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鈴木敏夫被委以重任
- 說好東京打工,你成幕后教父?
- 其明其光
- 3655字
- 2025-08-21 20:45:26
第二天,藤原星海便在手冢Pro內部,成立了一個新的S級項目組,《灌籃高手》漫畫創作組。
擁有獨立預算和最高優先級。
負責人,正是井上雄彥。
除了吉卜力壓根沒時間理會別的事以外,手冢Pro的元老級畫師和編輯都感到十分困惑。
S級項目,交給一個新人?
在所有人選擇觀望的時候,丸山正雄,這位當初被藤原星海留下來的老將直接敲響了他辦公室的門。
“藤原先生。”丸山正雄的神情很嚴肅。
“丸山先生,請坐。”藤原星海示意他坐下,并親自為他倒了一杯茶。
“我就不坐了。”丸山正雄沒有動,他看著藤原星海的眼睛,開門見山。
“藤原先生,我尊重您的決定。
但是,將一個S級原創企劃的核心主導權,完全交給一個毫無長篇連載經驗的新人。
這不符合規定,恕我直言,這也是對公司資源的一種不負責任。”
一個老成持重的管理者正在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我請求您重新考慮。至少應該指派一位像田中那樣的資深主筆來擔任這部作品的監督,以確保項目的穩定性。”
辦公室內一片寂靜。
藤原星海看著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沒有因為他的直言而感到不快。
這是新舊兩種理念的必然碰撞。
他站起身,走到丸山正雄面前,同樣鄭重地回答道:
“丸山先生,我理解你的顧慮。在過去,經驗和資歷創造了手冢Pro的輝煌,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你忘了嗎,我們當初制定的手冢Pro的新規則。”
“那是專門為天才服務的規矩。”
他直視著丸山正雄的眼睛,說道:
“井上君,就是這個時代的天才。
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用過去的經驗去束縛他,去監督他,而是反過來。
用手冢Pro最頂級的資源,去不計代價地服務他,去填平他通往成功之路上的一切溝壑!”
“您還有手冢Pro所有的資深前輩們,不能想著當督工。”藤原星海的語氣漸漸緩和下來。
“你們可以是他的老師,也可以當他的幕僚,但唯獨不能替他做決定。
我的命令只有一個,在創作上,滿足井上雄彥的一切需求。”
丸山正雄愣住了。
他原本準備好了一肚子關于風險、成本和市場規律的道理,準備和這位年輕的社長好好辯論一番。
但他沒想到,對方直接坦然承認這就是要將資源傾斜,而井上雄彥就是他選的天才。
從前輩變成引導天才的老師。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貶低,但不知為何,從藤原星海口中說出卻有種讓人熱血沸騰的使命感。
“我明白了。”丸山正雄沉默了許久,終于深深地鞠了一躬,“我會將您的意志,傳達給每一個人。”
當丸山正雄走出辦公室時,所有在外面假裝工作實則偷聽的員工們,瞬間作鳥獸散。
繼吉卜力后,手冢Pro第二個S級項目正式成立。
……
解決了這邊的問題,藤原星海立刻將重心轉移到了星耀這邊。
當天下午,繁星事務所的會議室里。
鈴木敏夫,吉卜力黃金三角之一,星耀事業部總負責人。
他將一份厚厚的報告放在了藤原星海面前,似乎有些疲憊,但眼神卻很銳利。
“藤原先生,”他推了推眼鏡,“關于您給我的那兩張球鞋設計稿,我已經做完了初步的可行性分析。”
他翻開報告第一頁,上面是幾塊不同材質的皮料和橡膠樣本。
“為了這個項目,我這周見了國內七家頂級代工廠的負責人,拿到了所有能找到的材質樣本。
結論是,沒有一家工廠的現有生產線能獨立完成圖紙上要求的復雜工藝和多層染色。
尤其是櫻木那雙紅黑配色的,如果強行生產,次品率會高到無法接受。”
接著,他翻到下一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圖表和數據。
“同時,我委托了市場調研公司,分析了過去三年日本市場上所有動漫IP聯名款的銷售數據。
數據明確顯示,借助成熟的國際運動品牌渠道,是IP價值變現最快,風險最低的方式。
其中,耐克的轉化率最高。”
他將報告推到藤原星海面前。
“所以,基于生產端的技術限制和銷售端的市場規律,我得出的結論是:
與耐克進行聯名合作,是我們目前唯一可行且商業收益最高的選擇。
這是數據和市場規律給出的最優解。”
藤原星海安靜地聽完,鈴木確實很厲害,這么短的時間能搞定市場調研和初步生產規劃。
他將那份詳盡的報告合上,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鈴木總監,你覺得五年后星耀會是什么樣子?”
鈴木敏夫愣了一下,但還是謹慎地回答:
“五年后,星耀品牌應該會成為日本本土最頂級的潮流品牌,可以和BEAMS、UnitedArrows分庭抗禮。”
“只是日本本土嗎?”藤原星海反問。
鈴木敏夫一時語塞。
“我們再換個問題。”藤原星海起身給自己倒了杯水,看著他,“你覺得,耐克為什么愿意和我們聯名?”
“因為……Seikai先生的影響力,以及《灌籃高手》這個IP的潛力。”
“說穿了,他們看中的,是我們為他們產品引流的能力,對嗎?”
“……可以這么理解。”
“那么,”藤原星海走回桌邊,指著鈴木那份完美的報告,“一個只能為別人引流的品牌,能成為世界級的品牌嗎?”
鈴木敏夫的額頭,開始滲出細汗,他終于明白了藤原星海想說什么。
“藤原君……”他的語氣變得艱澀,“您的野心我理解。但是,商業有商業的規則。
我們沒有自己的工廠,沒有全球渠道,更沒有能和耐克相提并論的品牌價值。我們手里沒有可以打的牌。”
“誰說我們沒有牌?”藤原星海笑了笑,“耐克就是我們的牌,我們不去聯名,我們去收編他們。”
“收編?!”這一次,鈴木敏夫被震驚到感到荒謬。
他扶了扶眼鏡,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藤原君,恕我直言,收編這個詞,不適用于我們和耐克之間的關系。
他們擁有我們無法企及的全球供應鏈,數十項核心專利技術壁壘,以及超過千億美元的品牌價值。
我們沒有任何籌碼能讓他們放棄品牌主導權,淪為我們的代工廠。
這……這在商業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鈴木說的確實沒錯,以常規眼光來看,別說是星耀,即使搭上整個繁星,想收編耐克也是不可能的事。
“你說的都對。”藤原星海點了點頭,“在正常的商業規則里,我們確實沒有籌碼。”
“但是,在一個行業中,當規則的制定者自己都陷入了困境時,我們就可以趁機成立新的規則。”
他將耐克上一季度的國際財報,推到了鈴木敏夫面前。
那是由坂本搞來的,當時他就隨口一問,都準備用系統的情報定制了,沒想到坂本這家伙還真能搞來。
“這是耐克上一季度的財報。你看看亞洲市場的表現。”
鈴木敏夫疑惑地翻開報告。
財報里,耐克在全球市場高歌猛進,唯獨在亞洲市場的增長遠低于預期。
報告將其歸結為文化壁壘,核心是缺乏能引起本土青少年共鳴的偶像。
“喬丹就要退役了。”藤原星海的聲音很輕,卻讓鈴木敏夫的神經瞬間緊繃起來。
“AirJordan的傳奇即將落幕。耐克迫切地需要一個新神來填補這個真空,尤其是在亞洲。”
他頓了頓,指著桌上那兩張畫稿。
“鈴木總監,你現在覺得,是我們更需要耐克還是耐克更需要我們?”
鈴木敏夫感覺自己的大腦像是被重構了一遍,他的呼吸變得有些急促。
他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耐克缺的不是產品,而是能讓亞洲青少年產生文化認同的形象。
這個形象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動漫角色,只要他夠出名,青少年認同度夠高。
而眼前這兩個漫畫角色,簡直就是為了填補這個空缺而生的。
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拿著一個好IP去求人合作。
現在他才明白,藤原星海從一開始就捏著對方的解藥。
“我明白了……”鈴木敏夫的聲音有些干澀。
“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在談判中爭取更有利的聯名分成條款,甚至……要求一部分亞洲市場的銷售主導權。”
他提出的,已經是一個非常大膽且突破常規的方案了。
“聯名?”藤原星海笑著搖了搖頭,“鈴木總監,你的思路還是停留在如何把蛋糕分得更多上。”
他沒有再多做解釋,而是從抽屜里拿出了幾張設計草圖,隨意地扔在了桌上。
“看看這些。”
鈴木敏夫疑惑地拿起草圖。
他看到了一雙鞋。
它有AirJordan的經典輪廓,但鞋底更平,鞋面線條更簡潔,更像一雙日常穿著的帆布鞋。
他又拿起另一張。
那是一雙外形酷似工裝靴的鞋,卻能從設計圖的剖面,清晰地看到內部使用了跑鞋的緩震技術。
他一張一張地翻看著,本能地在腦中分析這些設計的市場定位和消費人群。
然后,他看到其中一張草圖旁邊,用鉛筆寫著的一行小字注釋:“讓籃球鞋,走出籃球場。”
鈴木敏夫的呼吸停頓了一瞬。
他的目光,緩緩地從這些設計圖上移開,重新落回了桌上那張漫畫草稿上。
接著,他的視線又移向了那份耐克的財報。
設計圖、IP、市場困境……
這三樣東西,在腦中以他從未想象過的方式連接了起來。
鈴木敏夫猛地一驚,像看怪物一樣看著對面那個坦然自若的男人。
他想明白了。
《灌籃高手》只是一個切入口。
是一個用來引導市場,塑造消費者心智的載體。
當全日本的青少年都為櫻木和流川楓而瘋狂時,他們賣的,就不再僅僅是籃球鞋了。
他們可以順理成章地推出更多的聯名潮鞋、T恤、帽子……
他們要借助耐克的生產線和技術,共同開創一個由星耀主導的潮流品類。
“現在,”藤原星海看著他,問道“你覺得,我們和耐克,應該是什么關系?”
鈴木敏夫將手中的草圖小心翼翼地一張張疊好,碼整齊后放回了桌面。
低著頭,扶了扶眼鏡,似乎是在平復內心的洶涌。
許久,他才緩緩抬起頭。
這場談判,已經沒有懸念了。
“他們……”鈴木敏夫太久沒張口,喉嚨有些干澀,“他們會成為我們最忠實的生產伙伴。”
“明天,”藤原星海說道,“你就拿著這份財報和這幾張草圖,去見耐克日本分公司的社長。”
“告訴他,我們繁星,可以幫他解決現在最大的煩惱,還能告訴他下一個十年,鞋該怎么賣。”
“但作為交換,”藤原星海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他必須接受一個條件。”
“我們出IP,他們出技術和工廠。但產品必須完完全全歸屬于星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