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攘邊安內

時值仲春,料峭寒意漸消,未央宮外的草木已悄然萌出新綠,一派萬物復蘇的景象。

然而,殿內議事堂的氣氛卻與窗外的生機截然不同,凝重而專注。

劉據端坐于御案之后,太尉石德、征夷將軍趙充國、驃騎將軍霍光、車騎將軍上官桀等幾位軍事重臣分列左右。

巨大的邊塞輿圖在中央鋪開,上面清晰地標注著漢匈漫長的邊境線和重要關隘。

“諸位愛卿,”劉據的聲音打破了沉靜,“不久前,朕安插在漠北的‘眼睛’,傳回了一份密報。”

他微微抬手示意。

侍立一旁的內侍立刻將一份密封的卷軸恭敬地呈上,在幾位大臣手中依次傳遞。

卷軸展開,上面是蠅頭小字寫就的絕密情報。

石德看得最是仔細,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當他合上卷軸時,眼中閃過一絲明悟,撫須嘆道:

“原來如此!陛下去年力排眾議,急于推行那幾項軍制革新,裁汰冗員、精練士卒......根源竟是在此!”

他指向輿圖北方那片廣袤的區域,“匈奴那位新上位的單于,腳跟還沒站穩,正和他那位手握重兵的哥哥左賢王,在漠北草原上打得不可開交,無暇他顧!”

性格直爽的趙充國早已按捺不住,洪亮的嗓門帶著十足的痛快:

“打得好!讓他們狗咬狗,咬得越狠越好!省得這幫狼崽子老惦記著南下打草谷!痛快!真他娘的解氣!”

霍光神色沉靜,只是微微頷首,眼中精光閃爍,顯然在迅速評估此情報帶來的深遠影響。

上官桀則捻著胡須,若有所思。

劉據點了點頭,肯定了石德的判斷。

他目光掃過眾人,神情轉為嚴肅:“匈奴內耗,自顧不暇,這正是我大漢整飭邊防、積蓄力量的寶貴時機!

朕意已決,在不削弱現有邊防力量的前提下,立即著手,分批次讓那些年過五十六歲、為國征戰半生的老兵們榮歸故里。

朝廷務必妥善安置,賜予足額的田宅、錢糧,務必讓他們老有所養,安享晚年!

這是朕對那些老卒的承諾,亦是朝廷應盡之義!”

他的話語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陛下仁德,體恤老卒,臣等遵旨!”石德率先躬身領命。

但隨即,一個現實的問題被提出。

上官桀謹慎地開口:“陛下,老兵退役,兵源缺口必然顯現,新兵補充,從何處著手為宜?”

“此事,臣已有思量。”

石德再次開口,他顯然深思熟慮過,“可優先從邊境各郡,如朔方、五原、云中、代郡,以及鄰近的內郡如晉陽、上黨等地征募健兒。

這些地方的男兒,生于邊地,長于騎射,熟悉胡情風沙,稍加訓練,便可成軍,是戍邊的最佳兵源。”

他闡述完,恭敬地看向劉據,等待圣裁。

劉據微微頷首,對石德的方案表示認可:“太尉所慮周全,此法甚善。”

他略作停頓,補充道:

“若邊境及周邊郡縣兵員仍不足,可自長安三輔之地,抽調精銳京營或北軍士卒,以輪戍之制,前往邊關替換。

一則鍛煉京兵,二則亦可解邊軍久戍之疲。”

議題似乎告一段落。

劉據的目光卻再次落回輿圖上,手指沿著河西走廊一路向西,仿佛想起了什么。

他抬起頭,看向石德,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

“對了,太尉。前些日子,從長安出發,運送今年首批糧秣軍械前往酒泉、敦煌兩郡的那支輜重隊伍,可有最新消息傳回?他們行至何處了?”

石德連忙躬身回稟,語氣平穩:“回稟陛下,驛報昨日剛至。

隊伍已平安抵達武威郡境內,一切順利,人畜安好,物資無損。”

“武威?”

劉據的眉頭不易察覺地蹙了一下,手指在輿圖上比劃著距離,聲音里帶上了一絲明顯的不滿和焦躁,“這都多久了?才走到武威?太慢了!

河西春短,道路解凍后正是行軍的黃金時節,如此蝸行牛步,何時才能將物資送達前線戍卒手中?

延誤了春防加固,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石德聞言,頭垂得更低了,額角似乎有細微的汗意。

他嘴唇動了動,最終卻什么也沒說,只是將身體躬得更深了些。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其他幾位大臣也默契地眼觀鼻,鼻觀心。

原因無他,這支隊伍的主事者,正是當朝長公主視若珍寶、硬塞進去“歷練”的寶貝兒子。

劉據心里其實跟明鏡似的。

他何嘗不知道自己對這個初出茅廬、養尊處優慣了的外甥要求過于嚴苛了?

如今這些貴族子弟,有幾個是真心實意愿意去邊關吃苦的?

更何況這還是他第一次負責如此重要的后勤任務,劉據理解其中的難處。

但理解歸理解,此刻不行!

他是一國之君,面對的是滿朝重臣,是關乎邊境安危的軍國大事。

他必須拿出態度,必須表達出對延誤的震怒和對后果的憂慮。

短暫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劉據的目光銳利地轉向了將軍趙充國。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頭的煩躁,聲音恢復了沉穩,詢問道:

“趙將軍,依你看,趙安國和路明這兩個人,能力品性如何?”

趙充國聞言,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闔目,似乎在腦海中仔細掂量著這兩個年輕將領的斤兩。

片刻后,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每個字都帶著分量:“回稟陛下,

若論帶兵打仗、臨陣對敵,趙安國堪稱有勇有謀,戰場應變靈活機敏,是沖鋒陷陣的好手;

但若說到識時務、懂變通,善于周旋協調、處理復雜局面,那路明的心思活絡,八面玲瓏,則更勝一籌。”

劉據聽完趙充國的評價,心中似乎有了計較。

他緊接著拋出了更具體的問題:

“西南益州,去年方才平定叛亂,朕唯恐死灰復燃,急需一位得力干將前去坐鎮,穩定局面,安撫人心。

趙將軍,依你之見,趙安國與路明,誰更適合擔此重任?”

趙充國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斬釘截鐵地回答道:“陛下明鑒,臣以為,路明更為合適!”

他隨即補充了理由,語氣篤定,“路明乃伏波將軍路博德之子,自幼耳濡目染,跟隨其父處理過不少與邊疆各族打交道的事務,對夷情頗為了解,更懂得如何因地制宜,恩威并施。

穩定新復之地,需要的正是他這份‘識變從宜’的本事。”

劉據微微頷首,算是表示認可。

翌日,午后的陽光透過精雕細琢的窗欞,在御書房的地磚上投下長長的光影。

殿內燃著淡淡的龍涎香,氣氛比早朝時肅穆的大殿要舒緩許多,卻依舊帶著無形的壓力。

路明被內侍引入,年輕的將領身姿挺拔,步履沉穩,恭敬地向御案后的皇帝行了大禮。

“平身。”劉據的聲音平緩,目光落在路明身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許。

“路明,”他緩緩開口,字字千鈞,“你的父親,伏波將軍路博德,是我朝柱石,威名赫赫,功勛卓著。”

路明垂首,心中微動,不知陛下為何突然提起父親。

劉據頓了頓,眼神銳利起來,語氣也加重了幾分:“然,朕今日召你前來,并非要你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炬,直視著路明的眼睛,“朕對你的期許,不僅僅是不墜其名,而是超越你的父親!要立你自己的不世之功!你,可明白?”

路明心頭一凜,瞬間明白了陛下召見的深意絕非尋常。

他挺直腰背,迎向劉據的目光,眼神中沒有退縮,只有被點燃的斗志和鄭重:

“臣,明白陛下苦心!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圣望!”

看著路明眼中燃起的火焰和那份沉穩下的銳氣,劉據心中稍安。

他不再繞彎子,將早朝上與趙充國商議的結果和盤托出:“好!益州新定,百廢待興,然叛亂余燼未熄,隱患猶存。

朕命你即刻啟程,再度前往益州,擔起穩定大局、安撫黎庶、震懾宵小之重任!

務必使益州之地,真正成為我朝西南穩固之屏障!”

聽聞是關乎西南大局的重任,路明胸中豪氣頓生。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深深躬身,聲音洪亮而堅定,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陛下信重,臣感激涕零!此去益州,臣定當披肝瀝膽,殫精竭慮!

必不負陛下重托,必使益州穩若磐石!若有差池,臣提頭來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博乐市| 唐山市| 红河县| 永宁县| 同仁县| 太白县| 堆龙德庆县| 青铜峡市| 榆林市| 石棉县| 仁化县| 景东| 从江县| 新乡县| 法库县| 泸水县| 黑山县| 久治县| 绥阳县| 陈巴尔虎旗| 宣化县| 黄陵县| 壶关县| 霍邱县| 云安县| 陵川县| 贡嘎县| 农安县| 新绛县| 赣榆县| 淮滨县| 六枝特区| 本溪| 泰兴市| 绍兴县| 获嘉县| 乐安县| 贵港市| 惠水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