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財源滾滾
- 華娛2000:從北影鍋爐工崛起
- 鑌鐵
- 2577字
- 2025-07-18 12:00:00
為了驗證石志輝不是在說謊,不是在迎合他---
莫巖右手中指和食指因為抽煙熏的發黃,他夾著煙頭猛抽一口,把煙徐徐吐出來,望著石志輝笑道:“我那部小說很少人知道的,你真的看過?”
石志輝微微一笑:“老師,我是真的看過,您那部作品運用了現代派的極度夸張與變形手法,塑造了一個沉默寡言,卻對大自然有著超強的觸覺、聽覺等奇異功能的小黑孩形象。現在我還記得里面對他的描寫---”
石志輝稍微思索了一下,用朗誦的語氣說道:“孩子赤著腳,光著脊梁,穿一條又肥又長的白底帶綠條條的大褲頭子,褲頭上染著一塊塊的污漬,有的像青草的汁液,有的像干結的鼻血。褲頭的下沿齊著膝蓋。孩子的小腿上布滿了閃亮的小疤點。他的頭很大,脖子細長,挑著這樣一個大腦袋顯得隨時都有壓折的危險。”
莫巖一開始很冷靜,聽完石志輝的朗誦立馬驚詫道:“你竟然記得這么清?”
這篇作品是他82年創作的,現在過去快20年,連莫巖自己都快要忘記里面的內容,石志輝卻把里面的人物描寫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這怎能不讓莫巖驚訝?
不要說莫巖,就連給石志輝遞水的主編彭光榮看到這種情況也一臉驚訝,向莫巖投去詢問眼神,意思是他講的對不對?
石志輝:“我喜歡老師你的作品,所以讀過很多遍,讀多了,也就記了下來。”
莫巖第一次笑了,望著石志輝:“年輕就是好,記憶力超群。”
彭光榮也笑了,“我就喜歡這種腦筋好的年輕人。”說著拿出一信封遞給石志輝道:“諾,這個給你,按照我們之前和北影那邊簽訂的協議,但是這次文學大賽的參賽作品,只要夠一定水準,就都可以刊登在我們雜志上,獲得相應的稿費。你的三部作品全都是冠軍,當然更加夠資格。”
石志輝一聽,對方叫自己過來竟然是發稿費,他接過信封笑道:“可以打來看看吧?”
“當然可以,這是你的勞動成果。”彭光榮笑笑,“我們是按照千字100給你算的,短篇按照六千字計算,是600塊;你的中篇按照三萬字計算,是3000塊錢,長篇是10萬字計算,正好1萬,合起來一共是13600塊,你數數,看對不對?”
石志輝心里詫異這個年代稿費如此厲害,怪不得很多人靠寫書發達,比如專門寫小說小劇本,靠著一部《空中小姐》走紅,然后寫出《編輯部故事》那位牛人,就是出了名的大富翁。
“對的,謝謝兩位老師。”石志輝數了數,重新把錢裝進信封,對著彭光榮和莫巖致謝道。
“謝什么,我們什么也沒幫你,相反,其實我很好奇---”彭光榮把手中抽完的香煙碾滅在煙缸。
石志輝不失時機地掏出自己的扁三五,抽出兩根,一根遞給彭光榮,另一根遞給莫巖道:“兩位老師不嫌棄的話抽根這個。”
“呵呵,三五啊?外國貨。”
彭光榮把煙點上,悠悠抽一口,望向石志輝道:“我很好奇你的創作靈感是哪兒來的?”
這個問題石志輝早就編排好,當即回答:“短篇《瘋娘》是根據我們老家一個真人真事寫出來的,當年我們老家那邊有個瘋女人,她孩子七歲時候在河灘游泳淹死了,然后她就瘋掉……”
“至于中篇小說《神木》,我們那邊有很多壯勞力在平頂山那邊的煤礦上工作,每年過年時候他們就會回來,然后大家坐下一起閑聊,其中就有一些關于黑煤礦害人的故事……”
“最后是長篇小說《長安的荔枝》,說實話我有段時間很喜歡看93版的劉威老師和林芳兵老師主演的古裝劇《唐明皇》,對于里面一些小人物很感興趣,尤其好奇一騎紅塵妃子笑這個典故,于是就有了創作動機……”
石志輝侃侃而談,回答的很中肯。
彭光榮和莫巖對視一眼,不得不承認石志輝絕對是個不可多得的創作天才,能夠從身邊這些小事汲取這么多文學靈感,除了是天才還能是什么?
他們的懷疑,疑慮,在石志輝完美回答之后,全部散掉。
“莫巖老師,你怎么看?”彭光榮問道。
莫巖彈彈煙灰,咧嘴一笑,露出微微發黑的牙齒:“是個好苗子,可以培養。”
彭光榮點點頭,似乎決定了什么,扭臉對石志輝說:“那個我們《當代》雜志社一向以培養文學新人為己任,同時也最注重發現新人,在我們雜志上刊登他們作品,現在我很有誠意地邀請你作為我們雜志特約作家,希望以后你有什么作品,可以第一時間在我們這邊發表,對此,你意下如何?”
石志輝聞言立馬明白,這才是今天重點。
據說現在各大雜志社競爭非常激烈,尤其隨著千禧年網絡時代到來,雜志社的盈利慢慢下降,除非你上面可以刊登非常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改編成影視,從而在版權上大賺特賺。
彭光榮思考的很周全,石志輝是個新人,但從他的作品可以看出都非常有內涵,最主要,都可以影視化!尤其《神木》和《長安的荔枝》,故事性極強,如果好好改編,很可能是一部不亞于《紅高粱》的優秀電影。
見石志輝發呆,不說話,彭光榮反倒有些著急,他可不想讓這么好的苗子投奔老對手《十月》,《收獲》,或者《人民文學》,一定要把這個潛力股拿下。
“多謝老師好意,不過我不敢保證未來可以繼續創作出這樣的作品,畢竟靈感這種東西,誰也說不準什么時候有,什么時候沒有。”石志輝說道。
“呵呵,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你還很年輕,在文學這條道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就算靈感一時枯竭也不用怕,時間可以彌補一切。”彭光榮說完看一眼莫巖。
莫巖會意,也笑著對石志輝說:“是啊,年輕就是資本,不像我,歲數這么大,就算有了靈感也不一定能等到時間。另外作為《當代》雜志的特約作家還有很多隱藏福利哦,比如說我們可以幫你找影視公司把你的作品影視化,可以幫你推薦給其它的雜志,轉載你的作品,這些都是我們的長項,也有我們獨特的渠道,到時候你很可能會變成一個小百萬富翁---”
石志輝笑了,笑得很真誠:“既然莫巖老師都這樣說了,那么我接受。”
“哈哈,這就對了嘛!我們可是很看重你的,也相信在未來文壇上你石志輝能夠有一席之地。”
彭光榮很高興,覺得自己慧眼識珠,最主要幫雜志收獲了這么一個可造之材。
莫巖也很高興,文學終于后繼有人,最主要這人還是自己推薦給《當代》雜志的,就算以后自己沉寂了,石志輝聲名鵲起,講起來自己還是他的“引路人”,到時一定會成為文壇一段佳話。
此刻石志輝也看出莫言心思,就主動道:“對了,莫巖老師,來的時候我已經講了的,我很喜歡你的作品,所以我希望拜你為師,以后能多得到你的指點,不知你意下如何?”
石志輝這么上道,讓莫巖欣喜若狂,“當然可以!小輝,以后在文學上面有什么想要詢問的,你盡管聯系我,等會兒我給你電話號碼!還有啊,如果有人問你師傅是誰,你盡管報我大名!”
彭光榮也替老友莫巖高興,能夠收石志輝這樣的天才為徒,莫巖絕對賺了!
石志輝此刻也很高興,能拜獲得文學諾貝爾的莫巖為老師,自己才是真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