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病重急需一大筆銀錢救命,奴家求遍了所有人仍然湊不齊銀錢,心急如焚因而哭泣,望少奶奶恕罪。”
“你叫什么名字?”
“奴家姓尤,名芽兒。”
喻瑤想起了自己的亡母心中不由得起了一絲憐憫之心。
“唉,也是個可憐人。嬤嬤就幫幫她吧,也算積德了。”
“多謝大少奶奶,多謝大少奶奶。大少奶奶的恩德奴家必定以命相報。”尤芽兒壓制不住內心欣喜,又結結實實的磕了幾個頭。
“姑娘,院里的荷花開了我們去走走吧。”奶娘苦心勸道。
喻瑤的眼中多了幾分麻木,她帶來康家的丫頭走得走散的散,身邊也就剩下奶娘和幾個自小陪在身邊的丫頭。
夜晚正在熟睡的喻瑤被奶娘搖醒,這才發現自己被火光所包圍著,呼吸間都是嗆人的煙味。
在奶娘和丫頭的拼死努力下喻瑤得以生還,只是賠上了她們的性命,以及那個不知道什么時候到來的孩子。
她用之前存放的另一半嫁妝找到一位厲害的洋人醫生,他用另外一張臉替換了她被火燒毀的臉。
喻瑤趁休養的期間查清了一切,康老太太,康長順,關延宗她一個都不會放過。
康長順喝得醉醺醺的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好似下一秒就會跌倒了。
“老爺。”
“咦,長得倒是俊俏哪個院的,叫什么名字?”
“奴家芽兒。”
“芽兒,好名字。”
“奴家會唱曲兒。”
“好好,好!”
第二日,康府多了位尤姨娘。
“芽兒,你傻啊!”
“姐姐,我是自愿的這樣更能幫到你。”
“你在府中當差也能幫我,你是個好姑娘,找個好夫婿當個正頭娘子不好嗎?”
“姐姐,我不悔。”尤芽兒的眼中帶著幾分偏執。
“癡兒,癡兒。”喻瑤捂臉哭了起來,不知道是在哭自己還是哭尤芽兒。
喻老太爺在年輕時曾經救過一個金姓的商人,在金老爺的幫助下,喻瑤以金家庶女的身份重新嫁給康長順,和之前不同的是,現在的她對于康家母子的心思十分的了解,正所謂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敵人。
康老太太是個占有欲很強的女人,對兒子也是一樣的。
因此她與康長順只算的上是相敬如賓,但對于康老太太她是格外的孝順,府內府外誰不夸她一句孝敬婆母,持家有道。
喻瑤明白想要讓康老太太把真正的管家權交到自己手上還需要個男嗣,可是自從失去那個孩子后,她便難以再有身孕,只好冒險假孕。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尤芽兒很懂得這句話的真諦。
在她若隱若離的手段下,關延宗很快的就上鉤了。
關延宗討厭康長順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攤爛泥,他親表哥看不起他。
他的姑姑縱容他,因為他是關家唯一的男嗣,她養的不是他,她養的是關家的子孫根。
這本來也沒什么的,畢竟他錢也拿了,享受也享受了,可姑姑為什么不接著養著他,接著縱著他?
芽兒長得好看又善解人意,再加上背著表兄偷情的快感和對姑姑的不滿,他越來越喜歡芽兒,越來越依戀她。
芽兒說想他一起遠走高飛做對真正的夫妻時他心動了,可是出門在外處處都要錢財,姑姑每個月給他的銀錢都被他揮霍光了。
芽兒看出了他的煩惱,在她的安慰下他說出了之前的事。
“我們在府中散布畫皮狐復仇的消息,等到老太太恐慌害怕時,再找個假道士上門做法索取錢財。”尤芽兒替關延宗想到了這個計劃。
“此計甚妙。”關延宗一把摟住尤芽兒得意的笑了起來。
關延宗在府中傳播畫皮狐來復仇的流言,在樹上搞點爪印,在花園里丟點狐貍毛什么的,晚上裝狐貍叫喚。
為了逼真尤芽兒還讓關延宗做了帶著狐貍耳朵的的白毛斗篷和有梅花腳印的花盆鞋等道具。
康老太太對男孫的重視喻瑤很清楚,為了進一步的推動計劃,喻瑤收買了郎中向老太太透露她懷了個男孩,又故意假裝摔倒將這件事情與畫皮狐復仇聯系到了一起。
哪知道康老太太根本不信關延宗請來的道士,自個去請偈云寺的高僧了。
突如其來的意外打斷關延宗的計劃,他為此煩惱不已。
“不用擔心,那和尚看起來只會念經,想必沒什么真本事,我們只要嚇一嚇他,他肯定呆不住的,到時候你再請道士來老太太也不會說什么。”尤芽兒倚靠在關延宗的身上安慰道。
“那晚上我扮成畫皮狐去嚇他。”關延宗被說服了又想出了這個辦法。
“不妥,太明顯了。”尤芽兒輕聲細語的說道“要是有心人猜到我們的目的那就不好了。”
“有道理,那該如何是好?”
“咱們可以自導自演。”尤芽兒意味深長的說道。
這一切也是喻瑤和尤芽兒計劃中的一環,她們都清楚康老太太雖然疼愛這個侄兒,但在心中也是認為他是扶不起來的爛泥,并不信任他,肯定會重新尋找其它高人來,解決府中的怪事。
對與喻瑤和尤芽兒來說,高人是誰并不重要,她們需要的是玉兒目擊到的尤芽兒和畫皮狐一起出現的場景,撇清尤芽兒和畫皮狐的聯系。
這扇窗的位置很好,窗戶的一半正好被灌木叢遮住,在尤芽兒巧妙的引導下她和玉兒看到了關延宗假扮的畫皮狐。
很快畫皮狐之事在府中傳遍,在關延宗打算乘勝追擊繼續假扮畫皮狐時,尤芽兒又說道“那和尚沒啥本事,可是巡捕房的探長不得不防啊,我們還是先避其鋒芒吧。”
關延宗覺得尤芽兒說得有理,便又翻墻出去耍了。
關延宗不知道的是他只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在他和尤芽兒私會時就已經入局了。
當年康家三人以畫皮狐為由設計加害于她,如今她以畫皮狐之名報仇,一報還一報,這是他們康家做的孽。
而且康長順有位好友在巡捕房當探長這點喻瑤她是知道的,一旦發生命案必會引起探長的注意,喻瑤想起世人皆畏鬼神之說,不如在康府內攪動風云,化被動為主動,請君入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