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陽光滿格的日子

蟬鳴最盛的七月,蘇小滿攥著剛發的工資卡,站在商場櫥窗前笑得眼睛瞇成月牙。玻璃倒影里,她淺藍色連衣裙的裙擺被空調風吹得輕輕晃動,像一朵終于綻放的小雛菊。

這是她轉正后的第一份工資。手機突然震動,閨蜜林夏發來消息:“寶!慶祝儀式準備就緒,老地方見!“配圖是火鍋店里堆成小山的毛肚和冒著氣泡的酸梅湯。蘇小滿對著手機屏幕笑出聲,想起三個月前初入職場時,自己在茶水間打翻咖啡的狼狽模樣。那時林夏舉著紙巾沖過來,邊擦桌子邊說:“沒事!誰還沒個社死現場!“

推開火鍋店的門,熟悉的牛油香氣撲面而來。林夏舉著易拉罐跳起來:“恭喜我們小滿終于不用吃泡面度日!“兩人碰杯時,酸梅湯濺在桌布上,暈開深色的花。隔壁桌的小朋友被逗得咯咯笑,蘇小滿忽然想起小時候,自己總盼著去街角小賣部買五毛錢的冰棍,那種甜絲絲的快樂,和此刻竟如此相似。

飯后消食時,蘇小滿拐進了那家常去的舊書店。木質樓梯在腳下發出“吱呀“聲,她一眼就望見了櫥窗里那本心儀已久的攝影集——封面上是冰島的極光,藍紫色的光帶在夜空流轉,美得讓人屏住呼吸。店員是位總戴著圓框眼鏡的大叔,笑著說:“小姑娘,這書今天剛補貨。“

抱著書走出書店,夕陽把街道染成蜂蜜色。轉角處突然傳來歡快的吉他聲,幾個年輕人在街頭表演。蘇小滿駐足聆聽,主唱清亮的嗓音唱著:“生活是一場奇妙冒險,每個瞬間都值得紀念。“她摸出手機錄像,鏡頭里路人停下腳步微笑鼓掌的畫面,讓她想起上周公司團建時,大家手忙腳亂搭帳篷的模樣。

回到家,蘇小滿把攝影集擺在床頭,打開電腦整理相冊。屏幕亮起的瞬間,跳出部門群新消息。主管艾姐發了張截圖——他們策劃的項目被評為季度最佳,配圖是團隊在慶功宴上舉著香檳的合影。照片里每個人都笑得燦爛,艾姐的眼鏡反著光,實習生小周嘴里還塞著蛋糕。

“明天請大家喝奶茶!“艾姐的語音里帶著笑意。蘇小滿看著對話框里跳動的消息,想起第一次提案時自己緊張到發抖,是艾姐輕輕拍了拍她的肩:“別慌,大膽說。“此刻窗外的晚風輕輕吹過,她忽然覺得,那些熬過的加班夜、改了無數遍的方案,都在這一刻化作了甜蜜的果實。

周末,蘇小滿接到外婆的電話。“囡囡,你寄的茉莉花茶收到啦!“電話那頭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你外公非要給你寄剛摘的桃子,說城里買不到這么甜的。“蘇小滿想象著外公踮著腳摘桃子的模樣,眼眶有些發熱。記憶里每個暑假,她都在鄉下的小院里度過,跟著外婆學包粽子,和外公去池塘邊釣魚,蟬鳴聲里,是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掛了電話,蘇小滿翻出小時候的相冊。照片里扎著羊角辮的自己舉著冰棍,嘴角沾著奶油;外婆戴著老花鏡織毛衣,陽光透過紗窗灑在她的銀發上;外公蹲在院子里種向日葵,身后是歪歪扭扭的籬笆墻。她輕輕撫摸著照片,突然決定這個周末回老家看看。

高鐵飛馳在田野間,蘇小滿望著窗外掠過的風景,滿心都是期待。出站時,遠遠就看見外公戴著那頂洗得發白的草帽,踮著腳張望。“囡囡!“外公的嗓門還是那么洪亮,手里提著的竹籃裝滿了桃子,表皮還帶著清晨的露水。

走進小院,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葡萄藤爬滿了木架,墻角的薄荷長得郁郁蔥蔥。外婆系著藍花圍裙從廚房探出頭:“快洗手,做了你最愛吃的糖醋排骨!“餐桌上,糖醋排骨的香氣混著絲瓜蛋湯的清香,蘇小滿咬了口排骨,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開,和記憶里的味道分毫不差。

飯后,外公搬出老藤椅,三人坐在葡萄架下乘涼。外婆搖著蒲扇,講起村里的新鮮事:誰家的母雞下了雙黃蛋,村口的老槐樹又開了花。蘇小滿靠在外婆肩頭,聽著蟬鳴和遠處傳來的蛙叫,忽然覺得幸福原來如此簡單——不過是一頓家常飯,一段嘮叨的話,還有最親的人在身旁。

夜幕降臨,外公變魔術般拿出一盞小橘燈。“你小時候總說怕黑,“外公輕輕點亮燈芯,暖黃色的光映在他布滿皺紋的臉上,“現在啊,外公還是想給你留盞燈。“蘇小滿望著搖曳的燭光,淚水悄然滑落。原來無論走多遠,這里永遠是她最溫暖的港灣。

回到城里后,蘇小滿開始用相機記錄生活中的小確幸:清晨地鐵站口捧著向日葵的女孩、深夜便利店亮著的暖黃色燈光、公園里老人打太極時飄動的衣角。她把這些照片整理成相冊,取名叫《陽光滿格的日子》。

某個加班的深夜,蘇小滿收到艾姐的消息。“小滿,有個去冰島拍攝極光的機會,想不想試試?“屏幕藍光映著她驚訝的表情,手指在鍵盤上停頓許久,才顫抖著打出:“我愿意!“

出發那天,林夏來機場送行。“記得多拍點美照!“林夏抱著毛絨玩偶,“等你回來,我們繼續吃火鍋慶祝!“飛機沖上云霄的瞬間,蘇小滿望著舷窗外的云層,想起那本攝影集,想起街頭藝人的歌,想起外婆家的小橘燈。她知道,那些生命中看似平凡的瞬間,早已匯聚成照亮前路的光。

在冰島的第一個夜晚,蘇小滿終于見到了夢寐以求的極光。藍綠色的光帶在夜空中舞動,仿佛天上的精靈在起舞。她舉起相機,鏡頭里不僅有絢爛的極光,還有同行伙伴們驚嘆的表情,以及自己眼角閃爍的淚光。這一刻,她忽然明白,開心從來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用心感受生活時,那些溫暖又明亮的瞬間。

回國后,蘇小滿舉辦了一場小型攝影展。展廳里,那些記錄著日常美好的照片被投射在墻上:外婆包粽子的手、公司同事的笑臉、街頭藝人專注的神情......觀展的人們駐足停留,有人微笑,有人落淚。一位老奶奶握著她的手說:“小姑娘,你讓我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慶功宴上,林夏舉著香檳晃到她面前:“我們小滿現在是大攝影師啦!“艾姐笑著遞來一個禮盒,里面是那本她心心念念的攝影集,扉頁上寫著:“致永遠追逐光的你。“蘇小滿望著周圍熟悉的面孔,突然覺得,人生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始終有人與你分享喜悅,并肩同行。

多年后,蘇小滿的攝影集出版了。封面上,是她在冰島拍攝的那張極光照片,照片下方寫著一行小字:“生活中的每一份小確幸,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而此刻的她,正坐在外婆家的小院里,聽著蟬鳴,吃著外公種的桃子,看著夕陽把天空染成溫柔的粉色。她知道,無論未來走向何方,這些陽光滿格的日子,將永遠是她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藏。

攝影集出版的消息不脛而走,蘇小滿意外接到了母校的邀請,希望她能回校分享創作故事。站在曾經的教室門口,她撫摸著斑駁的門框,仿佛還能聽見課間同學們的嬉鬧聲。講臺上,當她展示那張冰島極光的照片時,臺下坐著的不僅有學弟學妹,還有曾經教過她的班主任王老師。

“蘇小滿同學上學時就特別熱愛攝影,“王老師接過話筒,眼里閃著欣慰的光,“記得她總拿著一臺舊相機,記錄校園里的點點滴滴。“大屏幕切換成她高中時期的作品——春日里圖書館前的櫻花雨、運動會上同學們沖刺的身影、黃昏時灑滿夕陽的走廊。臺下響起此起彼伏的驚嘆,而蘇小滿的思緒,早已飄回了那個青澀的年代。

分享會結束后,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女生紅著臉遞來紙條:“學姐,我也想成為像你一樣的攝影師。“紙條背面,畫著一個拿著相機的小人,旁邊寫著歪歪扭扭的字:“我會加油的!“蘇小滿笑著將自己的第一本攝影集送給她:“記住,最珍貴的照片,永遠藏在生活里。“

這天傍晚,蘇小滿接到了一個特殊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略帶滄桑的聲音:“請問是蘇老師嗎?我是街頭樂隊的主唱,在網上看到了您的攝影展......“原來,當年她隨手拍攝的街頭表演視頻,被樂隊成員保存至今,成為他們堅持音樂夢想的動力。“我們想邀請您,為我們的新歌拍攝MV。“

拍攝地點選在了最初相遇的那條街道。夕陽西下時,主唱抱著吉他輕輕吟唱,蘇小滿舉著相機捕捉每一個瞬間。圍觀的路人漸漸聚攏,有人跟著節奏輕輕搖擺,有人拿出手機記錄。當歌聲結束,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主唱突然對著鏡頭說:“這首歌,獻給所有在平凡日子里閃閃發光的人。“

回到家,蘇小滿收到了外婆的視頻通話請求。屏幕里,外婆戴著老花鏡,手里舉著一份報紙:“囡囡,你上報紙啦!“鏡頭一轉,外公正得意地向鄰居展示:“這是我外孫女,厲害吧!“小院里的葡萄藤又爬滿了新葉,樹下的老藤椅上,放著她上次送的智能音箱,正在播放她最喜歡的民謠。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蘇小滿開始接到各種公益拍攝邀請。她走進山區小學,用鏡頭記錄孩子們純真的笑臉;跟著環保組織,拍攝瀕危動物的生存現狀;還為獨居老人免費拍攝全家福,聽他們講述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每一次拍攝,都讓她更加堅信,攝影的意義不僅在于定格美好,更在于傳遞溫暖。

某個周末,她和林夏約在新開的咖啡館見面。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桌上,林夏神秘兮兮地掏出一個禮盒:“猜猜是什么?“打開盒子,里面是兩個手工制作的陶瓷杯,杯身上畫著她們的卡通形象,旁邊寫著“永遠的閨蜜“。“下個月我要去國外讀研了,“林夏突然紅了眼眶,“不過放心,等我回來,我們還要一起吃火鍋,一起看遍世界的風景。“

分別時,蘇小滿站在路口看著林夏遠去的背影,手機突然震動。艾姐發來消息,附上一個項目策劃案——公司計劃聯合公益組織,為留守兒童舉辦攝影展,希望她能擔任總策劃。蘇小滿望著天邊的晚霞,毫不猶豫地回復:“我接了!“

籌備攝影展的日子忙碌而充實。她帶著團隊走進鄉村,教孩子們用簡易相機記錄生活。有個內向的小女孩,第一次舉起相機拍下了自家院子里的向日葵;還有個男孩,用鏡頭記錄下爺爺修農具的模樣。看著孩子們認真的神情,蘇小滿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攝影展開展那天,展廳里擠滿了人。孩子們的作品被精心裝裱,掛在最顯眼的位置:金黃的稻田、冒著炊煙的廚房、村口的老槐樹......每一幅作品旁,都寫著孩子們稚嫩的文字。一個小男孩拽著她的衣角:“姐姐,我拍的是媽媽,她在城里打工,看到照片一定會很開心!“

人群中,蘇小滿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外婆戴著新織的毛線帽,外公舉著放大鏡仔細觀看每一幅作品;艾姐帶著團隊成員來捧場,小周還捧著一束鮮花;街頭樂隊的成員也來了,主唱向她豎起大拇指。而林夏,正在視頻那頭激動地喊著:“太棒了!等我回來要辦慶功宴!“

夜深了,展廳漸漸安靜下來。蘇小滿獨自坐在臺階上,望著城市的燈火闌珊。微風拂過,帶來遠處飄來的花香。她打開手機,相冊里最新的照片是今天拍攝的——孩子們圍著自己歡笑的模樣,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光芒。

這一刻,她忽然明白,開心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看似遙不可及,卻始終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閃爍。無論是一次小小的成功,還是與親人朋友的相聚,亦或是用自己的力量溫暖他人,都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而她,愿意繼續做那個追光的人,用相機記錄更多美好,讓陽光灑滿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攝影展的成功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漸漸擴散到更廣闊的天地。一家國際公益基金會發來邀請,希望蘇小滿能參與“全球兒童攝影計劃”,用影像記錄不同國家孩子們的生活。出發前一晚,外婆連夜趕制了一件厚厚的毛衣,塞進她的行李箱:“冷了就穿上,別凍著。”外公則把自己珍藏的老懷表交給她:“想我們了,就看看時間,指針轉著轉著,人就回來了。”

在非洲草原,蘇小滿跟著當地的孩子追逐遷徙的羚羊群。當夕陽把草原染成琥珀色,孩子們圍著篝火唱起古老的歌謠,她的鏡頭捕捉到一個小女孩仰頭望向星空的瞬間——那眼里閃爍的光芒,與她在冰島看到的極光一樣震撼。在東南亞的漁村,她教孩子們用防水相機拍攝浪花拍打礁石的畫面,一個男孩突然指著照片說:“原來我的家這么美!”

這些經歷被蘇小滿整理成新的攝影集《世界的笑容》,首印便被搶購一空。但最讓她感動的,是收到一封來自山區小女孩的信。信里夾著一張畫:歪歪扭扭的房子前,兩個牽著手的小人,上方寫著“姐姐和我”。信紙上還有用拼音拼出的句子:“我長大了,也要像姐姐一樣,把好看的東西拍給全世界看。”

慶功宴上,艾姐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信封:“打開看看?”蘇小滿抽出信紙,是知名藝術大學的客座講師邀請函。“他們看了你的公益項目,”艾姐拍著她的肩膀,“說這才是藝術該有的溫度。”與此同時,街頭樂隊帶著新歌回歸,邀請她擔任音樂紀錄片的導演。生活仿佛按下了加速鍵,可蘇小滿卻愈發覺得,那些真正讓她心動的,依然是平凡日子里的煙火氣。

深秋的清晨,蘇小滿在工作室接到母親的電話,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哽咽:“外公住院了。”她連夜趕回老家,推開病房門時,看見外婆正坐在床邊削蘋果,外公插著輸液管,卻還惦記著:“囡囡路上冷不冷?”床頭的柜子上,擺著她所有的攝影集,最新那本被翻得卷了邊。

守夜的晚上,外公突然握住她的手,聲音微弱卻堅定:“別擔心,老頭子我還想看到你拍遍全世界呢。”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照亮老人臉上深深的皺紋。蘇小滿想起小時候,外公總把她扛在肩頭摘槐花,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原來早已刻進生命里。

幸運的是,外公的手術很成功。康復期間,蘇小滿推掉了所有工作,每天陪著外公在小院里曬太陽。她支起畫架,教外公學畫畫;又把舊相機給外公擺弄,教他拍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有天傍晚,外公舉著相機興奮地喊她:“囡囡快看!你和外婆笑起來的樣子,比你拍的照片還好看!”

照片里,外婆笑得瞇起眼睛,鬢角的白發閃著柔光;蘇小滿靠在外婆肩頭,嘴角揚起幸福的弧度。背景是滿架的葡萄藤,還有夕陽為她們鍍上的金邊。這張照片后來被蘇小滿放大裝裱,掛在工作室最顯眼的位置,命名為《最珍貴的風景》。

次年春天,林夏學成歸來。重逢那天,兩人在火鍋店笑中帶淚地擁抱,毛肚在紅湯里翻滾,就像從未分開過。“我在國外辦了場攝影展,”林夏抹著眼淚,“主題就叫《等你一起看世界》。”說著,她掏出兩張機票:“下個假期,我們去南極看極光,怎么樣?”

蘇小滿望著窗外的櫻花紛飛,突然想起多年前那個攥著工資卡的自己。原來人生最奇妙的,不是抵達了多少遠方,而是在追逐光芒的路上,始終有人與你分享平凡日子里的小確幸。她打開手機,新建了一個相冊,取名“下一段旅程”。未來的日子,或許依然會有風雨,但她知道,只要心里裝著陽光,每個瞬間都值得被珍藏。

而此刻,工作室的留言板上,貼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非洲孩子畫的長頸鹿、漁村少年寄來的貝殼、山區小女孩新拍的向日葵……這些帶著溫度的心意,與外婆織的毛衣、外公拍的照片、林夏送的陶瓷杯一起,構成了她生命中最璀璨的星河。當夕陽再次染紅窗臺,蘇小滿舉起相機,定格下這一刻的溫暖——畢竟,生活的下一頁,永遠藏著不期而遇的驚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保德县| 乳源| 富锦市| 勐海县| 五峰| 浑源县| 高青县| 勐海县| 柘城县| 巍山| 呈贡县| SHOW| 陇西县| 凤翔县| 遂溪县| 柞水县| 西峡县| 许昌市| 吉木乃县| 连山| 思茅市| 宁陕县| 海林市| 盐山县| 武定县| 静海县| 岗巴县| 金昌市| 平远县| 永登县| 门源| 离岛区| 安庆市| 无为县| 呼和浩特市| 彭阳县| 溆浦县| 潼南县| 乌拉特中旗|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