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比干推演未來!
- 大商:咱紂王擺爛怎么了
- 肥窩子
- 2086字
- 2025-07-08 23:41:04
自打姜子牙來了朝歌。
黃飛虎就一直和姜子牙玩的來。
這姜子牙又有才又會說話,既可當幕僚,又可當朋友,因此此前在朝歌,基本有任何事兒,黃飛虎都會去同姜子牙商量。
那就在他黃飛虎領軍出朝歌之前的某一天,黃飛虎和姜子牙談論時,姜子牙就有意無意提到了一個故事,一個所謂《封神榜》的故事。
姜子牙講,這個世界并非只有人們所能感知到的世界,人們所能感知到的世界只是現在世界,通俗的講,就是“活人界”,事實上,世界很大,世界有鬼有神,死人人死燈滅后便會進入“死人界”,稱幽冥,活人有大造化者,便能進入仙人界……
此為三界,所謂理論上的三界劃分。
這不是一種天然的地理隔絕,而是一種思維理念上的維度劃分。
而所謂封神,便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后,未來的“至賢至圣”世界同樣要學習人間的政權架構,成立一個維護三界和平秩序的組織,而這個選調人員的過程就叫做封神!
所謂《封神榜》!這便是一本用來記載“至賢至圣功德者”的記錄簿!
“封神榜是真的?!”
這時候,意識到不對,那么一絲驚恐,此刻也是讓黃飛虎背后發涼,尤其是此刻,當費力把這一座青銅大立人手上的書本掰出,努力的翻開書本,書本上偶然顯露出的一些劃痕筆跡,這在黃飛虎認清之后,那更是讓黃飛虎心生震恐。
因為現今所謂的封神榜上,還并沒有任何確鑿的名字,而只有一個稍有劃痕,不是很清晰的名字,被黃飛虎細心的認了出來。
~杜宇!
……
“天化,你感覺這兒怪怪的不?”
事實上,黃飛虎只帶著兒子黃天化等百余騎來到了這,剩余的數千兵馬,他們則是在沿途設卡探索,因為黃飛虎一直都在防備鄂崇禹。
按照正常的政治邏輯來講。
天下有誰最想得到巴蜀?
無非就是他鄂崇禹!
南伯侯鄂崇禹現在的影響力有多廣呢?!
西起巫山,東至大海,北達中原,所以如果這一切都是南伯侯鄂崇禹布的局,那么很有可能他黃飛虎就會有危險。
“趕緊撤……”
“把那根黃金權杖帶上,拿回去給大王,還有這顆青銅扶桑樹,想辦法把它運回朝歌……”
蜀地的種種情況。
已然是出乎了黃飛虎的預料。
鄂崇禹肯定是有問題的,就不知他現在的目的是為了占據一個巴蜀還是整個大商,不過這里一切都太古怪,趕緊回朝歌,這才是重中之重。
對此,更意識到自己或許成為了某些人的棋盤棋子,黃飛虎心理更是煎熬,因為一想到自己非常重視的姜子牙或許會是這一切的幕后布局者,黃飛虎真不知該如何向大王解釋……
“前軍作后軍……”
“天化,你護送這些東西,從北邊走,繞南山,回朝歌,你我父子兵分兩路……”
言至此處,黃飛虎的神色也是越來越凝固。
……
話分一邊。
朝歌,比干府。
相比于其他朝歌王公大臣的府宅,比干府顯得極其清貧,一家子人住在一起,沒有丫鬟侍女,更沒有仆人,所有事情都是家里兒子女兒妻子做的。
導致原本說是在王叔比干府吃個便飯,結果林子壽這么多人來了,還要麻煩別人專門去市場采買……
今日前來拜會,用幾名穿著緊身旗袍小姑娘當做禮物,如此想來,林子壽還真覺得有些不合時宜,畢竟別人比干清廉,家里也就一房正妻,連丫鬟仆人都沒有,林子壽從宮里挑選了幾個美麗宮女兒,還穿旗袍來,這不壞人家庭嗎?
不過來都來了。
總沒有把人撤回去的道理。
不過,小妾通房啥的就算了吧,當個普通丫頭,等回去了調一下朝歌中央王公大臣的工資津貼績效啥的,倒也是個必須事。
“你們幾個,以后就負責專門照顧王叔吧,你們的工資,全部宮里發放,日常采買物資啥的,從王后的賬上走……”
安排好這一切。
走上前去,將半坐在地上的王叔比干扶起,在一旁林子壽此前發明創造并送給朝歌城幾位大臣的椅子上坐下……
待比干王叔心情平復,林子壽這也才追問道,“王叔肯定是還看到了什么,不然不會如此震恐……什么孤我的大兇之兆,這有啥嘛,這四夷諸侯,還有袁福通啥的,天天搞事不就是亡國之兆嗎,孤都知道,爺一點都不在意……”
說著說著,林子壽也開門見山了,“王叔,您是真看到了什么吧,還有知道孤來的目的,那群人到底咋回事兒?別真是啥神的鬼的搞的事兒吧……”
喝過林子壽遞過來的茶。
緩了好一會兒,見如今的大王似乎與此前的大王相比,雖舉止輕浮了很多,但看起來更加謹慎認真,比干也都很欣慰,緩緩回答道,“大王抓那群商隊,還有那群商隊在大牢里的事兒,老臣我都聽說了……”
“這事兒不復雜,這應該是有人弄的巫術,一旦他們怎么怎么地,這些巫術就會奏效,不過此番,背后使巫術的那人,看來功底不凡……”
說到這里,或是又想到了些什么,比干的眼神突然又變得頹廢,“其實不瞞大王,老臣的確是看到了未來的某一兩個畫面,這讓老臣我很唏噓……”
林子壽追問道,“什么畫面?!”
這邊,凝望著銅鏡之中的大王與自己,如今是如此的王友臣恭。
心里本就一直藏不住事兒,更沒有必要要藏,本來身子骨就已經有一半入土了,快到古稀之年,想到這兒,比干此刻也都直言不諱道,“老臣剛剛用心血占卜……”
“看到了兩幅圖案,一幅是老臣我的結局,一幅是大王您的結局……那好像是未來……”
“什么圖案?什么結局?”林子壽繼續追問。
再度望著銅鏡中的對方以及自己,比干認真道,“一、老臣無心!”
“某日,市中有一老婦,說,人無心怎可還是人?”
“二、大王,攜畢生摯愛,自焚歸天!”
“某日,鹿臺之頂,煙火滔天,大王與一美婦相約,殉情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