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
- 大明吳王
- 王子虛
- 2295字
- 2025-07-06 12:01:45
現場安靜了好一會兒,朱元璋努力收拾了精神,繼續詢問朱五更多的情況:
“孩兒之前說過,我本來會在至正二十八年登基,那洪武二十五年時我就六十五歲了。
“老大他當時才三十八歲就……薨逝,他應該留有子嗣吧?”
朱五想了想說:
“大哥應該是育有五子四女的……”
朱元璋嘆息一聲,心中稍微好受了一點,輕輕的點了點頭,繼續小心詢問朱五:
“那你二哥呢?你能看到些什么?”
朱五有些躊躇:
“二哥……在洪武初受封秦王,于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也就是漢之長安城,唐之京兆府。
“父皇以擴廓之妹觀音奴為二哥正妃,但為二哥所嫌棄,將其封鎖在別院柴房。
“二哥與次妃肆意妄為,睡五爪龍床,著鳳冠霞帔。
“后宮隨意容留外人,買娼妓上門唱曲,留尼姑在宮中留宿,抓寡婦入宮伺候等等……
“關鍵是二哥他長期虐待宮人,有埋于雪中凍死者,有倒懸于井中溺死者,有用火燒死者,數量多則不可勝數……
“父皇雖屢次教誨,又令大哥去西安勸誡教導,但二哥始終不悔改。
“二哥折辱宮人之后,依舊讓宮人侍奉。
“王府宮人因不堪其反復折磨,于洪武二十八年合伙將其毒死。
“父皇親祭二哥死有余辜,親謚二哥為愍王。
“二哥育有六子二女。”
朱元璋聽到半截,就已經瞪大了眼睛,聽完之后直接咆哮:
“為父者,親斥其子死有余辜?親謚之為愍?這個混賬做的都是些什么事情啊!”
馬秀英這個當娘的也忍不住驚呼:
“老二這孩子現在雖然有點調皮,但是也不至于胡作非為到這種地步吧……”
朱元璋有點氣急攻心的對馬秀英說:
“老五才這么大點,他還編不出這種事情來。
“只能是他真的看到了,老二他以后真的會做這些事情。
“龍床鳳冠這是僭越,收買寡婦、尼姑、娼妓可以說是為非作歹。
“折辱虐待宮人卻仍令其侍奉,則是愚蠢至極!”
馬秀英也馬上反應過來了,頓時跟著朱元璋一起抱怨起來:
“那這孩子也確實太過混賬了……”
朱五安靜的看著父母抱怨,不做任何直接評價,讓他們自己去想。
朱元璋抱怨了老二幾句,然后回過頭來繼續追問:
“關于你三哥呢?能看到什么?”
朱五稍微整理了一下語言:
“三哥洪武初封為晉王,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
“三哥在太原鞭打廚子,所以父皇寫信叮囑警告,而后稍微有所收斂。
“三哥于邊墻內外移民屯田放牧,常分牛羊給其他兄弟,常與四哥領命出塞掃蕩草原。
“大哥薨逝后,三哥配合父皇收攏勛貴兵權,清理建國后新封勛貴。
“三哥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暴卒,謚號恭王。
“三哥育有七子三女。”
這次朱元璋的表情變得更加難看了:
“太子去世……勛貴確實應當重新安置,老三能幫我做這些事情,說明其能力堪用。
“但是老三他怎么也死在了我前面!我當真是個無福之人嗎?”
朱元璋得知三個兒子都不長壽,關鍵是都沒有活過自己,就稍微就有點神經質了。
抱怨完了老三之后,就馬上有些緊張的直接追問朱五:
“你四哥呢?他活到了多少歲?”
朱五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再次遲疑了一下。
朱五心中本能的考慮,要不要在這里就稍微用了一點點春秋筆法。
不提洪武三十一年之后便是建文朝。
不說朱棣靖難之后廢除建文年號,將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五年。
而是單純跟朱元璋說:“洪武三十五年,四哥于應天府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永樂。”
直接不提朱允炆的事情,讓朱元璋以為他活到了洪武三十五年,讓當時年齡最大的兒子朱棣繼位了。
選擇現有的兒子繼位而不是孫子,也是歷史上非常典型的傳位方式。
朱元璋大概率不會懷疑。
這就是所謂的春秋筆法,不記錄讓人感覺不好的事情,但也不會專門去說謊。
普通人乍一聽,會覺得這種記錄完全正常。
但如果認真的深究起來,也會慢慢意識到其中藏著什么。
而且自己老爹可是朱元璋啊。
如果他問起他何日駕崩,何日召朱棣進京,何日封其為太子,何日下遺詔命其繼位。
自己如果不說朱允炆和奉天靖難的事情,這些時間線就得純編了。
自己這樣編出來的東西,一旦被老爹朱元璋察覺異常,就會讓他對自己心存疑慮,這對自己可沒有好處。
實際上,朱五現在的這種遲疑,已經被朱元璋夫妻發現了。
朱元璋心情已經沉到了谷底:
“孩兒為何遲疑,你四哥又如何了?他不會也走在我前面吧?”
朱五愣了一下,覺得自己還是得照實說最為省心,對自己也沒壞處:
“那倒是沒有,四哥洪武初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也就是元大都。
“后多次奉命領兵出塞,追剿招降前元殘部。
“洪武二十五年,大哥去世之后,父親便立大哥在世諸子中最年長者朱允炆為皇太孫。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父親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皇帝位,以次年為建文元年。
“建文帝為父親停靈七天后下葬,禁止父親諸子進京奔喪,并命父皇后宮所余妃嬪殉葬。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建文帝以有人告發我謀反為由,招我至應天,廢我為庶人。
“建文元年,削四哥兵權,另派朝廷將領接管北平之兵。
“隨后,以有人告發諸王謀反為由,招七弟齊王、十三弟代王至應天,俱廢為庶人。
“隨后又廢十八弟岷王為庶人,將其流放漳州。
“六月,問罪于十二弟湘王,十二弟聞諸兄弟事,無以自明,遂命仆人點燃王府,騎馬持弓,躍入火中,舉家自焚。
“建文帝采納文臣建議,提諸部尚書品級,并欲復井田制。
“建文元年七月,四哥聞十二弟舉家自焚之事,宣布奉父皇所立皇明祖訓,以奉天靖難清君側為旗起兵。
“四哥重奪北平兵權,后經四年征戰,于建文四年六月攻入應天府。
“四哥進城之時,皇宮大內起火,建文帝不知所蹤。
“四哥拜謁父親皇陵后即位為帝,宣布廢建文年號,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以次年為永樂元年。
“復我與諸弟王爵,廢大哥諸子、建文帝諸子為庶人,圈禁終身,
“四哥在位期間,六次親征草原,使漠北千里無馬鳴。
“同時編撰永樂大典,組建船隊,收交趾,下西洋,使得海外萬國來朝。
“四哥在位期間遷都北平,改北平為順天府。
“永樂二十二年,四哥于北征歸途駕崩,廟謚為太宗文皇帝。
“四哥享年六十四歲,育有四子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