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卷起許言的衣角,他站在山洞前,看著懷中“梅”字石碑下的數字“七二六三”,陷入沉思。
這串數字不是普通的標記,也不是隨意刻下的年份或序號。它太工整,排列方式也太講究對稱。而且,這地方是某位知情者留下的線索,不可能沒有意義。
他低頭看了看懷中的火折子,火已經熄了。山洞里太黑,看不清全貌。他轉身重新鉆進洞口,撥開藤蔓,借著微弱的光線繼續觀察壁畫。
畫中老者被鎖鏈束縛,身旁幾名黑衣人神情肅穆,像是在執行某種儀式。
他用手指輕輕拂去灰塵,發現那些黑衣人的腳邊,似乎還有幾個模糊的符號。
再仔細一看,其中一個符號,和石碑上的“梅”字極為相似。
這不是巧合。
許言心頭一震。
他立刻從包袱里翻出隨身攜帶的一張草圖——那是他之前整理過的江湖地圖,標注了梅念生曾經活動過的區域。
他將石碑放在地上,與地圖并排對照。
“梅”字出現在這里,說明這個山洞極可能是當年梅念生某位舊友留下的記號。而那串數字……會不會是坐標?
他拿出紙筆,開始記錄分析:
七二六三
如果這是坐標,那該如何解讀?
古代江湖中流傳的地圖編碼方式并不統一,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以方位為基準的“東南西北”,二是以地勢特征劃分的“峰谷嶺崖”。
他先嘗試將“七二六三”拆分成兩組:72、63。
如果是經緯度式定位,那72可能代表經度,63代表緯度?但這顯然不對,因為古時沒有精確的經緯系統。
他又想到另一種可能:方向+步數。
比如,“七二”代表方向是西北方(七代表西偏北,二代表偏移角度),“六三”代表行走距離,即六百三十步。
這個推論聽起來合理。
他再次看向壁畫,目光落在其中一段畫面。
畫面中,一名老者站在山谷入口,身后是一片密林,頭頂有飛鷹盤旋。
這不就是“絕谷”的地形嗎?
他想起之前在洞底青銅板上看到的提示:“西南方,絕谷。”
現在又有了“七二六三”的坐標信息。
兩者結合,指向同一個方向!
他心跳加快,立即起身,將石碑小心收好,走出山洞。
外面風更大了,吹得他衣衫獵獵作響。
他站在高處,望向西南方向。
那邊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山脈,中間夾著一條狹長幽深的峽谷,正是典型的“絕谷”地形。
他瞇起眼睛。
難道師父就困在那里?
他不敢確定,但他知道,必須去看看。
他調轉方向,邁步朝西南而去。
一路上,他腦海中不斷回放剛才的線索。
那個“梅”字,那串數字,還有壁畫里的飛鷹、鎖鏈、黑衣人……
這些都不是孤立的信息,而是某個古老組織留下的暗語。
他們是誰?
為什么會留下這些線索?
又為何要提醒“避三劫”?
他不知道答案,但他隱隱覺得,自己正在接近一個更大的秘密。
走了一段路,天色已近黎明。
前方出現一片亂石崗,地勢起伏不定,雜草叢生。
他停下腳步,準備稍作休息。
剛坐下來,忽然注意到一塊石頭上有些異樣。
他走過去,伸手拂去塵土,赫然發現石頭表面刻著三個字:
寒鴉嶺
字體蒼勁有力,像是用刀鋒刻下的。
他瞳孔一縮。
這三個字,他曾在一張舊紙條上見過!
那是幾個月前,他在一位隱士手中得到的一張破舊地圖背面寫下的批注。
當時他沒在意,以為只是對方隨手寫的備注。
但現在看來,這很可能也是線索之一!
他迅速從包裹中翻出那張地圖,展開比對。
果然,在地圖的右上角,確實有一處名為“寒鴉嶺”的地方,正位于西南方向,與他推測的“絕谷”位置幾乎重合!
他猛地站起身,心中已有決斷。
那里,就是下一步的目標!
他拍掉身上灰塵,調整呼吸,重新踏上旅途。
天邊第一縷陽光灑落,照亮他的背影。
風吹過,帶著遠方的鳥鳴與松濤。
他知道,接下來的路不會太平。
但這一次,他不再迷茫。
他有了方向。
有了希望。
也有了必須面對的答案。
——師父到底在哪里?
——那“三劫”又是什么?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必須走下去。
哪怕前方,是死路一條。
他也得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