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把你的一生寫成一部小說,書名應該叫什么?說說原因。
- 可寫的666件事
- 竹林隱墻
- 699字
- 2025-07-18 12:15:38
《走出囚籠的我》
九十年代初,計劃生育正嚴之時,我的出生不是錯誤也不算對。
這里的民風很是重男輕女,一個家庭沒有男孩是會被人看不起的。
出生后被抱到一個親戚家,兩個月后奶奶和一個較親的親戚把我帶到了三千公里外的另一個城市。
當時親戚家條件比我父母家好一點點,我被悉心照顧都是托奶奶的福。
兩年多之后父母這邊有重大意外發生,奶奶不得不回父母家這邊,奶奶到哪里我就被帶到哪里。
我七歲的時候,奶奶去世了,離世前奶奶說了一句話“我誰都不都擔心,就擔心錦兒,在xx面前一點動靜就嚇的發抖”,這是我多年后從姑姑口中聽到奶奶離世前唯一的擔心,也是這一刻我知道自己為什么從有記憶起就那么膽小、怯懦和窩囊。
8-13歲是我的第三個生活環境,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想時刻逃離所處環境的年齡段。回去就只想著下次出門的時間,一出門那是無比的開心;這時候的我只想飛出去,滿心滿腦只有離開這一個念頭。
14-19歲,稍微好些,就是管束嚴,不那么自由,經歷著青春期的敏感,渴望更多的還是自由,想要無拘無束的自在感,慶幸這個時候腦子還沒長好,只是偶爾有不開心。
20-22歲,開始了經常性心情緊張的時刻,也就是每次打電話的時候。這個時期每次離校都很不開心,又進籠了?!疤映鋈ァ笔俏椅ㄒ坏哪铑^。
23歲之后,長久的住進了囚籠中,出來放風都感受不到一絲松快了,最多的想法就是要么死,要么逃出去??蓛蓚€結果都沒有,還是住在囚籠里,心情每分每秒受著煎熬。
究竟何時能出去?走了三十多年還在籠中,只能心里期盼嗎?這要是奈何橋,恐怕早走過幾百上千遍了吧。
這囚籠這么多年了,怎么就不能自己壞呢?誰給它售后維修的,使用時間怎么就那么長呢?
我不會跟這囚籠共存亡的,要么它死,要么我走出去它慢慢腐爛死。
作者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