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蹩腳的發(fā)言稿
- 港娛:從龍?zhí)椎接暗?/a>
- 抹茶喵.
- 2427字
- 2025-07-17 17:22:51
張一謀見周旭回來,坦言道。
“我也不怕你笑話,我剛剛嘀嘀咕咕的,其實是在背發(fā)言稿。”
“而安排跟你一屋子,也是想借著你會說英語,必要時還能請教一下你,怎么讀,怎么發(fā)音。”
“噢噢噢,我特理解你張導。我小時候學英語可痛苦了,我最怕就是老師找我抽背課文。”
“所以我那會就想到個辦法,都諧音,標上音。”周旭越說越起勁。
“救護車的英語:ambulance,我就記成俺不能死。”
“你這么小的時候,就會說普通話啦。”
周旭又說漏嘴了,趕緊打馬虎過去。
“呃呃呃........爸爸教的好。”
原諒我,周旭那賣咸鴨蛋的爸爸,要找你過橋,實屬無奈。
看著恍然大悟,卻依舊苦惱于發(fā)言稿的張一謀,周旭再次發(fā)言。
“其實我們華夏人,就是說普通話,英語也不是母語,說不好英語太正常了。
只要我們大大方方地展示華夏的風采和氣度,我認為就是最好的發(fā)言稿。”
張一謀聽著周旭的話,眼中一亮,投來了感激的目光。
“好,大大方方地展示華夏的風采和氣度。說得好,說得漂亮。”
“是的,這才是我們大國的風度。”
“我發(fā)現(xiàn)你還挺有覺悟的呀。”
“那當然,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純純的華夏人。”
周旭越說,那腦袋就翹得越高,心里那叫一個美啊。
為國爭光,怎能不美呢。
次日,鞏黎穿著一身嫩綠的長身旗袍,一抹淡青色的眼影,更襯得她清麗脫俗,就好似那盛夏的白蓮一般。
她看著頂著兩個大黑眼圈的周旭和張一謀,卻不禁犯了嘀咕:這兩人昨晚是做什了?做賊去了嗎?
心直口快地來了一句:“你倆是咋回事。”
兩人卻相視一笑,就好似男人的默契一般。說了一句:“睡不慣這洋人床,膈應。”
鞏黎微瞇著眼,暗道奇奇怪怪的。
他們馬上就要去開幕式了,但是面臨的第一個考驗就是沒有正裝。
周旭還算是好的,陳子強給他早就打點好了一切,包括衣服著裝,西裝都不止一套。
看著沒有帶西裝的張一謀,周旭倒是想借他一套,奈何這身高差個近一個頭,實在尺寸不合適。
無奈之下,吳恬明緊急調動了資源,聯(lián)系上了幾個在當?shù)厣蠈W的留學生,總算是籌齊了開幕式的正裝。
就是這服裝搭配多少是帶著隨性,棕色西裝外套,黑色西褲,再搭配一雙深棕色的皮鞋。
活脫脫就像舊時代的打補丁,東一塊補丁,西一塊布眼。好生滑稽。
周旭看著實在沒辦法,忍笑都憋出內傷了。
幾人一身正裝踏入了柏林電影節(jié)的紅毯,外國媒體對于這一組陌生的面孔,是好奇的,是探究的。
但每年這樣的新鮮面孔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也就匆匆一拍就完事了。
鞏黎挽著張一謀和周旭進場,周旭還算好的,因為有個金像獎走紅毯的經驗,所以面對那一堆長槍大炮的鏡頭,震驚之余還算淡定。
鞏黎估計也是受過相應的訓練,所以面色還是如常,只是嘴角已經笑得有點僵硬了。
而其余幾人,則都有幾分拘謹,走路都順拐了。
那照相機的閃光燈一頻閃,更是閃瞎眼,大伙眼睛就差瞇上了。
張一謀就在隔壁嘀咕:“這燈也太閃了,有完沒完。”
周旭忍笑,回了一句:“導演,你得習慣,以后你這樣的場合,多著呢。”
這點上,周旭倒沒有說半點謊,但屬實讓張一謀有幾分雀躍。
“那是,以后機會多著呢。得習慣習慣。”
張一謀站姿越發(fā)自信,嘴角也是逐漸上揚。
倒是鞏黎嗔怪:幾時兩人感情這么好了,她都插不上話了。
柏林電影節(jié)評選不同于香江金像獎,香江金像獎頒獎僅一天時間。
柏林電影節(jié),是在上一年便完成作品收集,在來年的1月,評選出主競選單元的候選影片。
而張一謀正是收到了候選通知,才組織的各位來柏林參加終選。
終選,是“雙十一”原則。
即從 2月12號開始,為期11天,由 11名的國際評委,對入圍的候選影片進行集中的觀影討論,確定最終的得獎名單。
而頒獎就在閉幕式當天,也就是2月23號,當天完成最終投票。
最高獎項便是金熊獎。
但是金熊獎,在當時的華夏,還是可望不可及的榮譽,能參選已是莫大的榮幸。
但,周旭知道,他們注定成為黑馬。
開幕式上,華夏的《紅高粱》是唯一入圍的華語作品,香江并沒有入圍的作品。
周旭也懶得熱臉貼冷屁股,加上他實在是困。
結束一天奔波,匆忙洗漱后就休息了。
..........
今年新年有幾分特別,周旭沒有和家人一起,而是和鞏黎,張一謀,莫嚴,吳恬明等人一起過除夕。
因為柏林電影節(jié)評選時間,剛好卡在了新年。
沒有鑼鼓喧天,也沒有徹夜響徹的鞭炮聲,也沒有鬧哄哄的親戚和小朋友。
倒是顯得有幾分冷清。
雖然在異國他鄉(xiāng),但這個年還是要過的。
幾人張羅著要一起置辦新年的物品,好好吃一頓年夜飯,一起倒數(shù)新年,才算是一個完整過了年。
鞏黎和著面,張一謀在摘菜,莫嚴老師也過來扯面,
這小小的廚房倒是一下子擠滿了人,而周旭就是個二愣子,就嘴里叼著根胡蘿卜,倒是非常符合他的吃貨人設。
但這不能怪他,他是真的不會做。
他提議幫忙被趕了出來,因為嫌棄他笨手笨腳,礙事。
同樣在外頭的,還有吳恬明老師,但人家是遠程處理工作,不像周旭真就是一個福娃擺設。
很快年夜飯就出鍋了,幾人圍坐在廚房,也沒有正式的桌子椅子,就蹲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吃著菜,但就是聞著香,吃著也香。
突然周旭感覺咬到一個硬物,嗑得他牙疼。“什么玩意?”
急忙吐出來。鞏黎笑著說:“我是給你們包了元寶水餃,吃到都是有福氣的。”
“你也別嫌棄牙疼了,那都是好彩頭。”
“對啊,好彩頭。吃崩牙也值。”莫嚴老師壞得很,還不忘添鹽加醋。
“呀,我牙都要崩了。”
“莫嚴老師,你別顧著說我,那是你的福氣啊,別嫌牙疼。”
“疼就對了。”
“你這臭小子。”莫嚴舉起手,揚言要錘周旭。
兩個一老一少就嬉笑到一塊去了。
“呀,我也吃到了。”張一謀也吃到了元寶餃子。
因為沒有買到煙花,莫嚴老師和張一謀就合力做了一個土鞭炮,方法也簡單。
就是打了一串紅氣球,把紅氣球串聯(lián)在一起,再把長長的一串氣球排好,通過一個小孔。
只要用力勻速的通過小孔拉扯過去,就會發(fā)出如同鞭炮一般的聲響。
雖然沒有往常一般的新年倒數(shù),因為6小時時差,那頭是12點,這里才剛吃完飯。
他們掐著點。
“新年倒數(shù)”
“10”
“.......”
“3”
“2”
“1”
由紅氣球制成的鞭炮聲起,噼里啪啦的聲音,清澈響亮。
幾人在炮響中,舉杯高呼。
“新年快樂!!!”
過了年,就是1988了。
幾乎是同時,他先后收到了陳子強和林桂芳的新年電話。
這一夜雖然是在異鄉(xiāng),但他卻感到意外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