,現在跟著劇團學表演。小姑娘舉起手里的橘子糖,對著話筒大聲說:“老師說,甜的東西會發芽,長出好多好多開心。”

臺下掌聲雷動,我看著曉峰眼里的光,突然明白所謂“開心一課”,從來不是單向的給予。就像當年他用笑容點亮了我的講臺,如今他又把這份溫暖釀成了更多人的光。那些藏在日子里的甜,原來真的會生根發芽,長出一片能為別人遮陰的樹蔭。

散場后,曉峰送我到劇院門口,遞給我個小盒子。打開一看,是用當年那塊黑板的碎木片做的書簽,上面刻著:“一堂課的長度是45分鐘,可它的溫度,能暖一輩子。”

晚風拂過,帶著夏末的花香。遠處傳來劇團年輕演員的笑聲,像極了多年前那個放學后的午后,曉峰在辦公室念劇本時,不小心笑出聲的樣子。原來有些瞬間,真的能跨越時光,在記憶里永遠鮮活,永遠發燙。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南充市| 婺源县| 梨树县| 深水埗区| 库车县| 黔江区| 长治市| 饶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邵东县| 盐山县| 水城县| 来安县| 青海省| 新建县| 乌什县| 松阳县| 双峰县| 肇州县| 梅州市| 民丰县| 怀安县| 乌拉特中旗| 东兰县| 岚皋县| 阿图什市| 樟树市| 阜南县| 衡南县| 栾川县| 沛县| 通榆县| 南澳县| 上思县| 海原县| 台中县| 四会市| 望江县| 万全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