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所有堅持終不負
- 此生偏愛你
- 作家6Z8r77
- 3788字
- 2025-07-09 09:22:35
“再往左一點,對,再一點!”
沈倩站在門口,看著志愿者正在掛最后一塊燈牌。
陽光灑在玻璃窗上,照出斑斕的倒影。門外豎著黑底白字的廣告板——“拾光書咖試營業候你歸來”。
周執從樓梯上下來,身上還帶著油漆味:“咖啡機調試完了,明天早上可以先試打兩杯。”
“招牌字的位置可以嗎?”
“可以,就是你還要再問第三遍嗎?”
“我緊張。”沈倩拍拍手掌,手心全是汗,“明天一早,如果沒人來怎么辦?”
“那我們自己進去坐第一排。”周執笑,“順便點兩杯拿鐵,再打包一份吐司。”
沈倩被他說笑了,低頭輕輕靠在他肩膀上。
“我知道你也緊張。”
“我也緊張,但我信你。”
他們在清石鎮已經生活了兩個月。
從最初的草圖,到現在書架歸位、咖啡臺亮燈、書單印好,一切仿佛剛剛才開始,但其實已經走過無數爭吵、推翻與重建。
他們把從前生活的松散結構,一點點打磨成了可以并肩承重的梁柱。
夜里十一點,最后一批幫忙的學生志愿者走出店門。
沈倩送完人,轉身看到周執還在調試收銀系統。
她倒了兩杯溫水,遞給他。
“今天辛苦你了。”
“你比我更累。”
“可我很開心。”
她坐到他旁邊,把手伸進他掌心。
“你知道我最開心的是什么嗎?”
“是這家書店?”
“不。”她笑,“是這個過程。是我們一起,從無到有地把一個夢做成現實。就算明天沒有一個人進來,我也覺得,我們已經贏了。”
周執握緊她的手,像是在用那一刻的沉默承諾什么。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完全亮,沈倩就起床開始準備。
她穿上那件淡藍色亞麻裙,系上圍裙,在廚房忙碌起來。
周執則穿了他們印有“Shiguang Café”標志的深灰T恤,坐在吧臺整理杯具和出單流程。
早上九點整,書店門口掛上“OPEN”標志。
十分鐘過去,無人光顧。
二十分鐘,還是空蕩蕩。
沈倩坐在窗邊,強裝鎮定,指尖卻在發涼。
“要不我們發點傳單?”
“今天是試營業,先看看自然流量。”周執聲音平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上午九點三十六分,門鈴終于響了一聲。
一個帶著書包的小男孩探頭進來。
“姐姐,我能坐在那邊看書嗎?”
沈倩一愣,馬上點頭:“當然可以。”
男孩脫下鞋子,悄悄坐到角落的榻榻米上,翻開一本圖畫書。
幾分鐘后,一對中年夫婦走了進來,帶著淡淡的笑意:“這是新開的書店嗎?我們是在韓嬸那里聽說的。”
“是的,今天試營業,歡迎進來看看。”沈倩迎上去。
十點整,屋里已經有七八位客人。
有人點了拿鐵,有人看書,有人帶著孩子寫作業。
陽光透過窗子,打在桌面上,咖啡香與書香交織在一起,一種從未有過的安定與滿足感慢慢升起。
沈倩站在柜臺后,看著這一切,眼角濕潤。
她想起那間最初堆滿灰塵和蟲咬紙板的舊屋。
她想起自己一個人畫圖紙,夜里翻賬本到凌晨。
她想起無數次爭執后,兩人還會默默收拾殘局。
那些不被看見的時刻,那些曾經讓她想要放棄的累、怕與懷疑,在這一刻都變得溫柔。
她輕聲說:“所有堅持……真的都不會白費。”
周執從后面走來,低聲應道:“因為你值得。”
書咖試營業的第一天最終以二十六位客人光臨作結,遠遠超出了沈倩的預期。
晚上打烊后,她和周執坐在角落的木椅上,一起數賬本時,忍不住感嘆:“今天這一切,真的像在做夢。”
“但我們已經醒著了。”周執伸手摸了摸她的頭頂,“接下來要做的,是讓夢變成日常。”
這句話,她默默記在了心底。
第二天一早,小鎮上的老讀者帶著自己珍藏的舊書來寄售。
第三天,有人提出能否開一個“夜讀會”,周執便立刻開始查閱時間安排與照明預算。
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兩人之間的相處,也更有了那種“不言自明”的默契。
有時候沈倩皺眉,周執就知道她對菜單不滿意;有時周執寫文案卡頓,沈倩就會默默地推來一杯黑咖啡。
他們像兩個正慢慢適應彼此節奏的齒輪,終于找到了最不費力的那一處契合。
第五天午后,陽光正暖,沈倩正在調制一杯招牌豆乳拿鐵。
門口風鈴響起,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聲音傳來——
“倩倩?”
沈倩手一頓,抬頭。
那是她大學時期的室友——林姿,一個她曾以為這輩子不會再見的人。
林姿站在門口,身穿米色風衣,臉上掛著淺淡的笑,身后還跟著一個背著相機的男生。
“你怎么在這?”沈倩一時沒反應過來。
“出差路過清石鎮,聽說有家書咖很火,就來看一眼。”林姿眼神落在她手中的咖啡杯,“沒想到……真的是你。”
周執聽到動靜,從后廚走出來,神色沉穩:“需要招待嗎?”
林姿看了看他,忽然挑眉:“你就是那個……當年送她雨傘的學弟吧?”
沈倩臉色微變。
那是她大學最隱秘的一段情愫,也是從不向外人提起的一段過往。
“是我。”周執神情平靜,聲音帶著微笑。
林姿瞇了瞇眼:“那你們……在一起了?”
“是。”沈倩的回答毫不猶豫。
林姿點點頭,沒有多說,只是四處打量:“這地方……挺有味道的。”
她坐下點了一杯拿鐵,開始和沈倩隨意寒暄。
周執默默后退,回到吧臺,繼續磨豆。
可沈倩心里卻升起一絲難以名狀的刺痛。
林姿曾經是她最親密的人之一,但她也知道,對方是那種笑容里藏刀鋒的人。
“你真的打算一直在小鎮待下去?”林姿忽然問。
沈倩抬頭看她:“至少現在,我不想離開。”
“你以前多不喜歡這種‘定居感’,你說你屬于流動的城市。”
“但城市并沒有為我留下什么。”她輕聲,“而這里……有。”
林姿沉默幾秒,笑了笑:“那祝你好運。”
臨走前,她留了一句話:“不過你真的確定,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萬一哪天他不在了,你還有勇氣繼續一個人守下去嗎?”
沈倩沒回答,只是目送她離開。
等到關門后,她才一個人站在柜臺前發呆。
周執走來,把一杯她最愛的奶茶輕輕放在她面前。
“謝謝。”她低頭。
“剛才那人,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
“沒什么。”
“我在吧臺聽得差不多了。”他笑,“只是沒想到你以前那么討厭小鎮生活。”
“曾經是。”
“那現在呢?”
沈倩轉過身,看著他:“現在,我在這里遇到了你,在這家店里遇到了曾經的自己。”
“所以——”
“所以,不管誰離開,我都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地方。”她頓了頓,“包括你。”
周執握住她的手:“我也不會。”
窗外燈火漸起,書店門口的燈牌在夜色中亮著光。
他們都明白,真正值得堅持的事,往往一開始都很難,但只要彼此不放手,就一定會抵達一個更好的答案。
開業的那天,天特別晴。
早晨七點,沈倩便站在門口檢查最后一遍陳設。她穿了件白色襯衫,簡單扎了馬尾,顯得格外干凈利落。
周執搬來當天的特價推薦立牌,上面寫著:“第一杯咖啡,我請你看日出。”
“你確定不改?”他揚了揚手上的馬克筆。
“我就喜歡這個溫柔又硬氣的開場白。”沈倩眨眼。
八點剛過,第一個客人走進來,是鎮上的李爺爺。
“開業大吉啊,小姑娘!”他把一籃剛摘的青橘放在柜臺,“自家樹上結的,拿來討個好彩頭。”
緊隨其后,是鄰里張阿姨,一邊推著手推車一邊笑著說:“我帶了點自制點心,給你們的‘下午茶小角’加點人情味。”
沈倩忙不迭地接過:“張阿姨,太客氣了!”
十點不到,書店已經坐滿了人。
有鎮上的老街坊,也有前幾天經過路口時看到宣傳單的年輕人。
有人在挑書,有人在低頭畫畫,還有人在靜靜地翻閱詩集,孩子們坐在親子區堆著積木。
沈倩從書架間穿過,看著每一個人,她的心一點點沉穩下來。
她走到吧臺,看著正在忙碌的周執。
“你累嗎?”
“不累。”他抬頭看她一眼,“我比任何時候都覺得,值得。”
沈倩輕聲說:“我也是。”
午后,鎮上的青年志愿者突然帶來一份“書咖開業祝福視頻”,其中還有許多不在清石的朋友,通過短片送來祝福。
鏡頭里,有遠在城市的攝影師曾楚,也有那位曾在江南遇見的女詩人,還有一個熟悉卻已久未聯系的聲音——是沈倩的母親。
“倩倩啊,媽媽一開始真的不理解你為什么放棄城市的生活,但現在看到你笑得這么真心,媽媽就明白了。堅持自己想過的日子,才最重要。”
沈倩看著屏幕,眼眶漸紅。
這一刻,她仿佛穿越回曾經那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自己。
是她親手,一筆一劃,把困頓變成熱愛,把彷徨寫成了堅持。
周執輕輕握住她的手:“這是你爭取來的。”
“是我們一起爭取的。”
“那今天開始,我們就正式上路。”
陽光穿過門簾灑在地板上,窗邊有孩子讀書的低語聲,空氣中彌漫著咖啡香和淡淡的青草味。
在這樣一個普通又不凡的日子里,他們終于站在了共同筑起的夢想里。
不是山盟海誓的儀式感,也不是眾人喝彩的轟動時刻。
只是你在,我也在,我們一起,撐起一座叫生活的屋檐。
夕陽落下的時候,沈倩將最后一杯咖啡端上桌。
那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他翻著厚厚的詞典,笑著對她說:“我年輕時,也想開一間這樣的書屋。”
沈倩蹲下身子,認真地對他說:“那現在它就在這里,為你開著。”
老人看著她,眼中露出某種閃爍的光。
那不是對她的夸獎,而是對一段人生選擇的認同。
“你啊,是有光的。”
她笑了,點頭:“我在這里,不是為了證明我能有多成功,而是……為了不辜負那段曾經讓我痛苦、讓我堅持到今天的自己。”
老人站起身,微微頷首,緩緩走出書店。
黃昏中,他的背影被夕陽拉得很長很長,就像一段走了很遠的夢,終于落地,終于有人繼續把它守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