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木靈刺
- 穩健修仙從推衍萬法開始
- 山水易相逢
- 2226字
- 2025-06-30 21:19:50
“陳清,說出來你也許覺得可笑,我有些懷念那刀尖舔血的日子了。”劉老頭神色肅穆,連對陳清的稱呼都改了。
于此,陳清也意識到,劉老頭似乎不是在說笑,問道:
“為什么?以往你孑然一身固然不怕,如今卻是有了牽絆,你總不能把四海扔下吧。”陳清卻是知道,劉老頭是極為疼愛自己的孩子的。
劉老頭嘆聲道:“我斷臂后怕,是怕就這么白白死了,苦活一遭,日日苦修,什么也沒留下,連生活也沒好好過過。”
“如今,我有了四海,又閑散了這么久,也膩了,就時常想,若我的修為再高一些,若我是筑基前輩,那風景會不會不一樣。”
“至少可以娶幾個煉氣女修,不是嗎?當然,我不是好色之徒,只是打個比方、打個比方。”
“我為數不多的學識,四海也都會了,如此,就不算白來這世上一趟,至少我死了,還有四海記得我這個父親。”
陳清問道:“所以……你讓我替你照顧四海,你再出去搏一搏?”
這世間機緣奇遇無數,這是眾人皆知的,但其中兇險卻更深入人心。
“是啊,萬一呢?”劉老頭道。
“萬一這個概率,還是說高了,況且你失了一臂,有多少自保之力?”陳清道,他估摸著劉老頭的實力,也就比現在的自己強上幾分。
劉老頭沉默了,但卻并未動搖他的決心,半晌,他緩緩說道:“我也知道,大抵是十死無生,唉……我就是不甘心,人總有一死的。”
見他如此,陳清也不再勸了,劉老頭也沒什么遺憾,要說有什么,便是修為,這是此世間修士皆有的遺憾。
說到底,陳清心里還是認同劉老頭的做法的,若是自己將到山窮水盡時,恐怕也會如此孤注一擲。
甚至還有一個奇景,在外行險的,大多是意氣風發的青年與壯心不已的老修士。
門外腳步聲走近,還沒見著人,便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正是劉四海:“爹,我回來了。”推開門,見到劉老頭與陳清,又道,“陳大哥也在啊。”
打了招呼,劉四海又對陳清說道:“陳大哥你勸勸我爹吧,這老頭兒老想往外跑,整天做筑基的美夢。”
“混賬,怎么說你爹的!”劉老頭佯裝大怒,罵道。
“唉,不止是劉老頭,我也做著筑基的夢,況且我適才已經被劉老頭說服了,這可怎么勸。”陳清有些窘迫,暗道。
陳清沒法子,只好敷衍地應了下來。
劉四海顯然沒注意到劉老頭的決心,交代了幾句靈植的狀況,便去找他娘親了。
“你什么時候走?”陳清問道。
“三日之后。”劉老頭答道。
“這么急著走?”
“不錯。”
“那為何是三日?”
“高手不都這么說嗎?”
……
陳清住所,又運功修行了一夜,仍舊沒有半分破境的苗頭,嘆了一口氣,想到那靈器與陣盤,他喃喃道:“還是收下了,不過應該沒什么麻煩才對。”
回來之前,他又花了一日,采了許多靈萃藤。既然修為停滯不前,那便先修煉木靈刺。
陳清摘下一根木刺,開始按著方法祭煉。
……
次日,看著身邊百枚煉廢了的木刺,陳清嘆道:“這怎么比制符還難,看來煉器這條路我以后是不必考慮了。”
祭煉木靈刺,需要十分細心,從底部缺口處,穿針引線一般,控制微弱的靈力連綿不斷進入木刺那微不可察的脈絡當中,隨后輕柔地引導改造。
這期間不能有絲毫差池,否則便會破壞脈絡,施加靈力時脈絡失衡,當即炸裂開來。
每根刺的脈絡自然是有差的,這點便要看臨場發揮,也就是煉器功底了。
正巧,煉器功底,陳清一絲也沒有。
在勾連木刺,完成一個周天之后,便要加固靈力所流過的脈絡,否則無法承受強大的靈力。
比之制符還要精細的控制靈力,帶著研磨成粉的材料一層一層均勻鋪設、凝練,陳清的失敗,大多在于此。
自然,這對于的是天書改進后的制符之法,否則制符當是比祭煉木靈刺要難的,哪怕是最簡單的符箓。
徹夜努力,陳清煉好了整整一根木靈刺。
看著約半指長,前細后粗,通體漆黑的木靈刺,陳清高興,卻又感覺有些心酸。
好在他熟練之后,狀況好了許多——第二日煉成了三根。
但惱人的是,靈萃藤的刺已經用盡了。
這刺也是有講究的,需要靈萃藤將熟不熟,熟透了,刺里的脈絡堅固,沒法引導改造。
不熟,難度是降了許多,但刺不堅固,祭煉出來威力大減,又有何用?
收了心,陳清將失了“武器”的靈萃藤收起來,又去了劉老頭居所一趟,待回來時再把它研磨成粉,煉制解毒丹。
今天是他離開的日子,正巧送一送他,也將靈器和陣盤拿到手了。
劉老頭那把橫刀,實則也是制式靈器,還是下品,俗稱爛大街的貨色。但劉老頭還是給刀起了個名字,叫作“橫絕”。
雖然是制式,但也是煉氣后期或者是有背景的修士才用得起的,低階煉氣散修根本不用圖謀,即便是攢個十年買了下來,也是被奪的命。
陣法,即通變換規律,便可借天、地、人之偉力,分類繁雜、用途廣泛、威力十足,是修仙四藝中最難精通的。
好在仍有取巧之法,能讓低階修士不學多少陣法之道,也可啟用陣法。
其中關鍵,就在于劉老頭手中的陣盤。
陣法宗匠鋪設好陣法,留了陣眼在陣盤之中,便可操縱陣法應敵。
可以說,劉老頭將陣盤給了陳清,便是將數千靈石鋪設好的陣法給了他。
當然,以前身與劉老頭的關系,必是不會辜負這份信任的。
但為何不將陣盤給劉四海,而是交予了陳清,他暫時還想不明白。
“或許多少有些提攜之意,而且將陣法交給我,若劉四海遇到危險,我也不好袖手旁觀。”陳清暗道。
陣法鋪設完,除非是陣道造詣極高的大師,否則是絕難將其“挖”出的,而這陣法可以保證陳清的安全,卻也將他“困”在了這里。
若陳清的陣道造詣真到了那種地步,卻也不必擔心劉四海的安全了。
如此貴重之物,必會引人覬覦,好在劉老頭也知道這理,二十畝靈田埋了陣法的事,除了陳清與劉老頭,便只有劉四海知道。
而此陣名為“青山藏蹤陣”,是一道迷陣,若陣法不發,除非筑基期的高人用神識細細探究,否則無人可察。
即便是用了,若修為不夠,在外也很難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