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爺子的身份特殊,宋家村不少眼睛都盯著。
這不,剛一出門,隊長宋大邦就追了出來。
江老爺子一向“老實”,宋大邦一問,他立馬把行蹤交代得清清楚楚。
聽說張雨做東,借了宋南星家的廚房宴請江永華老爺子,宋大邦毫不猶豫的讓了路。
一來,江永華老爺子不出村,他攔不著。
二來,宋大邦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給宋向文面子,也得給張雨他爹張尚文一個面子。
不過,這不年不節的,張雨怎么突然想起請一個下放人員吃飯?
宋大邦扭頭就派出了自家的“娃娃兵”,出門給他打聽消息去了。
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墻!
更何況,張尚文和宋向文本來就沒打算藏著掖著,宋大邦自然是一打聽一個準。
上個月,張雨通過了農機站的考試,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拖拉機維修工,徹底的端上了鐵飯碗。
人家吃水不忘挖井人。
拿到工資的第一時間,就割了兩斤肉,借了宋南星家的廚房,擺起了謝師宴,單請江永華老爺子。
張雨請得大大方方,“知恩圖報”的人設,靠著兩斤肉成功立了起來。
江永華老爺子也吃得大大方方,“有本事、不藏私”的人設,也被迫立了起來。
宋向文這個中間人也借著這個機會,順帶著把學習的好處擺給大家看了看,給宋立夏讀初中找了個最恰當不過的理由。
至于宋家村的父老鄉親們要不要跟著學,宋向文就管不了了。
畢竟,十多歲的孩子,也算是半個勞動力,出工就能賺五六個工分。
可放出去讀初中,非但一個工分撈不著,一學期還得搭上兩塊錢的學費。
要知道,紅薯兩分一斤,紅薯干也才七分。
要是有那“精打細算”的,拿著這學費換紅薯,都能養活一張嘴了。
江永華老爺子也是看出了張尚文和宋向文這番打算,才冒著被舉報的風險前來赴宴的。
雖然打著謝師宴的幌子,但一桌人卻只顧著吃肉喝湯,沒一個提謝師這回事兒。
不得不說,宋苗的手藝是真不賴,明明只有兩只臘雞、兩斤肉,卻成功的做出了一桌子飯菜,把大家吃得肚子溜圓。
吃飽喝足后,宋向文和宋大志還盡了盡地主之誼,把江永華老爺子和張雨送到了……大路旁。
宋南星簡直看不下去,選擇了……直接扭過頭去不看。
畢竟,大人的事,她這小孩管不了。
她可是聽話的好學生,根本管不了一點!
睡覺、長高高才是她的主要任務,她必須長成大家都信任的好醫生模樣。
反正,宋向文也回來了,她可是有足足一個月的假期呢!
每天打打拳、爬爬山、找找藥材、處理一下藥材、再看看書……宋南星的日子過得,讓人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
特別是宋立夏和宋小滿,打完拳、上完學、打完豬草、補完課,一回家看到坐在躺椅上等開飯的宋南星,簡直恨不得以身替之。
不過,宋南星也就悠閑了這一個月,等宋向文帶著好不容易拿到入學資格的宋巧姑離開了宋家村,替十里八村看病的活,又落到了宋南星的肩膀上。
這不,好不容易出門參加個期末考,峰山小學所在的民主村村民們還抓緊機會湊了過來看病。
雖然人家管飯,但宋南星還是心累得不行。
倒不是怪他們耽誤了自己吃飯,而是不太贊同他們的行為。
民主村離宋家村又不遠,藥房更是二十四小時開門,多走幾步路的事兒,非要拖到她過來期末考。
要知道,期末考一年也就兩次。
她不過來,這群鄉親們就不看病了?
他們總覺得小病扛一扛就能過去。殊不知,小病扛一扛,很可能會拖成大病。
宋南星就遇到過因長期咳嗽未就醫,最終因肺部異物引發感染性休克的病人。
雖然家屬最終聽從她的建議,把人送到軍醫院,也得到了救治,但后遺癥卻實實在在落到了他的身上。
宋南星一邊給鄉親們把脈開藥,一邊不停的叮囑加科普。
雖然付出了不一定有收獲,但不付出一定是沒有收獲的。
萬一有人因此收益,甚至救回一條人命,那就是天大的功德。
鑒于這種“忍病”的心態太過于普遍,暑假伊始,宋南星便在宋立夏和宋小滿的陪伴下,開展起來送醫上門的活動。
公社衛生院分給宋南星的西藥不多,宋南星藥房里面那些個中藥材也帶不走,宋南星只能想方設法用刮痧、針灸、艾灸等方式來給大家治病。
面對病人和家屬們感激的目光,宋立夏和宋小滿若有所思。
一回到家,兩人就把宋向文早先交給他的那本湯頭歌又撿了起來。
只是宋立夏確實沒有學醫的天賦,頭天背三句,第二天忘兩句,第三天又得從頭來過。
不出七天,宋立夏便老老實實的放棄了。
但宋小滿卻難得的堅持了下來。
當宋小滿一個磕巴都不打,完完整整的背下那部湯頭歌,宋南星便把自己珍藏的那份培訓班內部講義拿了出來,送給了他。
等到宋向文完成教學任務,帶著宋巧姑回到宋家村的時候,宋小滿已經把那份講義給琢磨得七七八八了。
宋向文頓覺“孺子可教”,扭頭就把宋巧姑送給張仁德去帶,自己一邊教導起了宋小滿,一邊給宋小滿申請軍醫院的短期培訓班。
經過這一年多的經營,軍醫院的短期培訓班出來了整整五期學員,每一個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一番事業,也讓軍醫院的結業證書含金量一再上升。
這個結業證平時雖然用不上,但關鍵時刻,拿出來就能少走不少彎路,實現近道超車。
師父也是父。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宋小滿難得想通上了道,宋向文怎么著也得為他的未來做長遠規劃與準備。
看這宋向文帶著宋小滿接過了自己“送醫下鄉”的擔子,宋南星只能帶著宋立夏坐鎮后方,順便采采藥、制制藥咯!
雖然宋立夏背不住那長長的藥方,但361個穴位,206根骨頭,他卻可以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宋南星試著教他針灸按摩和正骨,宋立夏居然能夠熟練掌握。
也算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