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善之惡
- 迪哲詩歌
- 迪哲偉賢
- 366字
- 2025-08-16 18:19:26
眾生之瞳,本不應(yīng)揣摩
善良博動之律
善為,為五千年耀眼之塔,毋庸置疑
為之,人性通常把惡一一
原罪,禁錮于歷史之恥柱
然爾是,許多之原罪
終究在,欲望中得已重生
從此,善良變異
甚至處欲望里,掙扎至死
知否,欲望,則無底之孔
為之,有拿名家之警句-----
存在之皆為合理
致使罪惡,有存在之標(biāo)簽
再曰,烙印于大腦深處
或設(shè)置于意識形態(tài)
致使,無敢打碎道德之桎梏
再加之,寺院高懸之架索
讓吾等更深信不疑
故之,只好把原諒
供作善良之唯一之信條也
致使,暗處之原罪
便有理論之依據(jù)
恰恰,正與某些愚善媾合
導(dǎo)致遇善,無形處滋養(yǎng)罪惡
故肯請,審判罪惡之時
不應(yīng)放過,過善之惡失責(zé)之
也許,只有如此
才不至于,讓包容變慫恿
也不至于,讓真之善良
不與原罪循環(huán)往復(fù),不善惡互養(yǎng)之
過善與惡,當(dāng)屬思之根本
否則,跌倒某處老者
所有墜落之疼痛之音符
為何被摩肩擦踵的靈魂見之
寧作看客,而不施以援手
此乃德之淪喪與善之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