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 李義詩集49
  • 李義逐日
  • 1110字
  • 2025-06-27 21:26:10

【詠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沙卷電如鞭,風(fēng)吟漠嶺旋。

鳴沙驚落雁,月牙抱寒泉。

萬古流沙靜,一泓澄宇懸。

蒼茫天地闊,此處有遺仙。

賞析:

《詠敦煌鳴沙山月牙泉》賞析

一、起筆造勢:動態(tài)勾勒塞外奇觀

首聯(lián)“沙卷電如鞭,風(fēng)吟漠嶺旋”以雷霆萬鈞之勢切入。“沙卷電如鞭”用閃電喻風(fēng)沙疾馳之態(tài),“鞭”字既寫其速度如鞭梢破空,又暗含力量感,勾勒出鳴沙山狂風(fēng)卷沙、飛石走礫的雄渾氣象;“風(fēng)吟漠嶺旋”則以“吟”字?jǐn)M人,將風(fēng)聲化作大漠的低唱,“旋”字動態(tài)延綿,繪出風(fēng)沙在丘壑間盤旋流轉(zhuǎn)的磅礴畫卷。兩句以聲(風(fēng)吟)、形(電鞭)、勢(旋卷)交織,瞬間將讀者帶入塞外風(fēng)沙漫天的壯闊場景。

二、中幅繪景:動靜相映的神來之筆

頷聯(lián)“鳴沙驚落雁,月牙抱寒泉”為全詩詩眼,以精巧對仗構(gòu)建畫面張力。“鳴沙”點出沙山特質(zhì)——沙粒摩擦發(fā)聲的自然奇觀,“驚落雁”以飛鳥受驚的動態(tài),反襯沙鳴之雄渾;“月牙”狀泉形之妙,如新月嵌于大漠,“抱”字?jǐn)M人化,將泉池環(huán)抱寒水的形態(tài)寫得含情脈脈,與“驚”字的剛勁形成剛?cè)釋Ρ取删渲校持傍Q”與泉之“靜”、雁之“動”與月之“靜”相互映襯,既寫實(鳴沙山、月牙泉的地理特征),又寫意(驚雁、抱泉的詩意聯(lián)想),道盡“沙泉共生”這一世界奇觀的靈秀與奇絕。

三、頸聯(lián)拓境:時空交織的哲思意韻

“萬古流沙靜,一泓澄宇懸”從眼前景物轉(zhuǎn)向時空縱深。“萬古”二字穿透歷史煙塵,寫盡流沙歷經(jīng)千年的亙古靜默,與首聯(lián)的“動”形成張力,暗喻自然力量的永恒與滄桑;“一泓澄宇懸”以泉為鏡,倒映蒼穹,“懸”字化靜為動,仿佛一汪清泉將天宇懸空托起,既寫泉水澄澈如鏡的物理特性,又暗含“天地入懷”的哲學(xué)意境——流沙的“靜”象征時間的凝固,泉映天宇的“懸”象征空間的無垠,二者交織成時空交錯的縹緲畫卷。

四、結(jié)句升華:蒼茫天地間的仙意遐想

尾聯(lián)“蒼茫天地闊,此處有遺仙”以大寫意收束。“蒼茫天地”延展視野,讓鳴沙山月牙泉置于洪荒宇宙的背景下,更顯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遺仙”二字注入浪漫想象,暗合敦煌作為絲綢之路文明交匯點的神秘色彩——仿佛這沙泉秘境是仙人遺落人間的居所,將自然景觀與人文傳說熔鑄一爐。“闊”與“仙”二字,前者寫空間浩瀚,后者寫意境超脫,最終讓全詩從景物描寫升華為對天地玄機、自然神性的叩問,余韻悠長。

五、藝術(shù)特色總覽

全詩以五律形制構(gòu)篇,對仗工整(如“鳴沙”對“月牙”,“驚落雁”對“抱寒泉”),動靜相生,剛?cè)岵T谟迷~上,“電如鞭”“風(fēng)吟”“抱”“懸”等字錘煉精準(zhǔn),既具視覺沖擊力,又富擬人化的情感溫度;在意境上,從“風(fēng)沙狂卷”的雄渾,到“泉映天宇”的空靈,最終落于“遺仙秘境”的縹緲,層層遞進(jìn)中盡顯敦煌景觀“雄奇與靈秀并存”的特質(zhì),堪稱以詩筆繪就的“塞外仙蹤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石狮市| 兴城市| 云安县| 兴安县| 新邵县| 宾阳县| 嘉荫县| 临泉县| 孙吴县| 东辽县| 宁国市| 常山县| 沛县| 永定县| 肃南| 和政县| 合山市| 上杭县| 措美县| 全州县| 呼和浩特市| 喀喇沁旗| 太白县| 明光市| 广宗县| 罗定市| 治县。| 青田县| 称多县| 徐闻县| 吉木乃县| 上高县| 赫章县| 潢川县| 镇沅| 池州市| 开远市| 固原市| 双辽市|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