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腹股溝三角的磨礪
- 醫路平凡:從縣醫院急診開始加點
- 火雞味嘎嘣脆
- 2202字
- 2025-07-17 08:45:22
宋偉明那句“腹腔鏡下補片修補(TAPP)”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張偉心中激起層層波瀾。
腹股溝斜疝,尤其是TAPP手術,其難度遠非闌尾切除可比。
它需要精細分離腹股溝區薄弱的腹膜,精準放置和固定補片,對解剖層次的把握、空間感知的精度、雙手協調的要求都上了一個臺階。而他,還戴著一只半廢的“鐵臂”。
壓力如山,但退縮不是選項。
省醫科大附一院龐大的圖書館再次成了張偉的堡壘。
他不再局限于病理生理和考研英語,而是將目標鎖定在《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圖譜》、《腹股溝區應用解剖學》以及最新的TAPP手術操作指南上。
書頁翻動,筆尖沙沙作響,他沉浸在那復雜如迷宮的腹股溝三角(Hesselbach三角)解剖結構中。
【神經功能恢復訓練:入門(248/5000)】(靜息狀態!)
他閉上眼,空間感知全力運轉。
恥骨結節、腹壁下血管、腹直肌外緣、聯合腱、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這些關鍵結構在思維空間里被精確地構建、定位,形成一張立體的、動態的解剖地圖。他甚至模擬著腹腔鏡視角下,器械如何避開危險區域,如何輕柔分離腹膜前間隙。
【空間感知:大師(30/30000)->(32/30000)】!(復雜空間建模強化!)
白天,急診的工作間隙,他不再滿足于被動處理醫囑。
遇到腹股溝疝復診或術前檢查的病人,他總會爭取多問幾句病史,更仔細地進行查體。右手隔著無菌手套,仔細觸摸腹股溝管的走向、內環口的大小、疝囊的質地。
每一次觸診,都是一次將書本上的解剖結構與真實觸感結合的機會。
【普外基礎操作:腹股溝疝查體:入門(0/500)->(50/500)】!(實踐積累!)
技能訓練中心的地下室,成了他夜晚的第二戰場。
這里不僅有腹腔鏡模擬箱,還有專門用于疝修補訓練的仿真模型——帶有模擬腹膜、血管、神經和精索結構的腹股溝區模塊。冰冷,但比豬心更接近真實。
張偉站在模擬臺前,戴上支具。沒有啟動“錨點1.0”,他要先適應在無輔助狀態下,僅靠空間感知和右手主導進行操作。
腹腔鏡視野打開。他右手持分離鉗,嘗試分離那層薄如蟬翼的仿真腹膜。動作小心翼翼,力求層次清晰。
但左手作為輔助,只能僵硬地用鑷子柄部或手掌外側幫忙推擋暴露,動作笨拙而受限。
好幾次,因為左手配合不到位,導致分離角度不佳,差點“撕破”腹膜。
【普外基礎操作: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TAPP):入門(0/5000)->(20/5000)】!(模型操作!)
【空間感知:大師(32/30000)->(33/30000)】!(應用驅動!)
挫敗感襲來。他停下操作,閉上眼,在腦海中回放剛才的失誤。是左手暴露的角度不對?還是空間感知構建的器械軌跡有偏差?他反復推演,調整著思維地圖中器械的角度和力量的分配。
深夜,宿舍。支具暫時取下,腫脹的左臂暴露在空氣中。
張偉貼上肌電貼片,運行“錨點1.0”。這一次,他的目標不是豬心,而是腹股溝區的空間解剖模型!
閉上眼。腹股溝三角的立體地圖在腦海清晰呈現。意念驅動“左手”分離鉗,模擬著在腹膜前間隙進行精細分離的動作。想象著鉗尖輕觸組織的阻力,想象著避開腹壁下血管的驚險……
嘀嘀…嘀嘀!
平板發出比以往更連貫、更有節奏的蜂鳴!
屏幕上代表“分離鉗”位置的光點,在模糊的腹股溝解剖輪廓圖上,艱難卻目標明確地移動著軌跡!左臂貼片傳來的震動反饋,也仿佛帶著一種“推開組織”的微弱觸感!
【思維縫合訓練(關聯):入門(145/10000)->(160/10000)】!(空間感知與操作意念耦合!)
【神經信號塔(初級)穩定性微弱提升!信號解析度提升!】(針對性訓練!)
他沉浸在這種奇特的“意念操作”訓練中,一遍遍模擬著分離、放置補片、固定的全過程。
雖然只是思維模擬,但每一次意念驅動的成功“操作”,都伴隨著熟練度的微弱提升和對空間地圖的更深理解。
這天查房,孫教授帶著團隊巡視到張偉負責的一個術后病人。病人恢復良好。孫教授翻看著病歷,目光掃過張偉略顯疲憊但眼神專注的臉,以及那只藏在袖下的支具輪廓。
“小張,宋主任讓你下周做TAPP?”孫教授看似隨意地問了一句。
“是,孫教授。”張偉點頭。
“腹股溝區解剖復雜,腹膜薄,血管神經豐富。
TAPP對層次和空間感要求很高。”孫教授語氣平和,但話里的分量很重,“特別是補片的放置和固定,力學分布要合理,否則容易復發。”
“我明白。這幾天一直在看解剖和手術錄像,也在模型上練習。”張偉回答。
孫教授點點頭,沒再多說。
查房隊伍離開時,他像是想起什么,回頭對張偉道:“對了,下個月初,院里有個關于腹腔鏡技術規范化培訓的短期課程,主講是普外科的陳主任,他在疝修補方面是權威。
課程有理論有模擬操作,名額不多。我跟陳主任打個招呼,你把手頭工作安排一下,去聽聽。對你下周的手術,還有長遠發展,應該有幫助。”
規范化培訓課程!還是陳主任主講!這簡直是及時雨!張偉心中涌起一陣感激:“謝謝孫教授!我一定去!”
孫教授擺擺手,轉身離開。
張偉看著孫教授的背影,又低頭看看自己的左手。
規范化培訓……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系統的理論學習加上有指導的模擬操作,遠比他自己在模型上瞎琢磨強百倍!
孫教授看似不經意的安排,實則用心良苦。
這不僅是為了下周那臺充滿挑戰的TAPP手術,更是為他這個“縣醫院來的本科生”鋪就一條融入省院學術體系、提升規范化操作水平的路徑。
他下意識地隔著白大褂按了按左臂的支具,磨礪還在繼續。
腹股溝三角的解剖細節在腦中盤旋,空間感知的地圖需要更精細,意念操作的訓練不能停,而孫教授提供的這條“規范化”階梯,更是一道必須抓住的光。
書頁、模型、意念中的空間地圖、即將到來的規范化課程……所有的一切,都在為征服腹股溝區那片復雜的“戰場”做準備。
這把被宋閻王強行淬火、被豬心和意念磨礪的“鈍刀”,正艱難而執著地,向著更精深的領域挺進。
求收藏,求推薦票!!!
拜托啦,各位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