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 綠皮火車:一直在路上
- 周云蓬
- 1683字
- 2025-07-01 14:16:49
轉眼《綠皮火車》已經出版好多年了。當初寫《綠皮火車》的情景,隔著歲月回望如鏡花水月。
這本書源自為某報紙的副刊寫的一篇小文章,后來沒有被采納。恰好韓寒要出一本雜志,名字叫《獨唱團》。經朋友推薦,就發給了他。沒想到他很看重這篇小文。不但采用,還將它列為篇首。他給我寫了一封親筆信,表達謝意,溫文爾雅大有古人之風。
后來借著這股東風,集結了若干文章,做成了一本書,名為《綠皮火車》。大概快成為暢銷書了。
時過境遷,如今又要修訂再版。盡管動車高鐵早已取代了綠皮火車,速度越來越快。那種能隨時打開車窗,站臺上買燒雞,買劣質白酒,來不及找零錢的時代,如白駒過隙,一騎絕塵。我還是希望綠皮火車繼續開下去。
如今高鐵上沒有了邂逅和故事。大家都埋頭刷短視頻,偶有熊孩子奔跑打鬧。人們臉上寫著無可奈何或麻木不仁,無論去哪兒旅行,只不過是換個地方上網罷了,車窗外一閃而逝的雪山草原僅僅用來拍照打卡發朋友圈。要是你膽敢主動跟同座的人搭訕,人家會以為你是騙子或者精神不正常。
當年,我因為失戀,坐上綠皮火車,從北京出走銀川,又去了蘭州、西寧、哈爾蓋、格爾木、那曲,一直到拉薩。寫了《不會說話的愛情》,自我療愈,自我放逐。可否治愈,不得而知。倒是留下了這首歌,無數個現場,唱得癡男怨女傷心欲絕。
“期待更美的人到來,期待更好的人到來。期待我們的靈魂附體它重新回來。”
今年我已經五十四歲了,據說頭發也花白了。故事不斷翻篇,朋友聚了又散。
時間這列透明的火車,載著我向前,不舍晝夜。
終點當然是死亡。
所以希望它還是磨磨蹭蹭地慢點開。
歡迎晚點,鼓勵延誤。
前方還有什么故事?什么人?依然忐忑,滿懷期待。
我現在在京都,每天早上被附近佛光寺的晨鐘喚醒。
讀書基本上是重讀,如老牛反芻,剛剛還在讀《水滸傳》和《金瓶梅》。
這兩本書也可以看作一本書。武松西門慶潘金蓮王婆蔡京梁中書等等,兩本書里都重復地出現過。一幫強盜和一群蕩婦,走向晦暗的地平線,構成沒落時代的遙遠背景。大亂將至,好人凋零。生靈涂炭,人鬼莫辨。
兩本書參照著讀,別有一番滋味。我喜歡這種縱橫捭闔的讀書方式。由一本書到另一本書,曲徑通幽,環環相扣。本來世界就是個大迷宮。
此刻坐在清晨的陽臺上,撫今追昔,寫這篇序言。人類的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太陽系邊緣了。上面有中國的古琴曲流水。從旅行者一號,回望地球拍的照片,地球只是個遙遠模糊的藍色光點。然后我就在這個小藍點上寫著,想著。
天上有烏鴉嘎嘎地叫。據說,一休和尚就是聽京都的烏鴉叫,開悟的。
我雖已天命之年,卻依然懵懂。有時候還會蠢蠢欲動一點春心,忘記自己已到“月落烏啼霜滿天”的年紀了。
可能我這種情況,更不容易自知。因為看不見自己的容顏,會錯以為自己還年輕呢?
如果馬斯克那個人腦接口能實現,讓盲人重見光明,如果突然能看見自己了,我估計會嚇一跳。我這衰朽的老丑模樣!還敢上臺演出,太沒自知之明了。
所謂眼不見心不煩,到底好不好?好不好,生活都要繼續下去。姑且順其自然吧。
感謝“無有定論Unending”的負責人李潔,是她促成了這本書的再版。
感謝果麥文化達成了這本書的再版。
感謝老朋友巫昂,是她一再從中撮合,據她說,還要把《綠皮火車》改編成劇本,搬上熒幕呢。
感謝我的經紀人大泳,最近坐飛機和高鐵,東游西逛,都是他安排購票,并且報銷路上衣食住行的費用。
感謝生活助理青尼拉姆,她經常協助我各地巡演和旅行;還有在海外的助理小朱,陪我在異國他鄉購物、逛街。
感謝老媽媽,八十多了,住在大理,身心健康,讓我無后顧之憂。
感謝導盲犬熊熊,在大理享受退休生活,讓我還有所牽掛。
感謝曾經給《綠皮火車》寫序的老羅,他的“真還傳”,依然引領時代風口浪尖。
感謝這些年陪伴我的朋友們,永遠難忘我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時間的列車繼續向前,大家請別先下車。
讓我們一直到終點。
茶水沏上,燒雞啃著。
故事講著,小曲兒唱著,春夢做著。
天天有段子,奔向元宇宙。
等下車的那一刻,我們要自豪地揮手告別,我們曾經一起虛度了好年華,糟蹋了好青春。
曾經年輕,曾經熱淚盈眶,但愿人長久。最后,為了風燭殘年的幸福,有尊嚴地活著,為了上述的親友的愛,第一百次地決心戒酒。
2024年9月28日 晨
周云蓬 寫于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