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違心的大都護
- 大唐:最后的安西軍
- 一只橘貓壓海棠
- 2172字
- 2025-08-05 23:59:34
殘陽斜穿安西大都護府的窗戶,照在了大堂的幾案之上,護送物資而來的沙洲張氏少東家張謙逸坐著,靜靜的望著眼前的老者。
雪白的頭發,嶙峋的面龐,法令紋深陷,鼻翼直貫,緊抿的嘴角似兩道風沙鑿出的溝壑,灰白劍眉下。
那雙虎口裂痕縱橫如同干枯樹皮一樣的手緊緊的握著紙張,鷹隼般的眸子一行一行的掃視著紙張上記錄的物資數量,口中還時不時的說著什么。
肩膀上的甲片已經磨損泛白,缺骻袍更是洗成褚褐,枯瘦身軀如戈壁灘上的胡楊般傷痕累累,腰背卻挺得比漢節更直,渾濁眼睛卻迸著雪山般湛藍的寒光。
張謙逸能看得出,眼前的老人老已經油盡燈枯,就如同一根銹跡斑斑的鐵釘,似乎一陣風吹過都能讓他碎裂。
然而,就是這樣一根銹跡斑斑的釘子,將已經褪色旌旗死死楔在大唐最后的邊墻上。
這一刻,張謙逸終于明白了父親、叔伯、五大家族的掌權者們、河西大族們,為什么如此的敬畏這一位老人,這位大唐在西域最后的榮光——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
就這樣,靜靜的,靜靜的,直到閱讀完畢,郭昕將手中的清單放在了幾案上,用有些復雜的眼神看向了正襟危坐的張謙逸。
在郭昕看來,不絕對的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
閻朝還是不錯的,但是張崇武、李傕、陰韓書之流,拿著沙洲十幾萬軍民性命作為要挾閻朝投降的軟骨頭直接砍了比較痛快。
至于張謙逸,不會被砍,以商賈的身份龜茲也可以進,但大都護府的門是絕對進不來的。
只不過,卜懷安那封信中的內容依舊歷歷在目。
“……第八團之使命,郭校尉與卑職盡知,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龜茲陷落,安西軍不復存在,我等又安能茍活于世……”
“……自龜茲至西州,我第八團突擊一千六百里,經歷大小戰事十三場,共斬首兩千三百余籍,至西州一役,第八團二百六十三人自校尉郭戎以下二百六十二人陣亡,第八團僅余卑職一人……”
“……大都護,龜茲已經到了極限了,安西軍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若依舊僅靠著三千白發兵,龜茲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堅持下去的……”
“……卑職知曉大都護早已經生死置之度外,更是早就做好了與龜茲共存亡的打算,否則絕不會將數百斤黑火藥盡數存放于書房之中,但是大都護,龜茲一旦陷落,安西軍一旦覆滅,我大唐在西域將再無立錐之地,我安西、北庭軍軍數萬將士五十載的堅持,百余年付出將付之東流。”
“……只要龜茲還在,安西軍還在,就代表大唐還在,還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唐人就還有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無論大都護是否愿意,如何所想,都必須盡可能的團結任何有可能團結的人和力量,哪怕多堅持一天,就是一份希望……”
“……卑職已經以大都護的名義,聯結盟友,收攏人力,整合資源,河西大族嫡子、長子將陸續前往龜茲為質,以證其贖罪之心……”
“……卑職已決定攪亂西域、天山、河西、草原,使得吐蕃、回鶻無力威脅龜茲,然后將繼續前往長安,使我安西軍將士之堅守為天下知,……”
“……卑職離開長安,重返安西之時,即為唐旗招展,唐風再起之日,請大都護恕卑職不高而行之罪……”
郭昕不喜歡卜懷安的話,也不喜歡卜懷安的做法,更不想和那些叛徒、敗類為伍,但是卜懷安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卻精準的打在了這位老者的心間。
罷了,為了龜茲,為了安西軍,為了大唐,為了能等到唐風再起之日,老夫和這些家伙演一場,又能如何。
放下清單,輕嘆一聲,郭昕朝著正襟危坐的張謙逸稽首道。
“老夫在這里感謝張公子以及……”
郭昕的動作,嚇得張謙逸連忙起身避過。
“大都護如此可是折煞我等了,大都護率領安西軍孤懸在外幾十載,我等罪人,這時候才……”
帶著一絲苦澀搖了搖頭,伸手阻止了張謙逸的話,郭昕違心的說道。
“哪有什么罪人不罪人的,無非是做法的不同罷了,老夫的做法未必就對,當年你父親他們的決定也未必就是錯的,若是整個沙洲玉石俱焚,此時此刻龜茲又怎么可能獲得補給和支持,能夠勠力同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張謙逸不清楚郭昕的這句話是否出自真心,但這句話說出的本身,就代表郭昕已經真正決定接納下了他們,直到這一刻,張謙逸懸著的心終于算是放了下來。
“不瞞大都護,一直到剛才晚輩一直都在擔心會不會被大都護直接罵出去或者直接轟出去……”
郭昕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是將話題轉回了物資上。
“算上這一次,這段時間已經向龜茲運送了第五批物資了,有了這些物資以及不間斷補充的精壯,安西軍至少可以再多堅持一年……”
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一名安西軍的軍校入內。
“大都護,都護府屬官及安西軍軍校已經全部到來?!?
郭昕點了點頭。
“賢侄且隨我來?!?
說罷,張謙逸跟隨郭昕的腳步離開了大堂,前往了都護府內的節堂。
節堂的中央,一副以龜茲為中心,涵蓋了安西四鎮、北庭三州、河西走廊西部的輿圖靜靜的樹立,只不過依舊處于安西軍掌控下的,已經只剩下了龜茲。
站在節堂中央,郭昕感慨萬千,曾幾何時,都護府的屬官、安西軍的高級將領,安西四鎮的官員可以坐滿整個節堂,而今,所有重要人員全部到齊,甚至填不滿節堂的兩成。
“這位是節度副使,朱凌,不過朱副使常駐通古斯戍堡。”
“行軍司馬、支度營田判官李振野,主管屯田、鑄幣、營造等事宜。”
“倉曹參軍、兵曹參軍、白馬渡關捉守使康濟世,負責倉儲、軍備、人員配給?!?
“司法判官、錄事參軍白執憲,負責軍紀、司法、文書、參贊軍事?!?
“回鶻聯絡使、鹽水關捉守使石烽!”
“柘厥關捉守使尉遲鐵琳!”
“雀離關捉守使安懷戎!”
“烏壘關捉守使李重陽!”
“龜茲鎮第三團校尉張長安!”
“龜茲鎮第六團校尉馬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