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拿錯劇本了吧?
- 三歲咸魚,老爹謀反我投敵
- 想把鬧鐘丟了
- 2238字
- 2025-06-27 00:03:03
李響想不明白的,李征自然明白。
十皇子早早就到了伯爵府,卻等到自己將四司大人都趕走才出來,這是觀察自己的態(tài)度。
要是自己的表現(xiàn)沒有讓他滿意,估計剛剛他就已經(jīng)掉頭回宮了吧?
一個十歲的孩子能把事情做得如此滴水不漏,加上皇上的偏愛……
一個跟太子勢力相當?shù)娜首泳鸵呀?jīng)夠讓人頭疼了,現(xiàn)在又出來一個十皇子……
看來,參與皇子奪嫡的這條路注定鋪滿了荊棘,不好走啊。
李征知道十皇子的來意,但李征只能說,他還是“來晚”了。
西征之前的李征確實沒有任何站隊。
但三年前兵權被奪后,太子找上了李征,允諾了李征他無法拒絕的條件。
要是三年前十皇子也來,說不定李征還真動心了。
扶持一個毫無根基但又深得皇上喜歡的皇子,還是有機會的。
可惜,一切都晚了。
不過想想也是,三年前他才七歲,如果一個七歲的孩子能萌生出奪嫡的念頭,那都不能用聰明來形容了。
得用妖孽。
哎,終究還是晚了三年啊。
李征抬了抬手,婉言拒絕,
“多謝殿下好意,我兒下午確實開口說話了,但才開口說話,加之又太愚鈍,不敢敗壞太傅名聲。
府上正好也養(yǎng)了幾個無用先生,總歸得找點事讓他們做。”
十皇子自然聽出其中含義。
被拒絕后他不惱不火,依舊面帶微笑,“姑父說笑了。”
他朝李響走了過來,看了一會李響才開口說道:
“明昭幼時看過一些關于面相的書籍,表弟這面相一看便知不是愚鈍之人。
加之表弟十個月大便能清晰表明意圖,京城里如表弟這般聰慧的可不多見。”
李響想笑,一個十來歲大的孩子自稱幼時?
還看關于面相的書?春光圖能看明白不?
李響只是不明白,李征為什么會拒絕,這可是太傅啊!
皇子的老師,沒點學問怎么可能?
按照李征的性格來看,他應該不會拒絕讓太傅來教自己才是。
就這么當面拒絕,一點面子都不給的嗎?
對于十皇子的堅持,李征并未心動,甚至直接趕人了。
“殿下謬贊了,響兒真要聰慧,又怎會拖到三歲才開口說話。
響兒是否成才事小,敗壞太傅名聲事大,我便不當這罪人了。
天色已晚,也馬上宵禁了,殿下也該回宮了。
太晚了殿下還留在府上的話,確實也不太好,容易被人說出一些莫須有的事來。”
太傅許清晏冷哼一聲,一甩衣袖,轉身先行回了馬車。
他怎么都沒想到,有一天居然有人連續(xù)拒絕他兩次。
十皇子尷尬的笑笑,沒有因為被連續(xù)拒絕就擺張臭臉,也沒有繼續(xù)堅持。
這大老遠的跑來,別說水沒喝上一口,連門都沒讓進,他也一點都不生氣,
“姑父所言極是,也快到了宵禁時間,明昭便先回宮了。
明日我送姑姑回府的時候再來看望姑父與表弟。”
十皇子轉身,李征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把話說得直白些,開口道:
“殿下,您還小可能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是,如果您太過頻繁的出入我伯爵府,恐起謠言。”
十皇子回頭,平靜的說道:
“無妨,父皇他老人家知道的,他說本是自家親戚,得多走動走動才是。”
說罷,帶著人離開了伯爵府。
等人都走后,張達按在劍柄上的手才放了下來。
李征瞬間變臉,臉色僵硬的立在原地。
這是他今天臉色最難看的時候,過了一會后才開口說道:
“忠叔,你帶少爺回去休息。”
“你們隨我來書房,張達,你也來。”
五六個人跟著李征進了書房,書房外守著二十幾個府兵。
剛關好門,李征就有些不確定的問張達,“下午那個黑衣人是崔公公嗎?”
張達認真的思索了一會,搖了搖頭,“應該不是,那黑衣人沒有崔公公這么強。”
李征眉頭一皺,繼續(xù)問:“有沒有故意的偽裝的可能?”
張達還是搖了搖頭,“下午那黑衣人雖故意隱藏,但他內(nèi)勁霸道,崔公公內(nèi)勁陰柔。”
張達猶豫了一下,還是把下午的話給說了出來,“將軍,那黑衣人我懷疑是宮里的金統(tǒng)領,其余黑衣人則可能是禁衛(wèi)軍。”
李征猶豫了幾秒,沒再繼續(xù)這個話題,他坐了下來,對其他幾人飛快的說道:
“陳校尉,你盡快查明馬都尉他們?nèi)ツ牧耍瑹o論生死,我要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李征安排的假刺客,擔心都是人名的話會亂,所以暫時先寫職位,方便理解。)
“馮校尉,三皇子那邊的乙組探子撤離一半,配合丙組探子盯緊四司的各位大人。”
“陳都尉,你……”李征遲疑了幾秒,繼續(xù)說道,“看好太子。”
“還有……”
李征幾乎沒有猶豫的,一連下達了好幾條命令。
他一共帶了六個自己的得力干將回京,只是他們都換了身份,名義上這六人已經(jīng)死在西征滅陳的戰(zhàn)役中。
……
……
李響回到房間,趕緊關上了門,
“忠叔,你給我好好說說這個十皇子。”
剛剛十皇子離開前的最后一句話,包含了太多含義。
忠叔嘴角上揚,他們少爺又要聽故事了。
這兩年來,忠叔給自家少爺說了很多關于京城的事。
開始時,忠叔看見一臉呆滯的少爺,他也發(fā)愁,后來忠叔無意間發(fā)現(xiàn)他家少爺很喜歡聽這些。
每次只要一說起京城故事,他家少爺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的,表情不再呆滯。
于是也就養(yǎng)成了習慣。
聽見自家少爺又要聽故事,忠叔開口便來,臉上還帶著幾分驕傲之色,
“十皇子,那可是我們大周名副其實的天才。”
李響:?
忠叔看了眼李響,“當然,少爺您也是。”
“說些我不知道的。”
忠叔嘿嘿一笑,繼續(xù)說道:
“十皇子三歲便能識字,五歲時,太傅,就剛剛的許太傅就說沒有什么可以教他的了。
六歲便能騎馬,對各種兵書也有獨到的見解。
當時陳國還沒老爺滅,兩國邊境戰(zhàn)事常起,十皇子還作詩一首鼓舞士氣。
用詞雖然略顯稚嫩,但將士們士氣大增,連贏了好幾場大仗。
之后十皇子便生了一場大病,差點……
好在天佑大周,十皇子最終醒過來了,之后便少聽見十皇子的消息了。”
忠叔說到這停了下來,賊眉鼠眼的左右看了看,才靠近李響小聲的說道:
“當時原太子突然薨逝,連民間都在傳言,說要不是十皇子出生差點,年紀小點,都有可能成為新太子的。”
李響一驚。
我尼瑪,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啊,還是個皇子,拿錯劇本了吧?
那不應該是我的劇本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