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帶著滿心疑惑,走進寺院大門。只見寺內眾人皆身著華麗飄逸的古裝長袍,他們看到李遠的模樣,仿佛瞧見了異類,彼此間都彌漫著好奇與陌生。不過,眾人并未詢問李遠的來歷,而李遠則如同一外來的訪客,在寺內四處參觀游覽。
這座寺院氣勢非凡,規模宏大,造型富麗堂皇,建筑雄偉壯麗,環境清幽雅致,布局精巧合理。整個寺院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呈環抱之勢,宛如在山的懷抱中。左邊是莊嚴肅穆的大殿,右邊矗立著一座高塔,塔身玲瓏剔透,工藝精巧絕倫。塔下古松造型奇特,相互映襯,頗有仙風道骨之韻。
李遠一路游覽,來到一個院門前,匾額上寫著“怔道院”三個字,也是甲骨文。他走了進去,院內,兩位仙風道骨的老者正在品茶聊天。見李遠穿著怪異走進來,一位老者驚訝地問道:“這位小兄弟從哪里來,為何這般打扮?”李遠向老者講述了自己的來歷,盡管雙方言語交流不太順暢,但大致意思還是能相互領會。老人熱情地請李遠坐下,并為他斟上茶水,李遠連聲道謝。
經過一番交談,李遠才知道這兩位老人,一位是本院院長,另一位是國家長老。原來,大門牌匾上的三個字的確是“大理寺”。此“大理寺”并非李遠先前所想的寺院,而是類似于寺院,實際上是這個國家的元老院。這個寺院中的老人大多是國家退休致仕的長老重臣,他們不僅對國家的決策和國家安全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平日里也修身養性,安享晚年。他們對國家有著極強的責任感,平日里一般不干政,但當國家面臨重大危機,如政變等情況時,便會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以保障國家長治久安。新登基的皇帝,必須經過元老院里長老們的認可,才能正式上任。長老們肩負著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全力防止國家分裂。他們不是和尚道士,卻過著平靜且修身養性的生活,他們不是神明,卻是這個社會備受尊崇的圣人。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宗教,只有圣人。
院長和這位長老對于李遠的到來,雖感到難以理解,但并非不能接受。院長和藹地對李遠說:“你若無處可去,便在此住下吧,等你對我們這里的環境熟悉之后,我讓人帶你去帝京游歷,那里人煙繁華,不比這里清冷。”李遠趕忙答道:“多謝院長收留,我正發愁沒地方去,晚上不知在哪兒安身呢,這可解決了我的大難題,多謝兩位老人家的厚愛?!痹洪L喚進來一個年輕的仆人,向他講述了李遠遠道而來的經過,并吩咐他為李遠安排住宿,又叮囑好生照料。那位長老也說道:“你若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盡管來找我們,在這里就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樣,別見外,這里的人都是謙遜誠懇的君子,不會為難你。”
李遠滿懷感激,向兩位老人道謝后,便隨年輕仆人前往客房安頓下來。年輕仆人叫李卜,是從宮中選調來大理寺的。李遠問他:“那你爸爸媽媽呢?”李卜道:“我爸媽也在宮里當差。”李遠的到來,轟動了整個“大理寺”,眾人紛紛前來探問,打聽李遠來之前的那個社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吃什么樣的食物,是不是每個人都穿著像他身上這樣的衣服,出行依靠什么工具等等。李遠一一耐心作答,直到晚間,眾人才陸續散去。
眾人離開后,年輕仆人進來,帶著李遠前往“光祿廳”吃晚飯。晚飯十分豐盛,香味撲鼻,與他之前所處的那個社會飯菜口味相差不大,李遠吃得很是滿足。吃完晚飯,他便回到客房。
這時,一位年輕女子走了進來,只見她青春靚麗,眉清目秀,明眸皓齒。李遠正要開口,那女子先問道:“你就是從未來世界來的人?”李遠微微點頭。那女子上下仔細打量李遠一番,不禁嘖嘖稱奇。李遠問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女子落落大方地回答:“我叫秋明靜,是這里院長的女兒。剛從宮里回來,聽說大理寺來了個奇人,便過來看看。你又如何稱呼?你們那個世界的人如何給人取名字的?”李遠答道:“我姓李,名遠。在我們那個世界,取名字的方式和這里一樣。秋姑娘,聽你方才說剛從宮里回來,姑娘是在宮里任職嗎?”秋新靜輕輕點頭,說道:“是啊,我在天后身邊做事呢。改天我帶你去宮里玩,天后要是見到你,肯定會很驚奇的。你要是有什么需要,盡管跟我說?!崩钸h聞言,對秋明靜的熱情關懷感到溫暖,趕忙說道:“多謝姑娘,我現在住在這里,院長對我關懷備至,我什么都不缺,等我真有需要時,再向你開口?!鼻锩黛o又問道:“那你日后有什么打算呀?”李遠略微露出一絲迷茫之色,緩緩回答道:“目前還沒考慮好呢?!贝锩黛o離去后,李遠便睡下了。
次日上午,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輕柔地灑在李遠的臉上。他悠悠醒來,起身之后便想著去找朱院長。來到“怔道院”,卻發現院長并不在。仆人告知他,院長和長老們都在“科技廳”。李遠轉身出來,朝著“科技廳”的方向走去。一進入大廳,只見廳中聚集了數十人,秋院長果然在人群之中。大廳中央放置著一張巨大的木桌,木桌中央擺放著一個極高的木塔模型。李遠定睛看去,那木塔造型逼真且精致絕倫。木塔周圍堆滿了圖紙,一張張圖紙上滿是密密麻麻的線條和標注,眾人正圍著木塔熱烈地討論著。
李遠心中思忖,估計是要建造一座高塔,看這情形,他們或許就是專門負責設計的團隊,只是還不知這塔要建在何處。眾人見李遠進來,也并不覺得詫異,繼續著自己的討論。只聽院長說道:“通天塔究竟建還是不建,大臣們還在爭論不休,皇上也尚未表明確切態度。如果真要建,還得靠我們來設計。大家先做好準備,規劃好圖紙,等皇上批準之后,再來研討是否可行,等皇上給出一個明確答復。”昨天李遠見到的那位和院長在怔道院喝茶的那名長老說道:“建這么高的塔,真的能建成嗎?要是建到一半突然倒了,誰來承擔這個責任?”這時,又有一個看起來較為年輕的長老站出來說道:“我已經經過了充分而且反復的研究測算,‘通天塔’完全可建。”緊接著,又有一人憂心忡忡地說:“年兄,還是謹慎些好啊,這可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最終結果如何還很難說。”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執一詞,爭論得不可開交。
原來,大理寺可不單單類似于這個國家的皇家寺院或國家級別的道觀,它還是這個國家的“科學院”。大理寺的長老們,大多都是這個世界的頂級科學家、精英型人才。他們不僅精通天文地理,建設制造,對于各種新奇的發明創造和工程建造也有著豐富的知識。
隨著爭論的持續,各方觀點不斷交鋒。支持建造“通天塔”的人認為,這將是一項足以載入史冊的偉大工程,能夠彰顯國家的實力與智慧,促進建筑技術的發展,為后世留下不朽的奇跡。他們列舉了各種理論依據和技術設想,試圖說服反對者。而反對者則擔憂工程的巨大風險,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的投入,都將是一個天文數字,且一旦失敗,后果不堪設想,不僅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打擊,還可能引發民眾的不滿。
知道大理寺這些長老最近正忙著設計建造一座通天塔,李遠便從科學廳出來,想去找秋小姐。然而仆人告知他,秋小姐一大早就出門了。李遠頓時興致全無,心里有些失落,只好又回到房中。
過了幾天,李遠對李卜說:“我想出去到外面轉轉,要是院長問起,你就幫我告知一聲,說我最晚天黑就回來?!崩畈逢P切地問道:“你身上有錢嗎?要是路上想買點東西怎么辦?”李遠無奈道:“自然是沒有,你能借我一些嗎?日后一定還你?!崩畈匪斓卣f:“沒問題,這些銀子你先拿著。回頭有空兒我給院長說一聲,從賬房里支取就行。你注意安全,早點回來。我去給你找一匹馬?!?
過了一會,李卜牽著一匹馬出來,將李遠送到大理寺門外,遞上韁繩。大理寺地處偏僻,離城很遠。李遠出了大理寺大門,只見四周青山綠水,參天大樹林立,河流潺潺穿過樹林,遠處山峰連綿起伏。放眼望去,除了大片田野,竟不見一戶人家。
李遠順著大路前行,不知不覺到了中午,肚子餓得咕咕叫,他只好決定往回走。行至一片樹林深處,他攀到路邊一處小山坡上,極目遠眺,發現那邊有個茅草屋。李遠心中一喜,趕忙從山坡上下來,朝著茅草屋的方向走去。好不容易找到了通往茅草屋的路,他騎馬又走了一會兒,便來到了一處農家小院。
房子四周有幾棵果樹,菜地種著綠油油的菜畦,一只母雞正領著一群小雞嘰嘰喳喳地在到處尋找食物。山坡上,牛羊悠閑地吃著草,兩只潔白的小羊羔“咩咩”地叫著。一位農夫正在田地里揮鋤勞作,農婦則在家門前,將煮好的長豆角撈出來,掛在竹竿上晾曬。
李遠走上前,熱情地打招呼:“大娘,您正忙著呢?”農婦抬起頭,應了一聲:“啊,你是哪位呀?”李遠說道:“我從大理寺那邊過來,出門沒帶吃的,這會肚子餓了,想在您這兒買點東西吃。”農婦笑著說:“沒事,吃頓飯不算啥事兒。飯一會兒就好,等我叫我家當家的回來一起吃?!闭f著,她搬來一個小板凳,放在李遠面前,又道:“你先坐著歇會兒,我給你倒些水?!鞭r婦進屋端了一碗水出來,隨后走到田邊,大聲喊丈夫回來吃飯。
李遠坐下休息,沒過多久,農夫便扛著鋤頭回來了。此時,飯菜也已端上了桌。李遠見男主人回來,連忙起身打招呼:“大叔回來啦,我實在沒地兒吃飯,就想在您這兒吃頓飯,一會兒該多少錢我照付?!鞭r夫擺擺手道:“沒事兒,吃吧!”說完,農夫放下鋤頭,舀水洗手,然后三人一同坐下吃飯。
桌上是三碗燴面,還有饅頭以及一盤炒臘肉。農夫好奇地問道:“這荒山野嶺的,你咋跑到這兒來了?”李遠回答:“我剛到大理寺不久,對這里不熟,就出來逛逛,沒想到這附近幾乎沒有人家,走了好遠才碰到您家,不然中午非得餓肚子不可?!鞭r夫道:“哦,難怪,我在這兒一年到頭也見不著一個人。”李遠接著問:“大叔您貴姓呀?家里就您和大娘兩位嗎?您的兒女呢?”農夫笑著說:“我叫陳金金,有兩個兒子在船隊上當差,不?;貋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