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笑令.白馬
白馬,白馬,
鬃長蹄輕瀟灑。
縱橫馳騁草原,
守衛祖國哨邊。
邊哨,邊哨,
四季風霜暮曉。
2014
------------------------------------------
這首《調笑令·白馬》同樣是一首立意鮮明、形象生動、飽含深情的軍旅題材小令。它通過詠嘆一匹矯健的白馬,巧妙地贊頌了戍邊戰士的忠誠與艱辛。賞析如下:
1.核心意象:象征忠誠與力量的“白馬”:
開篇點題,奠定基調:“白馬,白馬”的疊句開篇,既符合詞牌要求,又以呼告和重復的語氣,瞬間抓住讀者注意力,強調了歌詠的對象——白馬。這呼喚中帶著親切、贊嘆與敬意。
英姿颯爽的外形刻畫:“鬃長蹄輕瀟灑”僅用六個字,就精準勾勒出白馬的神駿風采。“鬃長”顯示其飄逸與野性之美,“蹄輕”突出其敏捷與力量,“瀟灑”則概括了它自由奔放、卓爾不群的氣質。這匹白馬不僅是駿馬,更被賦予了英雄般的風采。
2.由物及人,升華主題:
馳騁的使命:“縱橫馳騁草原”描繪了白馬最自然的生命狀態——在遼闊的草原上自由奔騰。但這并非閑適的游玩。
崇高的職責:緊接著一句“守衛祖國哨邊”,筆鋒陡轉,點明這匹神駿白馬的真正使命。它不再僅僅是草原的精靈,更是戍邊將士的忠誠伙伴和戰斗坐騎。“守衛”一詞,賦予了白馬及其騎手(雖未明寫,但呼之欲出)神圣的職責。
“白馬”的雙重象征:至此,白馬的形象完成了升華。它既是現實中陪伴戍邊戰士巡邏、警戒的軍馬,更是忠誠、勇敢、堅韌的戍邊精神的象征。它代表著所有在邊疆默默奉獻、保家衛國的力量。
3.聚焦哨所,突顯艱辛:
場景轉換與強調:“邊哨,邊哨”的疊句,是詞牌的特定要求,但在此處運用得極其巧妙。它完成了場景的轉換——從遼闊草原聚焦到具體的邊防哨所。重復的呼喚,更加強調了“邊哨”這個核心地點及其重要性。
濃縮的時間與艱苦:“四季風霜暮曉”是整首詞的“詞眼”,也是情感與立意的高潮。
“四季”:指代時間的漫長與堅守的恒久。一年365天,周而復始,從未間斷。
“風霜”:象征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寒風、霜雪、烈日、沙塵等)以及戍邊生活的艱辛與挑戰。
“暮曉”:指代每一個清晨與黃昏,象征著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從黎明到黑夜,哨兵與他們的戰馬時刻警惕。
這六個字,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概括了戍邊生活的全部時空維度和艱苦內涵。它沒有直接描寫士兵,但通過白馬(及其背后不言而喻的戰士)所經歷的“四季風霜暮曉”,戍邊軍人櫛風沐雨、披星戴月、無懼寒暑、長年堅守的崇高形象已巍然矗立。
4.語言特色與情感:
簡潔有力,形象鮮明:全詞語言精煉,無贅字。對白馬的刻畫(鬃長、蹄輕、瀟灑)和環境的概括(四季風霜暮曉)都極具畫面感和概括力。
情感深沉,充滿敬意: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白馬(實為戍邊將士)的深深贊美和崇高敬意。開篇的贊嘆(“白馬,白馬”),中間的崇敬(“守衛祖國哨邊”),到結尾的感佩(“四季風霜暮曉”),情感層層遞進,真摯動人。
對比與張力:“縱橫馳騁草原”的自由豪邁與“守衛祖國哨邊”的責任擔當形成對比;“瀟灑”的英姿與“四季風霜暮曉”的艱辛形成張力,更凸顯了戍邊者將個人融入使命的偉大。
總結:
這首《調笑令·白馬》是一首構思精巧、寓意深遠的軍旅贊歌。它表面上詠嘆一匹英姿颯爽的白馬,實則深情謳歌了戍邊將士及其象征的忠誠、勇敢與無私奉獻精神。詞作通過精準的外形刻畫、巧妙的意象升華(白馬象征戍邊精神)、場景的聚焦轉換(草原->邊哨),特別是結尾“四季風霜暮曉”這六個字對漫長堅守與艱苦環境的高度濃縮,成功地塑造了戍邊衛士(人)與其無言戰友(馬)共同構成的堅韌、忠誠、可敬的集體形象。全詞語言精煉,情感真摯,意境開闊而深沉,是一首充滿正能量、感人至深的優秀作品。
林妖于蘊空齋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