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羨慕與現實
- 有些話,我想說一說
- 作者駱陽
- 908字
- 2025-07-26 02:31:34
六月的風裹著梔子花香,也卷著一份份投出去石沉大海的簡歷。圖書館里還貼著“畢業快樂”的橫幅,可是,這美好的祝福背后,像座里外都熱鬧的圍城——里面的人急著沖出去,外面的門卻比往年更窄了些。
專業對口成了奢侈的念想。學市場營銷的姑娘在面試行政崗時,被問“會不會做PPT動畫”;機械工程專業的男生對著跨境電商的招聘啟事發呆,手機里還存著畢業設計里精密的機床圖紙。輔導員不止一次的開會,催促我們就業,底下有人低頭刷著招聘軟件,屏幕上“無經驗可投”的崗位后面,跟著幾百條已投記錄。
實習經歷成了新的門檻。大二就得攢實習證明的潛規則,讓不少普通家庭的學生犯難。沒有親戚能介紹大廠實習,只能在小公司做著打印文件的雜活,簡歷上卻要絞盡腦汁,爭取能讓面試官看的下去。有個農村來的男生,為了積攢實習的房租,整個學期都在食堂打兩份工,最后拿到的實習證明,在秋招時還是敵不過名校實習歸來的競爭者。
靈活就業成了無奈的托詞。“自由職業者”的標簽背后,可能是在出租屋里剪輯短視頻的編導專業學生,是在朋友圈賣臨期零食的國貿畢業生,還有白天送外賣、晚上改論文的文學系男生。他們在家族群里說“自己做項目”,掛了電話就對著銀行卡余額嘆氣——那點收入,剛夠交房租和給家里寄去的生活費。
最扎心的是對比。高中同學群里,有人曬出國企錄用通知,有人曬出國讀研的offer,沒動靜的人默默設置了“不看該群”。父母打電話來總說“慢慢來”,但話里的焦慮藏不住:“隔壁家孩子考了公務員,你要不要也試試?”于是,自習室里又多了些捧著行測題的身影,他們曾經鄙視“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如今卻盼著能有個安穩的角落。
其實誰都明白,困難里也藏著轉彎的可能。那個被暴雨淋透的面試日,有人在便利店借充電器時,幫老板修好了收款碼打印機,意外得到了一份運營的工作;那個在招聘會上被拒了三十次的姑娘,把經歷寫成了公眾號文章,意外收到了新媒體公司的邀約。
畢業季的“圍城”從來不是死局。就像春天的樹,總得抖落些舊葉才能發新芽。那些在招聘會擠破頭、在面試間強裝鎮定、在深夜里咬著牙改簡歷的年輕人,或許暫時沒找到方向,但他們眼里的光,還沒被現實磨掉——那是比工作更珍貴的東西,是對生活的倔強,和對未來的、不肯熄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