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反思:與 AI 合作創設科技武器

我們雖然成功抵御了外星大軍,但那慘烈的戰斗場面、大量傷亡的人員以及被破壞得千瘡百孔的家園,都如同沉甸甸的石頭壓在每個人心頭。蘇然、林曉和我心中都清楚,下次外星生物卷土重來之時,僅靠如今這般原始又粗糙的防御手段,根本無法真正守護住人類的生存之地,必須要做出改變了。

“咱們得主動出擊,研發屬于自己的高科技武器,不能再這樣被動挨打了。”蘇然皺著眉頭,眼神堅定地看向我和林曉,話語里滿是不甘與決心。林曉輕輕點頭,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思索著說:“沒錯,不過憑借咱們現有的知識和技術,想要從無到有地搞出能對抗外星科技的武器,談何容易。但好在還有 AI系統,之前它就在預警和分析敵情上幫了大忙,這次要是能好好利用,和它一起合作研發,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我拍了拍桌子,附和道:“對,AI的數據處理能力、計算速度都是咱們望塵莫及的,它能幫我們模擬外星武器的攻擊模式,分析出咱們武器需要改進的方向,甚至直接參與設計。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去找 AI核心,跟它商量怎么開展這個計劃。”

我們三人當下便來到了聚居地深處存放 AI核心的地方,那是一間由厚重金屬板搭建而成的小屋,周圍布滿了各種線路和閃爍的指示燈,顯得神秘又冰冷。走進屋內,巨大的服務器機組嗡嗡作響,AI的核心就安放在中央的操作臺上,散發著幽藍色的光芒。

“AI,我們都清楚目前的處境,人類急需你的幫助,和我們一起研發對抗外星生物的科技武器,你意下如何?”蘇然站在操作臺前,直視著那團光芒,開門見山地說道。AI的核心閃爍了幾下,隨后傳出一道機械卻又平穩的聲音:“根據現有數據,外星生物科技遠超當前人類水平,若要研發有效對抗武器,需整合各方資源,重新規劃研發方向,建立完善的實驗體系,我可以提供數據支持、模擬運算以及部分技術理論,但實際操作還需你們人類主導。”

林曉立刻拿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一邊記錄一邊問道:“那具體來說,你覺得咱們第一步該從哪兒入手?是先模仿外星武器的結構,還是從提升現有武器的能源動力方面著手?”AI核心的光芒快速閃爍,仿佛在高速運算,片刻后回答道:“建議優先研究外星生物的能量護盾特性,它們的護盾能有效抵御物理攻擊,若我們能研發出穿透或者抵消護盾的技術,現有武器就能發揮更大作用。同時,對你們聚居地收集到的一些外星殘骸進行逆向工程分析,提取有用材料和技術亮點,雙管齊下。”

說干就干,在 AI的協助下,我們在聚居地騰出一片區域,打造成了臨時的科研實驗室。蘇然負責組織人力,調配物資,將聚居地里那些有手工技藝、熟悉機械原理的村民都召集了過來,不論男女老少,大家齊心協力,開始按照 AI給出的設計圖紙建造能量護盾測試裝置。

林曉則一頭扎進對外星殘骸的研究里,戴著手套,拿著精密儀器,一點點刮取殘骸表面的樣本,放入一旁的分析儀器中。AI通過數據線連接著分析儀器,實時傳輸數據,并快速給出分析結果:“此殘骸材質含有未知元素 X,具有高效儲能和能量傳導特性,若能提取并應用在武器上,可極大提升能量輸出效率。”

我在一旁協助林曉整理資料,同時幫忙協調實驗室與外界的資源對接。看著大家忙得熱火朝天,心中既欣慰又忐忑,欣慰的是面對危機眾人如此團結,忐忑的則是研發之路困難重重,稍有差池,便是前功盡棄。

隨著時間推移,能量護盾測試裝置初具雛形,然而第一次測試卻出了問題。當啟動裝置,模擬外星護盾能量強度進行對抗時,護盾輕松擋住了攻擊,可咱們這邊用于穿透護盾的能量射線卻毫無作用,不僅沒突破護盾,還把旁邊一塊用作模擬目標的金屬板燒得通紅,差點引發火災。

“怎么回事?這跟模擬數據完全不一樣啊!”蘇然著急地沖到操作臺前,瞪著眼睛看向 AI。AI的核心閃爍頻繁,似乎也有些意外:“數據存在誤差,實際環境中的能量干擾因素比模擬多出 30%,需要重新校準參數,并且檢查能量射線發生器的穩定性。”

林曉趕緊對裝置進行檢查,發現是幾個關鍵電子元件在長時間高負荷運轉下性能下降,導致能量輸出不達標。“得趕緊換掉這些元件,還得優化散熱系統,不然下次測試還得出問題。”林曉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無奈地說道。

在 AI的再次精準計算下,新的參數調整方案出爐,村民們加班加點地對測試裝置進行改造。終于,第二次測試來臨,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那閃爍著能量光芒的護盾和蓄勢待發的能量射線。隨著一聲令下,射線呼嘯而出,精準命中護盾,起初護盾紋絲不動,隨后竟緩緩出現一絲裂痕,緊接著“啪”的一聲,護盾破碎,模擬目標被成功擊中。

“成功了!有效果了!”眾人歡呼起來,蘇然更是激動地一把抱住身旁的村民,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但林曉卻很快冷靜下來,說道:“別高興太早,這只是一個初步成果,外星生物的護盾肯定比咱們模擬的更復雜強大,而且咱們這能量射線的射程、精度都還遠遠不夠實戰要求,接下來有的是難題要攻克。”

AI也適時提醒道:“下一步,建議在提升能量射線功率的同時,著手研究小型化、便攜化技術,方便將其集成到各類武器平臺上,而且要加快對外星殘骸材料的提煉進程,爭取早日應用到實物武器制作中。”

有了這次階段性成功,大家信心大增,研發工作愈發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蘇然帶著一部分村民依據 AI設計的新型武器圖紙,開始嘗試用外星殘骸材料打造武器外殼;林曉和她的科研小組沉浸在實驗室里,不斷優化能量射線的核心部件,提高能量轉化效率;我則四處奔波,聯絡各方資源,確保研發所需的物資供應不斷鏈。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在打造武器外殼時,發現外星殘骸材料雖然性能優異,但極其難以加工,普通的工具上去就像撓癢癢一樣,根本切割不動。蘇然試著用電弧焊、激光切割等手段,可要么損壞材料內部結構,要么根本無法留下痕跡。

“這玩意兒比烏龜殼還硬,到底咋整?”蘇然愁眉苦臉地看著手中毫發無損的殘骸材料,一屁股坐到地上。AI分析后指出:“需采用分子共振分解技術,利用特定頻率的能量場,使材料分子共振,從而降低其硬度,實現加工目的。但此技術需要高精度的能量調控設備,目前聚居地現有設備無法滿足。”

這無異于又潑了一盆冷水,要獲取高精度能量調控設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林曉咬著嘴唇,思索良久后說道:“要不派人去周邊廢墟里找找?以前好像聽說有地方可能有這類設備,雖然希望渺茫,但總不能還沒試就放棄。”

我主動請纓帶隊前往廢墟搜尋,帶著幾個身手矯健、經驗豐富的村民踏上了充滿未知危險的路程。一路上,廢棄的建筑搖搖欲墜,空氣中彌漫著腐朽和危險的氣息,時不時還能遇到一些外星生物留下的陷阱或者殘留的小型怪物。

經過幾天幾夜的艱難跋涉,還真讓我們在一個廢棄的科研基地里發現了一臺老舊但勉強能用的能量調控設備。大家費了好大勁才把它拆卸下來,又小心翼翼地運回聚居地。有了這臺設備,加工外星殘骸材料的難題迎刃而解,武器外殼的制作終于走上正軌。

另一邊,林曉在提升能量射線功率時也遭遇瓶頸。按照 AI的計算,需要大幅增加能源輸入,可聚居地的能源儲備本就緊張,大部分還要維持日常生活和基礎防御設施運轉。

“不能為了研發武器就把大家的生活能源斷了,這可不是辦法。”林曉看著能源監測表上不斷閃爍的警戒數值,心急如焚。AI提出:“可以嘗試利用外星生物的能量核心作為替代能源,之前分析過,它們的能量核心蘊含巨大能量,而且與咱們研發的武器適配性高,若能安全采集并轉換其中能量,問題或許能解決。”

采集外星生物能量核心?這簡直難如登天,那些外星生物兇狠殘暴,想要靠近都得付出巨大代價。但為了研發進展,蘇然決定組織一支精銳小隊,專門伏擊落單的外星生物,奪取能量核心。

一次次冒險行動展開,小隊成員們憑借著精湛的武藝和默契的配合,數次死里逃生,也帶回了幾個珍貴的外星能量核心。林曉和科研團隊爭分奪秒地對這些能量核心進行研究,試圖找到安全轉換能量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狀況。轉換能量時,稍有不慎就會觸發能量核心內部的保護機制,引發劇烈爆炸,幾次實驗下來,實驗室損毀嚴重,還有科研人員受傷。

“不能再這么盲目試了,得先搞清楚能量核心的內部結構和能量流轉規律。”林曉忍著手上的傷痛,眼神卻無比堅毅。AI迅速投入到對能量核心的深度分析中,通過微觀掃描、能量頻譜探測等多種手段,逐漸摸清了一些門道。

在 AI的指導下,林曉設計出一套全新的能量轉換裝置,小心翼翼地將外星能量核心接入其中。當看到能量順著線路穩定地流入武器儲能系統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隨后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成功了!

隨著一項項關鍵技術被攻克,科技武器的研發終于步入收官階段。一把融合了外星殘骸材料、配備超強能量護盾穿透射線、以外星能量核心為動力源的新型武器擺在了眾人面前。它的外形充滿科技感,線條流暢,散發著幽藍色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人類與 AI合作創造的奇跡。

可就在大家準備歡呼慶祝之時,AI卻突然發出警告:“檢測到新型外星生物信號在聚居地周邊出現,疑似針對此次科技武器研發的反制力量來襲。”眾人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剛剛的喜悅蕩然無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莒南县| 永顺县| 沧源| 东光县| 衢州市| 赣州市| 宜章县| 衡东县| 龙川县| 凤台县| 翁牛特旗| 南和县| 汉源县| 邓州市| 清水河县| 大渡口区| 望奎县| 澎湖县| 高州市| 牡丹江市| 南昌市| 桃源县| 广西| 汤阴县| 莫力| 肥乡县| 莲花县| 连平县| 桂平市| 扶风县| 方山县| 榆社县| 龙南县| 乌拉特中旗| 田林县| 古交市| 石棉县| 湖南省| 遂溪县|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