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展品(二合一4k大章)
- 重生1980:我的倒爺人生
- 黃油貓悖論
- 4194字
- 2025-07-21 14:30:00
“秀蘭姐!”
吳小芳拿著一條剛縫好的PU表帶走過來,小聲問,“您看這條扣眼這里,針腳是不是有點歪?”
李秀蘭被打斷思路,但立刻接過表帶,手指在蝴蝶扣附近細細摩挲、按壓,又翻到背面檢查線跡。
“嗯,是有點,受力點這里尤其要密實,不然容易開線。拆了重縫,注意走針要直,壓腳壓力調大一點。”
吳小芳連忙點頭回去返工。
這個小插曲讓她更堅定了想法:質量是底線!展銷會樣品,必須是精中選精,容不得半點瑕疵。
她站起身,走到成品堆放區。
這里用木板隔開幾個區域,分別碼放著不同類別的產品。她蹲下身,開始親手挑選。
在電子表帶區,她拿起幾條,反復按壓卡扣,測試開合的順滑度和鎖扣的力度;拉扯帶身,感受韌性和回彈;仔細檢查PU革表面的涂層是否均勻、有無劃痕,尼龍帶的織紋是否緊密、邊沿鎖邊是否牢固。
最終,她挑出了五十條——二十五條PU,二十五條尼龍,全是新改進的蝴蝶扣款,顏色搭配協調,品相完美無瑕。
她拿出一個小紙箱,小心翼翼地一條條平鋪碼放進去。
在頭飾發卡區,這里色彩繽紛,琳瑯滿目。她挑選的標準是:設計新穎、色彩奪目、做工扎實。最終,一百個形態各異但都堪稱“精品”的發卡、頭花被選出,用干凈的軟布分別包好,放進另一個紙箱。
她特別叮囑旁邊的張紅:“張紅,這批挑出來的,單獨放,千萬別和普通貨混了。”
布藝玩偶區,玩偶堆在角落的竹筐里。三十個憨態可掬、針腳細密、填充飽滿的玩偶被調了出來。
她撫摸著玩偶柔軟的身體,心想:這個最能體現手工的溫度和用心。
時尚小挎包是重頭戲,也是陳默特意強調要展示的新嘗試。
目前只有十只樣品,放在一個單獨的舊木箱里。這十只全部入選!
挑選完展品,她回到工具角的方凳上,在筆記本上展品清單一欄,鄭重寫下:
1.電子表帶(蝴蝶扣款):PU革25條,尼龍25條
2.頭飾發卡:有機玻璃珠款30個,亮片款30個,布藝款40個
3.布藝玩偶:熊貓10個,兔子10個,小狗10個
4.時尚小挎包:滌綸帆布拼接款10只
寫完清單,她并沒有松口氣。
她立刻起身,走到正在維修一個舊臺鉗的陳默身邊。
王衛國和趙鐵柱也圍在旁邊商量展位布置的事。
“默哥!你看這樣行不?”趙鐵柱用炭筆在一塊三合板上歪歪扭扭地畫了個大大的五角星,旁邊寫上“啟明”兩個大字,“夠醒目吧?”
陳默揉了揉眉心:“鐵柱,醒目是醒目,但…太土了。我們要的是新穎、時尚!秀蘭,你那個商標設計好了嗎?”
李秀蘭從包里拿出一張白紙,紙上是用鉛筆精心繪制的圖案:一個簡潔的抽象化的啟明星圖案,線條流暢,旁邊是同樣簡潔有力的“啟明”二字,用的是略帶設計感的字體。
“好!這個好!”陳默眼睛一亮,“就用這個!這個商標就印在我們的包裝盒上。”
“包裝盒?”王衛國撓頭,“咱以前不都是用紙包或者塑料袋嗎?”
“這次不行!展銷會,代表的是我們啟明的臉面!必須升級!去找紙盒廠,定做硬紙盒!大小按玩偶和挎包的尺寸來!盒面就印我們‘啟明’的商標,還有…”
他頓了頓,想起后世那些印著“Made in China”的產品,補充道,“加上‘中國制造’四個字!要紅字,醒目!”
李秀蘭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但馬上又想起另一件事:“還有宣傳單!我想先手繪個樣子,然后找人刻蠟版油印。內容要簡單,突出產品特點和我們商標。”
“行!你設計,內容把關好!”陳默點頭。
得到陳默的首肯,李秀蘭立刻回到自己的角落。
她拿出幾張裁剪整齊的白紙,削尖了鉛筆。
作坊里嘈雜的聲音仿佛都遠去了,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先在最上面,用尺子打好線,工工整整地寫下“啟明牌”三個稍大的字。
然后,在下方居中位置,用鉛筆精心勾勒出啟明星圖案。
畫好后,她端詳了一下,又在圖案下方寫上稍小些的“手工藝品”字樣。
接著,是產品展示區。她沒有繪畫功底,只能盡力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幾樣核心產品的輪廓:一條表帶、一個發卡、一個玩偶、一只挎包。
雖然畫得有些稚拙,但特征抓得很準。在每個圖形旁邊,她用極小的字標注:
表帶:款式新,質量牢!
發卡:色彩靚,做工細!
玩偶:填充實,趣味足!
挎包:時尚輕便,堅固耐用!
最后,在紙張最下方,是兩行醒目的字:
歡迎洽談批發合作!
地址:臨江縣東大街勞動服務隊啟明小組電話:XXXX(轉)
她反復修改了幾次布局和字句,力求簡潔明了,重點突出。
當設計稿最終定稿時,她長舒一口氣,小心地吹掉橡皮擦屑,將這張凝聚著她心血的草稿紙仔細夾進筆記本。
......
臨江縣紙盒廠門市部。
靠墻堆放著各種規格的成品紙箱,高的矮的,印著“臨江糕點廠”、“紅星肥皂”等字樣。
一個穿著沾滿漿糊點子的藍色工裝的老師傅,正戴著老花鏡,慢條斯理地糊著一個小紙盒。
王衛國和趙鐵柱推門進來。
王衛國手里緊緊攥著李秀蘭畫好的紙盒尺寸草圖——那是李秀蘭用尺子仔細量過玩偶和挎包樣品后,在舊報紙邊緣畫的,標注著長寬高的具體數字,還簡單畫了盒子的展開圖。
“師傅,麻煩您!”王衛國上前一步,把那張草圖遞過去,“我們想定做點小硬紙盒,裝小玩偶和手拎包的,尺寸都寫這上了。您看看,能做不?急用!”
老師傅慢悠悠地摘下老花鏡,拿起草圖,湊到眼前看了半天,又用手比劃了一下:“哦,裝小玩意兒的盒子啊。白板紙的?要多少?”
“先…先要一百個!”王衛國報了個數,這是陳默和李秀蘭估算的展銷會樣品包裝和少量備用的量。他補充道:“盒面…盒面最好能印上點東西!印個商標!”
“印字?”老師傅指了指旁邊墻上貼著的價目表,“印字可麻煩,要單獨刻版上機,加錢!而且你們這量太少了,開機費都不劃算!”
趙鐵柱一聽就急了,湊上前,臉上堆起笑容,熟練地從口袋里摸出半包皺巴巴的“大前門”,抽出一根遞過去:
“老師傅,幫幫忙!我們是‘啟明小組’的,要去省里參加展銷會!這可是給咱縣里爭光的大事!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印得簡單點也行!就印個圖案和幾個字!”他一邊說,一邊把煙硬塞到老師傅手里。
老師傅拿著煙,看了看趙鐵柱,又看了看王衛國,猶豫了一下:“展銷會?啟明小組?沒聽說過啊…”
“就是王國棟主任支持的那個!”趙鐵柱趕緊搬出街道辦主任的名頭,“王主任親自給我們跑的火車票呢!”
提到王國棟,老師傅臉色緩和了些。
他重新戴上老花鏡,仔細看了看草圖上的尺寸和要求:“行吧…看在王主任和你們急用的份上。白板紙盒子,按尺寸,一百個,盒子本身…算你們一分二一個。”
他用鉛筆在草稿紙上算著,“印字…你們要印啥?簡單點!”
王衛國連忙拿出那張畫著啟明星圖案和“啟明牌”、“中國制造”字樣的白紙:“就印這個!紅字的!”
老師傅接過草稿,眉頭又皺了起來:“這圖案…還得刻個橡皮章?再加字模…太麻煩了!費工費時!而且你這字,‘中國制造’?口氣不小啊!”
他搖搖頭,“加印的話,盒子成本得翻倍!至少兩分五一個!還得等三天!你們這點量,機器開一次都不夠折騰的!”
趙鐵柱眼珠一轉道:“老師傅,價錢不是問題,我們加急,明天…最遲后天就要!您看?”他又悄悄塞過去一根煙。”
老師傅被趙鐵柱纏得沒辦法,看著那半包“大前門”,嘆了口氣:“唉,碰上你們算我倒霉!兩塊五,一百個!明天下午來拿!不能再早了!再早神仙也變不出來!”
他拿起鉛筆,在草稿紙上寫下“定金五毛,取貨付余款兩塊”。
王衛國和趙鐵柱對視一眼,都松了口氣,連忙付了錢。
兩人拿著蓋了“臨江縣紙盒廠”紅章的訂貨單,離開了門市部。
傍晚。
城西刻字社。
墻上掛滿了各種尺寸的木質和橡皮印章坯子。
一個瘦小的老頭正伏在一張滿是劃痕的木頭臺子上,就著一盞昏黃的白熾燈,用一把細長的刻刀,全神貫注地在一塊方形橡皮上雕刻著什么,細碎的橡皮屑沾滿了他的手指和袖口。
趙鐵柱熟門熟路地推門進來:“孫師傅!忙著呢?幫個急活兒!”
孫老頭頭也沒抬,慢悠悠地說:“急活兒?加錢。”
“加!肯定加!”趙鐵柱把李秀蘭那張宣傳單設計稿展開,鋪在孫老頭面前的臺子上,“您給刻個蠟版!照著這個刻!要快!明天一早就要!”
孫老頭這才放下刻刀,拿起設計稿,瞇著眼看。
“這圖案…有點意思。字是你寫的?”他指了指“啟明牌”那幾個字。
“不是,我們組里秀蘭寫的,她字好!”趙鐵柱回答。
孫老頭搖搖頭:“字是好,但刻蠟版不行。蠟版要用專門的鐵筆在鋼板上刻蠟紙,筆劃要直,不能太細太花哨,不然油印出來就糊成一團墨疙瘩了。你這手繪的圖案,也只能刻個大概輪廓。”
他指了指旁邊墻上掛著的幾張油印傳單樣品,上面的字都是方方正正的印刷體,圖案也很簡單。
趙鐵柱傻眼了:“啊?那…那咋辦?”
“我幫你重新寫版。”孫老頭慢條斯理地拿出一張專用的蠟紙,這是一種表面涂蠟、下面襯著棉紙的薄紙。
鋪在一塊特制的、布滿細密橫紋的鋼板上。
他又拿出一支裝著尖細鐵筆頭的木柄鐵筆。“你說內容,我按格式寫刻。標題字要大,正文要整齊。”
趙鐵柱趕緊指著設計稿:“最上面寫‘啟明牌’,要大!下面畫個星星圖案,就按這個大概樣子,簡單點!再下面是‘手工藝品’…然后畫幾個小圖,代表表帶、發卡、玩偶、包…旁邊寫‘款式新穎,質量可靠’!最下面寫‘歡迎洽談批發合作’和地址電話!”
孫老頭點點頭,不再說話。
他左手穩穩壓住蠟紙,右手握著鐵筆,手腕懸空,穩穩發力。
鐵筆尖劃過蠟紙表面的蠟層,在下面的棉紙上留下鏤空的痕跡。
他刻字的速度不快,但極其穩定,每個字的筆劃都橫平豎直,大小均勻,透著一種老匠人的沉穩。
刻圖案時,他用鐵筆小心地勾勒出星星的大致輪廓和幾個代表產品的簡單符號。
趙鐵柱在旁邊看著,生怕打擾。
不知過了多久,孫老頭終于刻完了最后一筆。
他小心地揭起蠟紙,對著燈光檢查了一下,確認沒有刻破的地方。“好了。油印自己會弄嗎?”他問。
趙鐵柱連忙搖頭:“不會!您得教教我,或者…您幫忙印?”
“加錢。”孫老頭言簡意賅。
“加!”趙鐵柱咬牙。
孫老頭站起身,走到屋子角落一臺蒙著灰塵的手推式油印機旁。
他掀開蓋子,拿出一個木框,把刻好的蠟紙小心地繃緊在木框上。
然后從一個鐵罐里挖出一坨粘稠的黑色油墨,均勻地涂在油印機的紗網上。
“看著。”孫老頭把繃著蠟紙的木框蓋在紗網上,卡好。
然后拿過一沓單面印刷紙,鋪在油印機的底板上。
他握住手柄,用力而均勻地一推一拉!
沾滿油墨的紗網滾過蠟紙,油墨透過蠟紙上鏤空的字跡和圖案,清晰地印在了下面的紙張上!
一張印著清晰黑色字跡和簡單圖案的“啟明牌”宣傳單頁誕生了!
“就這樣,推的時候用力要勻,不能停。”孫老頭示范了兩張,就把手柄交給趙鐵柱,“你來試試。印壞了紙算你的。”
趙鐵柱學著孫老頭的樣子,握住手柄,用力一推!
第一張,油墨太重,有些字糊了。
第二張,力道不均,半邊清晰半邊模糊。
他耐著性子,慢慢找到感覺,力道越來越均勻。
最終印出一張清晰度尚可的單頁,心滿意足的給孫老頭付了錢。
孫老頭也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