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內閣分歧

  • 讓大明重新偉大
  • 月麒麟
  • 2162字
  • 2025-07-21 19:00:00

朱祐樘的這句問話,頓時讓在場幾人立刻收回了心神。

聽這個話風,天子是對言路有放寬的意思?

心中思索了片刻,萬安率先上前,道。

“陛下,臣以為詔旨既下,不宜擅改。”

“此前登極詔書之中,之所以不許言官風聞奏事,是因近年以來,科道官員多有不實之奏,并非有意針對科道。”

“若科道查有實跡,亦可指陳糾劾,并不妨礙言官舉奏,故而,臣以為不必多加顧慮,待李文祥之事過后,朝議自平也。”

萬安這番話,其實也不能說是沒有道理。

因為他萬閣老,一貫就是這么過來的。

雖然說,內閣當中,劉吉才是那個被彈劾最多的人,甚至有個諢號叫‘劉棉花’,說他每逢彈劾,都置之不理,臉皮比棉花還厚。

但其實這件事細想就明白,其實不合常理。

因為實際要論能力和名聲的話,萬安明顯都是更差的。

這一點,從如今萬安在朝中面臨的局面比劉吉惡劣的多,就能夠看得出來。

那么問題來了?

為什么這個劉棉花的諢號,不是給萬安的呢?

當然不是因為萬安姓萬……

其實原因很簡單。

萬安雖然能力比不上劉吉,但是手段卻要比劉吉狠辣,心也更狠。

劉吉之所以被稱為劉棉花,恰恰證明,那些彈劾他的人都安然無恙,甚至還能夠在一次上奏之后繼續上奏。

說白了,劉吉對待這些人,最多只是置之不理而已。

可萬安就不一樣了,他是真的能把得罪自己的人往死里整的。

正因如此,萬安一方面明白科道的力量,知道他們要是鬧起來,肯定會出大事。

但同時,他又瞧不起這些所謂的清流,覺得這幫人不過是色厲內荏而已。

真要是那么鐵骨錚錚,早在成化朝的時候,怎么不敢鬧起來,非要等到現在?

因此,對于萬安來說,對付這些科道,就是得出重拳,打的他們害怕,自然就沒人敢說話了。

這一點,從最初登極詔書上的不許風聞言事,到如今主張嚴懲李文祥,其實都是可見一斑的。

不過,他的這番道理,朱祐樘顯然是不怎么滿意的。

原因也很簡單,萬安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壓制科道,壅塞言路,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這些言官們彈劾他的罪名,也并非是無理取鬧。

這種做法固然對萬安是最有利的,但是對于朝堂來說,恐怕就不一定了……

“劉閣老,尹閣老,你們覺得呢?”

朱祐樘雖是問的兩個人,但是,目光卻放在了劉吉的身上。

他沒記錯的話,這位劉閣老,最后可是還應承了徐溥,說要盡力說情呢。

就是不知道,只是敷衍的場面話,還是……

“陛下,臣以為風聞奏事乃是多年慣例,如今驟然禁之,科道言官因此不滿,也是情有可原。”

“李文祥之事,也不過只是科道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陛下將其革除功名,固然能夠震懾百官,但也難免,讓有些不明陛下苦心之人有所非議。”

他這番話說完,倒是讓朱祐樘挑了挑眉。

看來這劉吉,還真打算履行‘承諾’了。

不過,他的這番態度,顯然引起了萬安的不滿。

“劉閣老此言何意,李文祥如何處置,陛下已有詔旨,難道說,要讓陛下朝令夕改嗎?”

面對著萬安的質問,劉吉倒是不慌不忙,道。

“并非朝令夕改,而是審慎處置,此事并非只牽扯李文祥一人,而是和朝廷言路息息相關。”

“今日左順門外,李文祥的那些辯駁之言,雖多有狡辯,但有一言并未說錯,朝廷的確應當優容言路。”

“六科十三道,乃天子耳目風紀之司,不可不慮,臣以為,可命李文祥上奏自陳,若其過能悔罪,可留其功名,貶黜出京,做一縣丞,以作懲戒。”

他這番話越說,一旁的萬安臉色越難看,劉吉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話風稍微委婉了幾分,卻仍是繼續道。

“至于禁風聞奏事,臣贊同萬閣老方才所言,登極詔書既已有命,不可朝令夕改,失信于天下,但可稍加變通,改為不可以風聞劾奏大臣,但仍許搜集風聞,移送有司核實查辦即可。”

不得不說,劉吉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從他現在條理清晰的說出這番話就能看出,對于這兩件事,他應該是早有腹案了。

但是,此前他卻沒說,而是硬生生的憋到了現在才提出來。

李文祥的處置暫且不提,單說這關于風聞言事的看法,就讓朱祐樘對他的評價高了不少。

拋開政治立場,單純從客觀角度來說,風聞言事這種制度,本身的確是有弊端的。

從制度的出發點而言,這是為了鼓勵言官們積極諫奏,行使監察百官的職責,輔佐皇帝識人用人。

但是,在實際的執行當中,這種過高的自由度,就導致了言官們很容易成為政治斗爭的利器。

因為不用核實,只需要有傳聞即可上奏,可以很輕易的將任何一個朝廷重臣拖入輿論的漩渦當中。

又因為哪怕是錯了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使得言官們可以沒有任何負擔的介入各種爭斗當中。

在朱祐樘看來,風聞言事本質上,是一種理想化的制度,它完美運行的前提條件是,言官們都是毫無私心,也不會因個人好惡濫用權力的人。

但問題恰恰就在這,只要是人就會有立場,就會有利益牽絆,所以風聞奏事,漸漸就變成了清流捧高踩低的有力武器,同時,在某些時候,也成了掣肘皇權的一股力量。

而劉吉這個搜集風聞,移送有司的辦法,其實就能很好的彌補這一點。

如果言官只是將風聞作為一種調查渠道,配合上后續的正規查證手續的話,那么就能很好的發揮它的監察作用。

雖然還是有可能被人當做政治斗爭的工具,但是剝掉了彈劾的外衣之后,其影響力,必然會大大下降。

劉吉說完之后,目光看向了旁邊的尹直,后者頓時會意,上前道。

“陛下,臣以為劉閣老所言甚是,如今風聞奏事者,多以此攻訐大臣,故而不得不下詔止之,但言官畢竟并非親民官,若苛求其必有實證方可上奏,則必使言路壅塞。”

“故而,使言官定期搜集風聞上奏,但有司未有查實之前,不得以風聞劾奏,既可通常言路,亦可止攻訐之風,實乃兩全其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磐石市| 华容县| 太原市| 江川县| 平塘县| 高陵县| 惠水县| 永兴县| 龙山县| 乌拉特后旗| 阿鲁科尔沁旗| 长岛县| 杭锦后旗| 额敏县| 昌邑市| 方城县| 新竹市| 伊金霍洛旗| 徐闻县| 康乐县| 黄骅市| 南和县| 磐石市| 孟村| 土默特右旗| 台山市| 神木县| 嘉义市| 错那县| 喀什市| 思茅市| 巴中市| 惠东县| 台东市| 富民县| 蒙阴县| 定远县| 庄河市| 罗平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