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上船,都給我上船!
- 重生后,誰只賣文玩啊
- 梅前鋒
- 2464字
- 2025-07-03 23:21:44
周澤的老家在靜海下面的一個縣級市,母親李如云是一個雕匠,早些年靠著一手雕花工藝,在靜海下面幾個縣市都小有名氣。
父親則是一個木匠,不僅一手木匠活相當漂亮,也能幫著母親做些雕板的活兒……在八九十年代,靠著鄉下起新房的這波熱潮,夫妻倆倒也是攢下了不少家業。
不過后來嘛,城鎮化和工業化的浪潮,卻讓雕花這一傳統手工藝失去了存在的空間——工業線上生產的標準化預制板,不僅好看,而且更加方便快捷。
李如云雕花的手藝就此冷落了下來,好在父親周四海還有一手漂亮的木匠活,日子雖不復往昔的寬裕,倒也勉強支撐著這個家。
透過舷窗,廣袤的金色稻田被縱橫交錯的河網分割成巨大的幾何色塊,在秋陽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江北風格的農家小院沿著蜿蜒的鄉村公路線性排布,筆直的鄉間小道上,拉著稻谷秸稈的電動三輪正晃晃悠悠的行駛著,拉起一道淡淡的煙塵。
這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圖景,在離家多年后反而只能成為離家游子可望而不可即的夢幻舊夢,眼下這副鮮活的畫面,好似破開記憶里那昏黃的濾鏡,重新在周澤眼前變得鮮活。
“我回來了!”
青年在心底暗暗說道,這次,他要帶著爸爸媽媽,脫離前世那困頓的泥沼!
興東機場距離周澤的老家還有接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周澤背著大大的行李包,在候車場一眼就看到了打著男科廣告的213路公交車。
等到兜兜轉轉快到家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
爺爺老周頭正不緊不慢的趕著兩頭皮色油亮的水牛往牛塘方向走,老水牛時不時晃動尾巴,牛蹄踏在水泥路上噠噠作響。
看到周澤的瞬間,老周頭那雙牛眼登時一亮,轉頭中氣十足的招呼道:“哎,伢兒家來了!”
平靜的農家小院登時熱鬧了起來,李如云從灶房快步走出,雙手在圍裙上不斷的擦拭著,而頭發花白的奶奶則是提著一個雞食桶,從東邊的雞棚那里彈出半個身子……
而父親的木工房里,那原本還在嗡嗡作響的刨木機也停了下來,緊接著是木料放下的“咚”的輕響。
“回來了?”
推門而出的父親周四海和記憶里那略顯老態的模樣不同,彼時正值壯年,他腰桿挺直如松,絲毫不見后世的佝僂老態。
“嗯,回來了。”
周澤揉了揉驟然發脹酸澀的眼睛,略帶嫌棄道:“出來的時候也不抖抖身上的木屑,都迷了我的眼睛了。”
迷住他眼睛是不是木屑,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一頓溫馨但是又足夠豐盛的晚餐過后,周澤搶著洗好碗筷,順帶著將灶臺和桌上抹凈。
“上了個大學,手腳倒是麻利了不少。”
周四海是一個傳統的父親,就算是夸獎自己,也是拐著彎,生怕周澤聽出來他言語中的贊賞之意。
上一世,因為父親這種糟糕的加密溝通方式,父子倆沒少吵架。
秋日的夜晚涼風習習,場地上的方桌上,李如云早就切好了冰鎮的西瓜。
周澤隨意拿起一塊啃了幾口,而后一臉淡定的看向了正在隨意聊著家長里短的幾人,輕輕的咳嗽了一聲。
“嗓子癢?”
周四海瞥了一眼周澤,后者則是嬉皮笑臉的打了個哈哈:“這不是想和大家說個事嘛……”
“那個……我掙了點錢,回來的路上著急,就只買了些衣服和吃的。”
他拉開那個嶄新的行李包,從中掏出了很多東西。
在機場的品牌店里給父母買了一身衣服,爺爺則是買了幾條煙,奶奶則是買了一些點心……雖然不貴,但是也代表了周澤的心意。
為此,周澤還又買了一個手提行李包,才將這些東西裝下。
看到這些東西的瞬間,四個人的第一反應倒是出奇的一致。
“周澤……在學校沒干什么違法的事情吧?”
李如云臉上驚疑不定,蹙著眉頭看向了周澤——而她直呼周澤其名,顯然是代表了她內心已然泛起了高度的警覺性。
2014年這個時候,對于絕大多數上了年紀的父母來說,創業還是一件比較遙遠的事情。
尤其是周四海夫婦是傳統手藝行當,認為周澤既然能考上蘇大,安安穩穩上學,畢業找個好工作才是正經。
可眼下自己的好兒子才去了大半個月,怎么就突然說賺了一筆錢——這很難讓人不聯想到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
“媽,你聽我說!”
周澤連忙安撫道:“硬要說起來,這行當和媽媽倒有一些聯系。”
以李如云當雕匠的手藝,后世確實沒少給周澤代工諸如無相這種需要用到手工精修和拋光的樹籽,也正因為“廉價”的工費,周澤的無相系列一直是他的拳頭產品。
品質好,價格低,常年占據庫存補貨清單的前列。
將自己從事的一些事情添油加醋的“如實描述”了一番之后,再加上銀行卡那無法作偽的轉賬記錄,這一家子才終于相信,周澤僅出去了大半個月,竟然就入賬了10萬塊!
“10萬……”
爺爺老周頭強裝鎮定給自己點了一根煙,瞇起眼睛嘟噥著:“我差不多要賣四頭牛……”
一頭牛出欄時間大概是一年半到兩年,爺爺大概需要不吃不喝好幾年才能掙到這些錢。
而周四海夫妻倆的表現就正常的多,畢竟他們也是見過錢的。
可周澤掙錢的方式和速度還是顛覆了他們的認知……饒是現在周四海帶班當木匠工頭,他一年所掙的也不過才十多萬。
周澤半個月掙的錢,竟然比得上周四海一年!
夫妻倆互相對視了一眼,而后李如云深吸一口氣,打斷了周澤滔滔不絕的畫餅。
“所以你的意思……是想在鄉下,讓閑在家里的嬸嬸嬢嬢們幫忙一起穿……穿這個珠子?”
李如云提溜起周澤手中的樣品,皺著眉頭道:“真會有人花幾百塊,買這個玻璃珠子?”
“媽,這就和當年有人花幾百上千去請你雕木頭板子一個道理……買的就是一個審美!”
說的口干舌燥的周澤想喝口水,卻被爺爺瞪了一眼:“怎么和你媽說話!”
“爸,周周說的也不算錯。”
沒想到替周澤開口的,竟然是沉默不語的父親周四海,竟然是一直以來被自己視為“冥頑不靈”的父親。
“這種東西,就是各花入各眼。”
周四海抿了一口茶杯里的濃茶,緩緩點了點頭:“不過大學里,學業還是不能落下。”
能得到父親的認可,周澤內心長出一口氣——這樣看來,倒也可以嘗試著說服一下父親。
“對了爸,我這邊后面還有木頭需要用機臺進行操作,感覺家里的話,還只有你合適。”
周四海可不只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木匠,他對木頭料性的判斷,以及分寸感的掌握,將會是周澤在木質類產品線上的重要保障。
前世周澤浪費了十幾萬在選料和打樣上,后面老父親一出手,便直接幫自己搞定了木料的供貨商以及加工廠。
而也正是從那時候起,因為姐夫誆騙而瀕臨破碎的家庭關系反而因為綁在了周澤的戰船上,而逐漸緩和和正常化。
“我?”
周四海皺了皺眉,顯然沒想到這小子竟然把自己也給算計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