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總歸是比大人好忽悠,宋南星只是貢獻出了那一毛的壓歲錢,她一根手指都不用動,就有人把她的計劃給超額實施了下去。
小水潭旁邊的空地上,不僅撒下了蘿卜種子,宋苗提到的榨菜和菠菜,也沒有落下。
宋巧姑第一個發現了這塊“世外桃源”,立馬有樣學樣,在很深的地方開了一塊地,撒下了“希望的種子”,并把這法子教給了宋秦氏。
反正都是拿來喂豬的,也不圖什么收成,宋秦氏毫不猶豫的就拿來用了。
她也不走遠,就在自家的自留地周圍隨便撒一撒。
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
宋家村的老老少少無師自通,到哪兒都不忘隨手撒一把種子。
也不指著這點吃飯,就圖打豬草的時候順當一點。
光禿禿的大峰山腳下,漸漸的長出了一片片新綠,大家的豬草背簍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宋立夏和宋小滿那一小片“世外桃源”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讓兄弟倆省了不少的事兒。
至于家里時不時就會少上一些的種子?
宋苗不是沒有發現,只是得了便宜的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無事發生而已。
宋苗這一裝就是小半年,宋家村大部分人家的豬都出欄了,宋苗也沒吱聲。
莊戶人家喂豬,多數舍不得殺吃,養到125斤,夠交統購就拉去賣掉。
供銷社會根據豬的肥瘦分一、二、三級,根據級別給出不同的價格,再獎勵些許糧食(隊里分糧時加上)。
眼看著有人數鈔票,往工分冊子上面記糧食,宋大志和宋苗不是不眼饞,但卻還是堅定著只吃不賣的“初心”。
只是,他們家的豬仔本來就比別人家的小,長的也慢,別人家的都出欄了,他們家的還沒上百斤呢!
面對宋立夏和宋小滿期待的眼神,宋苗心里那叫一個不得勁,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要不,再去其他地方抓一只小豬仔吧!”
這石破天驚的一句話,宛如一道驚雷響在了宋大志的耳邊。
宋苗的要求看似沒什么道理,可仔細一琢磨,好像也不是行不通。
不過,……
“這豬說到底,一直都是立夏和小滿在養,咱們是不是得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宋苗一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那我明天問問他們?”
宋大志“嗯”了一聲,算作回應。
不過半分鐘,震天的呼嚕聲就響了起來。
宋苗還能怎么辦?
當然是,揣著心事閉上眼睛睡咯!
第二天早上一起來,宋苗就迫不及待的抓著宋立夏和宋小滿問了起來。
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宋苗這才心滿意足的去上工。
農歷三月初,氣溫上升,正是育苗的好時候。
三奶奶家的后院一角用爛草和土水拌成泥塊,垛成一個三米寬,十五六米長,一米二高的長方形育苗坑。
坑里用磚砌成三道火墻,通到后煙洞,中間留出一條火道連接兩邊通道,前面砌成燒柴專用的炕道口。
火坑道砌成后,用土制大坯蓋平,上面放三公分的碎土。
地窖中提出來的紅薯,精工細選,去掉傷殘不能用的,作為育苗母子瓜,放在育苗坑中,好似兵馬俑一般一排排站好。上面再覆蓋三公分細土,噴灑適量的水,蓋上無腐爛的干麥糠就成了。
然后,由專業技術人員,從前面爐口加柴點火,青煙不斷地從后煙洞滾滾冒出,飄散于藍天白云之間。
技術員每天觀察火炕中的溫度表,十六七度是最標準的氣溫,最高也不能超過二十度。
育苗這個工作必須嚴格管理,二十四小時不離人,就連吃飯休息都得輪班。
宋苗沒有當技術員的實力,卻有著挑育苗母子瓜的使命。
作為一個熟練工,宋苗手里挑著紅薯,嘴上也沒閑著,還能游刃有余的跟隊里的大娘大嬸們聊上幾句,打聽一下那里有“出槽”的小豬仔。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大娘大嬸們有門道。
宋苗只開了個頭,大娘大嬸們就七嘴八舌的提供了好幾條消息。
宋苗仔細分析了一番,最終鎖定了隔了大半個公社的桃源村。
可隔了大半個公社,起早去挑豬仔怎么想都不現實,挑人家剩下的宋苗又不怎么甘心。
但大嬸大娘們可不是商量的對象,宋苗雖然心里惴惴不安,但還是硬撐著回了家,在飯桌子上跟宋大志商量了起來。
宋大志本不是什么有主意的,聽了宋苗的話,也只是皺緊了眉頭,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要不,我早點去?”
桃源村距離宋家村可是有五六公里,為了趕這個早,只怕半夜三更就得起。
自家的男人自己心疼,宋苗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舍不得。
看著父母為難的那模樣,宋南星小朋友嘆了口氣,直接出起了主意。
“桃花嬸子不就在桃源村,你們怎么不找她想想辦法?”
宋大志和宋苗聞言,眼前就是一亮,晚飯都顧不上吃,背上一背簍紅薯,就朝著桃源村進發。
問?
就是,走親戚!
李桃花可不是那起子忘恩負義的人,遠遠的看到宋大志和宋苗,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去。
“大志兄弟、弟媳婦難得有空過來,屋里坐,我這就去給你們燒茶!”
這紅星公社的茶,可不是燒水放茶葉,而是“糖打蛋”。
所謂的“糖打蛋”,就是在大鐵鍋中燒開一瓢熱水后,逐個將雞蛋打破放入,確保它們不粘連、熟透如小小的乳白色元寶,再加上紅糖。
條件優越的家庭在制作“糖打蛋”時,還會加入一些自制的醪糟或炒米,不僅視覺上賞心悅目,更增添了菜肴的香甜。
在這個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雞蛋都是用來補貼家用的。
宋苗可不是那不懂規矩的,一聽這話,趕緊攔住了李桃花。
李桃花那力氣,那是一般人制得住的,拖著宋苗也不妨礙她奔向廚房的步伐。
宋苗見勢不對,趕緊開了口。
“桃花姐,別忙活了,家里就三個孩子在家,我們還得趕著回去呢!”
宋苗這話,成功攔住了李桃花的腳步。
“三個孩子,大的也還不到十二歲,小的也才六歲,把仨孩子放家里,你們這當爹娘的也放心?”
宋苗干笑道:“這不是有事兒求到姐跟前,帶著他們不合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