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黎明之戰
- 重生1984,我的黃金時代
- 千鈞一葦
- 6038字
- 2025-07-09 22:16:57
晨曦刺破云層,將金輝灑向江河廠略顯陳舊的廠房,卻驅不散彌漫在核心管理層心頭的凝重。一夜未眠的陳江河眼中布滿血絲,卻銳利如鷹。蘇雪晴換上了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裝套裙,長發一絲不茍地盤起,清冷的面容下是繃緊的神經。秦紅梅則帶著車間熬夜的疲憊和解決質量問題的亢奮,守在自己的“戰場”上。而港商林威廉,這位帶來機遇也帶來巨大壓力的關鍵人物,被陳江河安排在廠招待所(其實就是兩間稍微干凈點的空房)休息,靜觀其變。
今天,是決定“江河領航”內銷根基存亡的日子——友誼商店調查組,即將駕臨!
**友誼商店調查組:鐵證、舌戰與絕地反擊**
上午九點整,一輛掛著省城牌照的吉普車和一輛面包車駛入江河廠大門。友誼商店的李總親自陪同,旁邊是新上任、臉色依舊嚴肅的張經理。后面跟著三位穿著中山裝、表情刻板的調查組成員,為首的正是李總的老同學,姓王,省輕工廳質量監督處的副處長。
沒有寒暄,氣氛直接降至冰點。王處長面無表情地宣布流程:“陳廠長,根據舉報和友誼商店反映的情況,我們受委托對貴廠‘江河領航’品牌襯衫涉嫌虛假宣傳、以次充好問題進行現場調查。請配合。”
“一定全力配合!”陳江河沉穩應道,目光掃過李總,對方微不可察地點了下頭。
調查組直奔主題:
1.**資料審查:**要求提供所有批次襯衫的面料進貨合同、成分質檢報告、吊牌設計及印刷記錄。
2.**現場抽檢:**隨機抽取倉庫成品、生產線半成品、甚至原料倉庫的面料卷,封樣帶回省城權威機構檢測。
3.**工藝流程核查:**檢查生產記錄、工藝單,特別是面料裁剪、縫制、后整理環節是否與標稱成分和宣傳相符。
4.**問詢質詢:**重點針對負責人蘇雪晴和車間主管老李。
整個過程一絲不茍,充滿壓迫感。張經理不時插話,語氣尖銳:
“蘇總監,你們吊牌上只寫了‘精選棉感面料’,對滌綸成分只字不提,是否刻意模糊?”
“李工,你們工藝單上顯示使用了棉滌混紡,但對外宣傳一直強調‘國貨精品’、‘媲美進口’,是否存在誤導消費者認為這是純棉產品的嫌疑?”
“舉報信反映你們利用信息差,暗示消費者是‘華僑特供’,這算不算虛假宣傳?”
面對連珠炮似的質問,蘇雪晴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冷靜和戰斗力。她沒有絲毫慌亂,聲音清晰有力,如同冰泉擊石:
“張經理,吊牌標注完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精選棉感面料’是對面料手感和風格的客觀描述,成分比例在領口內側洗水嘜清晰標注‘65%棉,35%滌綸’,所有消費者均可查看。不存在刻意模糊。”
“關于宣傳,‘國貨精品’強調的是我們立足本土、用心做產品的精神內核和整體品質,‘媲美進口’是基于友誼商店、華僑商店消費者實際穿著反饋得出的結論,有銷售記錄和顧客評價為證。我們從未在任何正式宣傳物料中聲稱產品為‘純棉麻’。”
“‘華僑特供’并非我廠宣傳用語,是華僑商店個別售貨員基于產品品質和稀缺性產生的個人推介行為。對此,我廠已要求華僑商店規范銷售話術,并保留對惡意傳播不實信息者的追責權利。”
她的回答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句句緊扣事實和法規。同時,她將早已準備好的“武器庫”一一亮出:
***省紡織研究所權威專家意見書:**白紙黑字紅章,高度評價新型棉滌混紡面料的創新價值和性能優勢,明確指出其“兼具棉的舒適性與滌綸的耐用性,符合現代服飾發展趨勢”。
***全套無懈可擊的證明文件:**合同、質檢報告、原始吊牌設計稿,形成完整證據鏈。
***最新款精品襯衫樣品:**她親手拿起一件采用優化后工藝和混紡磨毛面料的襯衫,遞給王處長:“王處長,各位領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是我們最新優化的產品,請各位領導親自感受面料的質感、車工的精細度。我們江河廠,做的是良心產品,經得起任何檢驗!”
王處長接過襯衫,仔細摸了摸面料,又翻看領口袖口的做工,再對比手中那份蓋著省紡研紅章的專家意見,嚴肅的表情終于有了一絲松動。他看向李總,李總微微頷首。
張經理還想說什么,王處長抬手制止了他:“蘇總監準備得很充分。資料齊全,解釋合理。舉報信中關于‘冒充純棉’的核心指控,證據不足。”他頓了頓,看向陳江河,“陳廠長,現場抽檢是必要程序,結果出來需要幾天時間。但在結果出來之前,基于現有證據,友誼商店可以恢復‘江河領航’產品的銷售。不過,”他話鋒一轉,看向蘇雪晴,“關于宣傳用語的規范性問題,蘇總監,你們確實存在可以更嚴謹的地方。‘國貨精品’、‘媲美進口’這類主觀性較強的表述,容易引發歧義,建議后續宣傳更側重于產品本身的客觀品質和工藝特點。”
這已是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危機暫時解除,銷售渠道保住!雖然宣傳上被敲打了一下,但無傷大雅。
“感謝王處長的客觀公正!感謝李總的信任!”陳江河立刻表態,語氣誠懇,“我們一定吸取教訓,嚴格規范宣傳,用更好的產品回報消費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張經理臉色鐵青,顯然對這個結果并不滿意,但在王處長和李總面前,也不好再發作。
**莫斯科的“寬限”與波波夫的“賀電”**
送走調查組,陳江河和蘇雪晴剛回到辦公室,桌上的國際長途就急促地響起。是老王從莫斯科打來的!
“廠長!成了!交期寬限了……十天!”老王的聲音帶著激動和疲憊,“波波夫那老小子,開始死活不松口!我和老趙就按您教的,白天‘學習’他們那些刁鉆的新標準,晚上就拉著他喝酒‘訴苦’!老趙還‘不小心’把加班累得胃疼的藥瓶子掉在維克多面前了!您是沒看見維克多那表情……最后他們那個生產主管看不下去了,幫忙說了話,波波夫才勉強同意寬限十天!不過條件更苛刻了,質保金比例提高了5%,還要求我們派個技術員常駐莫斯科‘學習’!”
十天!雖然杯水車薪,還附加了更苛刻的條件,但總比沒有強!這十天,是老王老趙用伏特加和“血淚史”硬生生拼出來的喘息之機!
“好!干得漂亮!老王老趙,你們是功臣!”陳江河精神一振,“技術員常駐的事,回來再說!你們先休息,買點伏特加帶回來,廠里報銷!給老毛子也送點,維持住關系!”
剛放下老王電話,另一部電話又響了。是維克多!
“親愛的陳!”維克多的聲音帶著一種虛偽的愉悅,“恭喜啊!聽說貴廠成功化解了友誼商店的小小誤會?真是可喜可賀!這充分證明了貴廠的實力和……運氣。”
消息傳得真快!陳江河眼神一冷:“維克多先生消息很靈通啊。一點小波折而已,不足掛齒。倒是波波夫先生同意寬限十天交期,我們非常感謝。”
“呵呵,互利共贏嘛。”維克多干笑兩聲,語氣突然變得陰冷,“不過,陳廠長,我還是要提醒你。十天,轉瞬即逝。莫斯科的技術標準,可是非常嚴格的。希望貴廠不要再出任何‘小狀況’。否則……后果會很嚴重。另外,”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聽說貴廠最近和香港的林先生走得很近?波波夫先生讓我轉告您,生意場上的朋友,要擦亮眼睛看清楚。有些人,胃口可是很大的。”
赤裸裸的威脅和挑撥!波波夫不僅知道了友誼商店的事,連林威廉來訪都知道了!他在警告陳江河,也在離間江河廠與林威廉剛剛萌芽的合作關系!
“多謝波波夫先生的‘關心’。”陳江河聲音冰冷,“我們自有分寸。交期和質量,不勞維克多先生費心。至于合作伙伴,江河廠只和志同道合、互相信任的人做生意!”
“很好。”維克多的聲音也冷了下來,“那我們……拭目以待。再見,陳廠長。”電話被粗暴地掛斷。
**林威廉的旁觀與“錨與浪”的雛形**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林威廉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一絲了然的笑意:“看來,陳廠長剛剛經歷了一場漂亮的防守反擊戰?友誼商店那邊,應該過關了吧?”
“托林先生的福,暫時無礙。”陳江河沒有隱瞞,將調查組的結果和波波夫的電話內容簡要說了。
林威廉靜靜聽著,金絲眼鏡后的目光深邃難測。當聽到波波夫的威脅和挑撥時,他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波波夫先生……還是這么喜歡玩這些上不得臺面的小把戲。”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面忙碌的廠區,“危機,往往是檢驗一個企業成色的最好試金石。陳廠長,蘇總監,還有那位秦小姐,你們在壓力下的表現,讓我對未來的合作,更有信心了。”
他沒有再提合資建議書,而是話鋒一轉:“秦小姐的‘限量做舊款’,進展如何?我很想看看成品。”
陳江河精神一振,立刻讓秦紅梅帶著幾個新鮮出爐的“VINTAGE WASH”帆布包樣品趕來。
樣品包一攤開,辦公室里的氣氛瞬間不一樣了。原本被視為缺陷的輕微色差和特意保留的、帶著些許手工感的油邊痕跡,在秦紅梅和工人們巧妙的剪裁拼接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充滿粗獷復古韻味的風格。船錨標識被特意做舊處理,搭配林威廉提供的進口金屬扣環和厚實織帶,質感十足!
“好!”林威廉眼中爆發出驚喜的光芒,拿起一個斜挎包反復端詳,“這種自然的做舊感,這種粗獷中帶著精致的味道,正是‘錨與浪’品牌要追求的!秦小姐,你們理解得很到位!”他看向陳江河和蘇雪晴,“這批‘限量款’,我會安排優先發往東京和洛杉磯的幾個買手店試水。我有預感,它們會帶來驚喜!”
他隨即從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設計草圖,攤在桌上:“這是我讓工作室根據‘江河領航’的船錨元素和新的‘波浪’理念,初步設計的‘ANCHOR & WAVE’品牌標識和VI系統,請蘇總監和陳廠長指正。”
草圖上的標識,將原有的船錨線條提煉得更加簡潔現代,旁邊輔以幾道抽象而充滿動感的藍色波浪線條,整體設計既保留了“江河領航”的根基,又充滿了面向國際的時尚感和活力。
蘇雪晴仔細看著草圖,清冷的眼眸中閃爍著專業的光芒:“標識的提煉很成功,現代感強,辨識度高。VI系統的色彩搭配(深海藍、帆船白、錨鏈灰)也符合品牌定位。不過,”她指向輔助圖形中的波浪紋,“這個波浪的線條可以再調整得更具韻律感和力量感,與船錨的穩重形成更好的平衡。”
“蘇總監果然專業!”林威廉欣然接受,“細節調整我們后續可以深入探討。這個品牌,需要蘇總監這樣的靈魂人物來賦予它深度和故事。”
**合資談判:啟航前的博弈**
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戶,在辦公室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調查組的陰影暫時退去,波波夫的威脅懸而未決,帆布包新品的驚喜猶在眼前。陳江河知道,是時候直面那份改變命運的合資提議了。
陳江河、蘇雪晴、林威廉三人相對而坐。氣氛不再像初次見面時那樣試探,而是多了一份共同經歷風波后的凝重與坦誠。
“林先生,”陳江河率先開口,手指輕輕點在那份合資建議書上,“您的提議,格局宏大,我和雪晴都非常認可。這是江河廠走向世界的絕佳機會。不過,有些關鍵點,我們需要更深入的探討,確保這艘合資的巨輪,航向正確,動力充足。”
“陳廠長請講。”林威廉坐直身體,做好了談判的準備。
陳江河目光如炬,條理清晰:
1.**控制權與決策機制:**“江河廠占股51%,董事長和總經理由我方出任,這是底線。重大決策(如品牌戰略方向、超過一定額度的投資、核心人事任命)必須由董事會表決,且我方擁有最終決策權。林先生作為副董事長和海外總裁,擁有對海外業務的充分授權和決策建議權。”
2.**品牌獨立性與發展:**
***“江河領航(Anchor Voyage)”:**“這是我們的根基和靈魂。必須保證其品牌精神的純粹性——中國制造、匠心品質、引領時代。新公司的資源需向其傾斜,確保其在國內市場的領導地位。設計研發團隊必須由中方主導,融入本土文化元素。”
***“錨與浪(ANCHOR & WAVE)”:**“作為面向國際的新品牌,我們尊重林先生團隊的創意和市場經驗。但品牌內核需要明確:它不僅是商業產品,更是承載中國設計力量和文化元素的載體。重大設計方向和品牌定位,需由雙方共同審定。”
3.**管理融合與人才:**“新公司需要建立融合雙方優勢的管理體系。港方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流程需要引入,但必須結合本土實際,循序漸進,避免水土不服造成內部動蕩。關鍵崗位(如財務、品牌、核心生產)人選,由我方提名,董事會批準。同時,林先生需要承諾,為新公司引入國際化的設計、營銷人才,并對現有江河廠骨干進行系統培訓。”
4.**資源投入與風險分擔:**“雙品牌國際化運作需要巨額投入。林先生的現金和設備入股是基礎,但后續持續的研發、市場推廣資金,需要明確投入計劃和分擔機制。建議設立專項發展基金,按股權比例注資。同時,風險分擔機制也需要在協議中細化,特別是國際市場開拓的風險。”
5.**波波夫因素:**“波波夫目前仍是重要客戶,但關系微妙。合資后,如何處理與波波夫的關系?是否會引發其更激烈的打壓?這需要未雨綢繆,制定應對預案。”
陳江河的每一條,都直指合資的核心矛盾和潛在風險,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成熟和戰略眼光。他不僅是在爭取利益,更是在為“江河領航”的未來錨定航向。
蘇雪晴適時補充,她的關注點更側重于財務和品牌落地的可行性:
*合資公司的財務制度必須規范透明,接受雙方監督。
*“錨與浪”品牌的啟動資金、推廣預算需要詳細規劃,并建立嚴格的成本控制體系。
*雙方的知識產權(特別是“江河領航”的品牌價值、帆布包生產工藝、新型混紡面料技術)需在協議中清晰界定歸屬和保護條款。
*新公司的組織架構、薪酬體系需要盡快搭建,以穩定核心團隊。
林威廉認真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敲擊。陳江河和蘇雪晴展現出的專業、務實和強烈的品牌保護意識,讓他既欣賞又感到一絲壓力。這與他之前合作過的許多內地企業截然不同。
“陳廠長的顧慮,非常務實。”林威廉沉吟良久,緩緩開口,“控制權和品牌獨立性,是合作的基礎,我原則上同意。具體條款,我們可以細化。‘江河領航’的本土根基和特色必須保持,這是它的價值所在。‘錨與浪’的國際化和設計感,由我主導,但會充分尊重中方的文化內核訴求,這本身就是品牌差異化的競爭力。”
他話鋒一轉:“管理融合和人才是關鍵難點。我承諾引入國際人才并進行系統培訓。但陳廠長,變革必然伴隨陣痛,新公司的效率和文化,需要強有力的領導來塑造和推動。這一點,我們需要陳廠長你絕對的決心和支持。”
“至于資源投入,”林威廉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首批注資(設備、現金)我會按協議到位。后續投入,我們可以設定階段性目標和里程碑,達標則按比例追加。風險共擔是基本原則。波波夫……”他冷笑一聲,“一個過氣的貿易商而已。合資一旦成功,我們的品牌溢價和渠道優勢,將讓我們徹底擺脫對他的依賴!他的打壓,只會加速他的衰落!”
談判桌上,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陽光逐漸西斜,將三人的影子拉長。沒有輕易的妥協,只有基于共同利益和未來愿景的激烈碰撞與艱難磨合。一份份草稿被寫滿又劃掉,一個個條款被反復爭論。
最終,當暮色四合時,一份初步的、包含核心原則和框架的《合資意向備忘錄》被三人共同簽署。雖然距離最終協議還有漫長的細節談判和法律程序,但一艘名為“江河-林氏”的巨輪,已經在這充滿硝煙與希望的“黎明之戰”后,正式鳴響了啟航的汽笛!
陳江河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廠區漸次亮起的燈火,疲憊的臉上終于露出了如釋重負又充滿野心的笑容。他回頭,看向并肩作戰的蘇雪晴和帶來轉機的林威廉:
“黎明已過,前路猶長。揚帆,啟航!”
---
**>>第七十五章完**
**下一章預告:**合資框架初步達成,后續細節談判將面臨哪些具體挑戰?波波夫得知江河廠與林威廉深度合作后,會采取怎樣更激烈的反撲?寬限的十天交期內,波波夫訂單能否順利完成?質保金提高和常駐技術員的要求如何應對?“錨與浪”限量帆布包在東京、洛杉磯試水反響如何?是否會成為引爆國際市場的第一顆星?孫胖子在內銷市場能否開辟更多“華僑商店式”的渠道?林威廉引入的國際人才將如何與江河廠現有團隊融合?下一章:**《巨輪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