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沙頭角之魂

  • 楊佳富的詩與遠方
  • 烏蠻滋佳臘羅巴
  • 2737字
  • 2025-07-02 06:56:58

一、正步走來

母親含著淚

把我推出港灣

將我交給大海

將我交給萬頃波濤

因為我是一條小船

大海是一個

深邃無底的謎

大海是一部

浩瀚無邊的書

漂浮著衣衫襤褸的漁民和

他們的殘舟破船

改革開放的大浪涌來

下海的人潮如注

哪有弄潮兒

茫茫大海是

下海人寬闊的胸懷

滾滾波濤是

下海人沸騰的熱血

我漂浮在海上

只有海風、海浪和

那彎明月

寄托我的情思

我的心在蒼茫大海中碰撞

波浪擊得我遍體鱗傷

然而,奮進是我的渴望

我知道召喚與希望都在前方

我走進了一只隊伍

他們肩扛著“塔山英雄團”

帶血的步槍

他們腰掛裝著

英雄故事的彈袋

永不褪色的軍裝裹著雄心

他們要讓失落的文明

重新回爐

正步跨越的方陣

沙頭角模范中隊

在被世俗污染的海岸

抱著救生圈

把惡夢救起

讓陽光再次

映紅大海

他們走來了

迎著獵獵國旗

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一路絕塵而來

他是棄筆從戎的大學生

深邃的額頭鐫刻著

火熱的赤誠

他是剛穿上軍裝的新戰士

正步踢出對祖國

不變的誓言

面對機遇和挑戰

用刀砍斷身后的繩索

把自己推進槍膛

讓青春劃出

一道亮麗的彩虹

一輪太陽

連隊是連隊留給軍人的胎跡

軍人是軍人照在連隊的影子

制造和被制造就是

連隊生活的全部內容

他們平凡,卻在平凡中

書寫輝煌

他們壯烈,又于壯烈中

制造永生

這種制造概念所能涵蓋

它已越過了物質

也超越了戰爭、歷史和政治

二、文明之師

春天

群山吐翠,河川奔流

大路向箭一樣射向遠方

植物們、動物們

強壯肋骨高聲歌唱

他們的幻想同春天一起發芽

春風中走來微笑的雷鋒

爰撫間一切變得

碧綠和溫柔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

只要你種下溫柔

就能收割溫謦

只要你播下希望

就會收滿喜悅

只要你播下善良

就會覺察天地的寬厚

春天里,不要播下怨恨

如果那樣,你將會采摘

痛苦和眼淚

真愛如滋潤的春雨

自然地下,悄悄地灑

無聲地浸濕了對方的心

真愛不需要言語

一個眼神

一個笑臉

都能在對方的心湖中

激蕩起不息的波紋

當歲月將青春凝固成

最美的雕像

當人生的憧憬與渴望幻化成

最美的戎裝

當綿長的界江在我們的懷抱中變得

寧靜而安祥

他們驕傲

他們是邊防武警

他們將以祖國的名義

守衛這片沸騰的紅土地

在他們眼睛后面的眼睛

始終站著一個孩子

他站在歷史的廢墟上

把飄飛的雪花打落了

在深遂的夜里握住

一根火柴

燈,一點著

就動搖了不肯動搖的黑

就袒露了早想袒露的痛

點燈人的心

每一株小草

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每一滴汗水

都映照出日月丹心

鮮花漫舞的時候

看不見他們欣喜的笑臉

掌聲雷鳴的時候

也聽不到他們

閃光的言語

都說他們是英難

卻沒有英雄的光彩耀眼

但他們的精神

己溶在人們的血液里

三、歷史的回響

中英街的風把

1898年的銹跡吹成青銅

四號界碑站成兩半

一半刻著“大清帝國”

另一半的英文被榕樹氣根纏繞

像未愈合的傷口

當第一縷晨光掠過界碑頂的國徽

執勤兵的影子與碑身重疊——

他袖口的“中國邊防”

正在黎明里淬火

1996年的勛章掛在營區走廊

老班長說,第一次接崗時

看見界碑縫里長出的野菊

與天安門的牡丹一樣

你看這街面

左邊是維多利亞的余暉

右邊是五星紅旗的晨露

踩錯半步就是兩個世紀”

如今,界碑的裂紋里嵌著

新的刻度

每道刻痕都在生長

像中隊日志里

被汗水泡開的頁碼

1997、2008、2020……

四、光榮的哨位

凌晨三點的中英街

月光把石板路切成兩半

執勤兵的皮鞋底卡著

“一國兩制”的分水嶺

左邊商鋪的霓虹燈在

繁體招牌上流淌

右邊的“中國邊防”崗亭

保溫杯里的茶煙正裊裊升起

旅游旺季的正午

界碑被拍照的人群圍成孤島

列兵小李的額角淌著汗

卻把遮陽帽檐壓得更低

“請保持界碑前的肅靜”

——他的聲音

讓舉著“到此一游”牌子的游客

突然沉默

而轉角處,賣客家擂茶的張嬸

正往崗亭塞蒲扇

“孩子,這街的日頭毒,

別讓皮膚曬成界碑的顏色”

二十年來,中隊的搪瓷缸里

永遠泡著張嬸送來的夏枯草

苦中回甘

五、兵與街的年輪

中隊長筆記本里夾著片榕樹葉

那是 2003年阻止走私時

被貨柜車刮落的證據

當時他擋在街口

迷彩服被撕扯出星條旗的形狀

老照片里,他身后的界碑正被

朝陽鍍成金紅色

如今他的兒子也穿上軍裝

在同一座崗亭

接過父親磨破的牛皮武裝帶

炊事班老王的案板刻著

特殊的刻度

每天六點,他切的蘿卜絲必須

與營區的起床號同頻

而新兵小陳的執勤本上

畫滿了速寫:

界碑旁修表匠的老花鏡

港方警察的藍制服

以及放學路上

被戰士們護在中間的紅領巾隊伍

二十年護送路

中隊的臂章磨出了絨邊

孩子們卻把“解放軍叔叔”

寫成作文里的星辰

六、警世鐘與榕樹根

街口的警世鐘總在

19:97分敲響

不是故障,是官兵們

調快的三分鐘——

“要讓香港的晚風先

聽見祖國的心跳”

鐘擺下的石凳上

總放著戰士們編的竹籃

里面是給獨居港胞李伯的

降壓藥,和剛摘的荔枝

李伯的收音機永遠調頻到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說這樣能聽見中隊

出操的腳步聲

那棵百年榕樹把

氣根扎進界碑裂縫

一半根系吸著深圳的雨水

一半浸潤香港的晨露

戰士們在樹根下埋了時間膠囊:

1997年的國旗

2008年的抗震救災勛章

還有去年新兵寫的家書:

“媽,我守的這條街

每粒沙子都在發光,

像您縫在我軍被里的棉線”

七、流動的界碑

臺風天的深夜

海水漫過中英街的門檻

戰士們用身體筑成堤壩

迷彩服裹著沙袋

而港方的便利店老板送來熱姜湯

“都是中國人,分什么這邊“

此刻,整座營區的燈都亮著

不是夜哨,是新兵在擦拭

陳列柜里的獎狀

1996年的錦旗在燈光下泛著金線

上面的“模范”二字

被無數雙眼睛焐得發燙

老中隊長退伍時留下的那句話

正在新兵的日記本上生長:

“我們不是界碑

是界碑長出的年輪

是流動的中國坐標”

當黎明再次漫過中英街

第 10827名哨兵接過鋼槍

他的影子與 1996年的

那道影子重疊

在界碑與國旗之間

在歷史與未來之間

站成深圳灣最挺拔的標點

八、心中之魂

碧天飛雁,葉紅地黃

鐮刀收割著無邊無際的豐收

那年秋天

我走近了沙頭角模范中隊

浮想聯翩

沙頭角模范中隊

您是警中之魂

你溫暖了秋冬的寒冷

接過您的鋼槍

滾燙我心的血脈

那面飄揚的紅旗

把眼淚、鮮花、掌聲,力量

漫天播撒

與您隊列在一起

與戰友們集合在一起

洶涌著威武的鐵流

注入我心的

馳騁疆場的愿望

在軍裝的風采里

嘩嘩抖動

吹響僚亮的軍號

進軍的步伐如馬蹄陣陣

沙頭角模范中隊

您是我心中之魂

告別深圳

告別大海

緊握戰友的手

我游浮在感情邊緣

沒有底沒有岸

時光無情

歲月不會因人類的亂夢而停步

青春更不會因你的愿望而留住

戰友們在我作品中

永遠不會老去

一個雄心勃勃進取人生的人

一生該要面臨

多少選擇與失望呵

許多的少年壯志和美麗愿望

要眼睜睜無可奈何飛遠的時候

多么希望下一代長大后能撿起

自已的缺感的夢想

順利實現它

這是不是另一種完滿人生的幸福?

生活里有太多浮塵

陽光又是這么熱鬧

連夜里的星星也變成了

大街上喧囂的彩燈

你不敢確定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

你要完成的事情好像很多

躺下來細一想

其實就是錢的折磨

你可以追求時髦

但你永遠趕不上時尚

昨天還說“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今天就成了“分手時別問我為什么”

一個人有一個美麗的外表

一個計算機一樣的大腦

一個有權有勢的父親

我會羨慕,但絕不敬佩

我佩服的是那種經歷各種磨難

仍有孩子一樣的眼睛

有沙頭角模范中隊一般的忠誠……

那些倒下或前行的人啊

提著頭顱的英雄

像種子在我心里發芽

綠了春天

黃了金秋

燦爛了我的想像

沙頭角模范中隊

您是我的,您永遠屬于我

屬于所有

為理想而獻身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得荣县| 金门县| 新和县| 乐至县| 平安县| 南平市| 海安县| 班戈县| 岱山县| 衡东县| 安阳市| 天祝| 贡觉县| 新营市| 神池县| 石景山区| 将乐县| 大名县| 龙口市| 南和县| 宣城市| 游戏| 宜丰县| 武定县| 磐安县| 惠来县| 加查县| 民勤县| 邵武市| 民勤县| 麟游县| 嵊州市| 屏东市| 浦城县| 湖北省| 东辽县| 乐业县| 含山县| 舞阳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