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奪嫡之戰(破千收了,感謝支持,求追讀。)
書名: 三歲咸魚,老爹謀反我投敵作者名: 想把鬧鐘丟了本章字數: 2269字更新時間: 2025-07-20 21:44:08
李響很想表現得從容一點,但被柳知鳶這樣盯著看,看得他挺不自在的。
“你別用這看怪物的眼神看我,我只是換了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而已,沒你想的那么復雜。”
李響對自己的評價是,如果說每個穿越者都有金手指的話。
那他的金手指就是身為歷史文學愛好者的他,對華夏文明五千年的演變有著充分的了解。
對帝王心術,頗有研究。
真正的奪嫡之戰兩年后才正式開始。
柳知鳶想為她祖父洗刷冤屈這事,在李響看來,思路是對的,但方法卻是錯的。
如果一味的進行下去,那她可能到死的那一天,都不能完成夙愿。
而且李響自信,他沒猜錯。
一定!
柳知鳶還是那副震驚的表情看著李響。
仿佛是在這一瞬間,她的自信與驕傲被李響擊得粉碎。
她沒說話,表情有些茫然,眼神有些呆滯。
但過了一會,柳知鳶眼里又充滿了光。
她一言不發的考慮著。
李響也不出聲打斷。
柳知鳶從戌時考慮到亥時,這才做了決定。(傍晚七點到十點。)
柳知鳶起身,對著李響微微下蹲,畢恭畢敬的說道:
“知鳶以后聽憑小伯爺調遣。”
她沒問李響要她做什么,完全是一個被折服的姿態。
李響有些無奈的笑笑。
他知道柳知鳶在想什么,但他想說,他真沒柳知鳶想得那么聰明。
不然也不會費盡心機的想要收服柳知鳶。
至少在李響看來,對于人心的拿捏,還有布局上,他跟柳知鳶天差地別。
他目前的想法都還是停留在紙面上。
像是太后葬禮上的那種刺殺,他自認安排不出來。
柳知鳶安排出來了,而且很完美。
其中各方都看似得利并配合演出,更夸張的是還有陳國幾千人的甘愿赴死!
這是目前李響做不到的。
見柳知鳶這態度,李響對張達說道:
“達叔,幫我扶一下,我太矮了。”
李響沒有說讓柳知鳶起來,而是讓張達幫忙扶。
本來李響想的是合作期間讓柳知鳶幫自己做事。
但他沒想到,柳知鳶直接臣服。
讓張達扶起,是表示自己接受她的效忠。
對于柳知鳶的這表態,李響覺得是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但是李響也清楚,現在的臣服是表面的,說是臣服,更多的半臣服。
接下去他還需要用其他事來證明自己,讓柳知鳶真的能看得到翻案的希望。
等她看到了希望,才會是真的會對自己效忠。
不然她肩上的擔子太重了。
又找不到一個可以放心依靠的人。
她的臣服,更多是一種無奈。
不能為整個家族洗刷冤屈的無奈。
她太累了,付出了那么多,苦心經營了那么久,卻還是看不到一點成功的曙光。
之前的她是找不到一個她覺得可靠的人。
什么事都得自己來。
她把希望寄托在太子能登基之上。
自己的提醒,讓她看到了,那次刺殺背后的真相。
她是布局者,也是別人手里的一顆棋子。
如果一條路走下去,最終只能失敗。
她把寶壓在太子身上。
但是太子,登不了基。
這個把她當棋子的別人,自然是皇帝周洪武。
太后葬禮上的刺殺,幾個皇子的奪嫡。
都是皇帝想看到的,或者說是他一手安排的都不為過。
因為周洪武覺得,自己還不老,這把龍椅,他還不想這么快讓出來。
這是一個迷戀權力到了極致的君王。
而且還是個婊子。
想要在史書上博個好名聲。
以前李響就想過,為什么原太子薨逝,入主東宮的卻是五皇子。
現在李響想明白了。
因為太子是五皇子,三皇子才會拿命去爭。
不然要是三皇子是太子。
五皇子看不到希望的話,不一定會拿命去爭。
那局面就不一定會亂。
但既然給了五皇子,那就是他的,他會誓死保衛自己的地位。
從一開始,周洪武立五皇子為太子的時候,他就知道了以后會演變成什么局面。
再然后就是十皇子。
周洪武真的偏愛嗎?
他的偏愛,真的是因為十皇子是個天才嗎?
或許不是,他的偏愛,只是因為他是最小的。
他還等得起。
僅此而已。
這些問題,李響以前也想了很久,沒有答案。
剛剛聽完馬驍的話以后,再聯想到現在大周的局面。
為什么史部跟兵部的兩位重臣是保持中立,不站隊參與奪嫡?
是因為他們手中握有的權力是皇帝的。
只要將兵權跟官員調任,升降這樣權利握在手里,那么不管三皇子跟五皇子如何爭奪,最終都翻不起可以掀翻他這艘龍船的巨浪。
剛才聽完馬驍的話,李響想到的那個華夏的皇帝是……
康熙。
他做的事現在看起來跟周洪武很相似。
康熙對太子反復廢立,復位后更加的猜忌,就是故意讓其他皇子看到自己也有入主東宮的希望。
并且縱容其他皇子的全面角逐太子之位,他做了很多。
允許他們結交朝臣、掌握部分權力,形成各自的政治集團。
這種分權并非信任,而是通過皇子間的互相制衡,防止任何一方獨大威脅皇權。
面對皇子間的明爭暗斗,康熙雖偶有敲打,卻始終未明確制止或確立穩定的儲君人選,反而利用這種矛盾維持自己的“裁決者”地位,確保所有皇子的命運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質上,康熙的核心目的是將最高權力死死攥在自己手中,哪怕是以皇子間的傾軋為代價。
現在周洪武做的,不就是康熙的翻版嗎?
李響原本以為,周洪武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十皇子周承熠。
但現在看來,只是迷戀權力。
柳知鳶也足夠聰明,提醒兩次就想到了其中的原因。
不是李響提醒,那她押寶的行為會讓她輸得傾家蕩產。
所以才會折服于李響。
更多的是想找個靠山。
因為這些皇子,都靠不住。
一旦押錯寶,那就是前功盡棄。
現在有個天才皇子周承熠,誰知道周洪武以后會不會酒后突然又寵幸某個宮女?
然后再來個老來得子呢?
然后等周承熠得勢之后,他又偏愛更小的兒子。
所以這些皇子里面,誰都不一定是穩的。
如果柳知鳶沒有為新帝登基出力,那以后登基的皇子怎么可能為她翻案?
閑得慌啊?
對李響臣服,是柳知鳶認深思熟慮后才做的決定。
經過李響的提醒后,對于翻案,柳知鳶失去了信心。
她只想翻案,在她看來,跟著李響是有機會的。
所以她想觀察觀察,看看這小伯爺值不值得自己效忠。
這不是什么壞事,因為小伯爺說了,自己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
李響搖了搖頭,她真的把自己想的太聰明,太妖孽了。
哎,也是個可憐的女人,希望自己今后能不讓她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