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看著上級發來的嘉獎與調崗問詢文件,思緒萬千。
江州看似恢復平靜,實則暗流涌動,那些未了結的瑣碎事宜、潛在的隱患,像一根根細線牽扯著他的心。
媒體見面會上,陳默身著筆挺警服,面對臺下閃光燈與各異目光,沉穩開場:“各位朋友,這次案件歷時長久,過程波折,絕非外界傳言那般簡單……”
他有條不紊地講述團隊如何突破重重迷霧、抵御威脅,從碼頭初探到寫字樓激戰,從暗網攻防到資金溯源,每一個關鍵節點背后是無數個日夜的堅守、無數次生死邊緣的試探。
臺下記者們或奮筆疾書、或舉著攝像機專注記錄,隨著講述深入,原本質疑的臉上逐漸泛起理解與敬意。
然而,就在見面會圓滿收官,陳默以為能松口氣時,新危機悄然襲來。
慈善機構關聯資金問題剛有眉目,參與調查的警員發現,機構名下一處偏遠孤兒院突發火災,所幸孩子們及時轉移,暫無傷亡。
可現場痕跡蹊蹺,有助燃劑殘留卻無明確火源,分明是人為縱火。
“陳隊,這太巧了,咱們剛盯上這慈善機構,它就出事,背后肯定有人想滅跡。”許陽趕到火災現場,看著焦黑廢墟,義憤填膺。
陳默蹲身查看灰燼里殘存物件,撿起半片燒變形的金屬片,眉頭緊鎖:“這片孤兒院一直安安靜靜,突然遭難,八成和犯罪集團殘余勢力有關,他們怕咱們順藤摸瓜揪出洗錢證據,狗急跳墻。”
與此同時,蘇晴那邊傳來消息,涉案企業資產處置環節遇阻。
一些心懷不軌的律師打著法律擦邊球,試圖為已定罪企業主爭取取保候審機會,還在法庭外煽動不明真相群眾,宣揚所謂“公正審判”被踐踏,輿論一時間又被攪得渾濁不堪。
“他們就是想拖延時間,好讓非某資產有機會悄無聲息流轉,這些蛀蟲!”蘇晴在電話里咬牙切齒。
陳默聽后,大手一揮:“不行,絕對不能讓他們得逞,你堅守法院這邊,把證據鏈條完整呈現給法官,我來解決孤兒院縱火案。”
陳默帶著許陽重回火災現場,擴大排查范圍。
走訪周邊鄰居,得知火災前幾日有陌生面孔在孤兒院附近徘徊,衣著打扮不像本地人,操著一口蹩腳普通話。
順著這條線索,他們一路追到城郊結合部一處老舊出租屋。
屋內空蕩蕩,只剩滿地煙頭與一張寫滿神秘符號的紙,疑似傳遞信息的暗號。
“看來敵人比咱們想得更狡猾,縱火只是警告,他們還想繼續在黑暗里興風作浪。”
陳默捏著紙條,深感壓力如山,本以為案件落幕,沒想到只是暴風雨間隙,更大風浪又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