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躺平也得上班
- 大明:朕躺平了,你們自己看著辦
- 這恒河貍
- 2005字
- 2025-06-26 22:56:59
在乾清宮外,等了半個時辰,感覺朱厚照應該已經息怒了,劉瑾才悄悄地走進乾清宮,見朱厚照還在看奏本,劉瑾也不敢打擾,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
看著奏本上的內容,朱厚照手指輕輕敲擊在桌子,奏本的內容是南昌那邊的知府彈劾寧王朱宸濠的護衛超出額定編制。
當初朱棣靖難之后,便開始削減藩王兵權,但邊塞九王仍保留了護衛,雖說每個藩王名義上只有五千六百人的額定編制,但耐不住人家會鉆空子。
這些藩王通過養家丁的名義規避編制限制,其中以寧王、代王、遼王三王最為猖狂,私底下養的家丁足足有兩三萬人,要知道按照衛所的制度,一個衛也只有五千六百人。
而這些藩王養的家丁都是完全脫產的絕對精銳,戰力比那些衛所兵要強得多,只要以這些精銳為核心,隨時可以拉出十幾萬兵馬,歷史上的寧王朱宸濠就是依靠這些精銳起兵的。
現在他既然已經知道朱宸濠會起兵,自然要提前做準備,不過想要再次削弱這些藩王的兵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那些藩王的兵權是朱元璋賜予的,朱棣能夠削弱藩王的兵權,是因為有絕對的威望,他可沒有這種威望。
想了一會后,朱厚照將奏本放在了一旁,這件事情還是放在明天的早朝再討論吧,至少要取得文官們的支持,他才能禁止這些藩王以家丁的名義養兵。
想到這里,朱厚照有點無奈,這躺平有點難度啊,皇帝也免不了上班的命運,而且上早朝還得早上四點就起床,比一般的牛馬還慘。
“劉大伴,有什么事嗎?”
把奏本放下后,朱厚照看向一旁的劉瑾,他知道劉瑾肯定是找他有事,要不然也不會在這種時候進來找他。
“皇爺,修建豹房一事已經拖延了許久,是不是要多催促一下戶部。”
劉瑾躬身問道,他必須先確定朱厚照的意思,再決定是不是要跟那些文官繼續斗下去,如果朱厚照不想在豹房的事情上支持他們,那么他們鬧下去也沒用。
豹房?
聽到劉瑾的話,朱厚照眼睛微瞇,歷史上的朱厚照之所以修建豹房,除了想要將政治中心搬離皇宮,擺脫文官的控制,也是為了擺脫張氏。
現在他和文官的關系已經緩和了一些,還不需要依靠豹房來擺脫文官的牽制,不過張氏倒是一個很大的麻煩,這個時代講究仁孝,他想要擺脫張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你們催一下吧。”
收回了思緒后,朱厚照擺了擺手道,張氏的控制欲太強,而且他也無法對張氏動手,留在皇宮的話,以后張氏難免會對他的孩子出手,還不如搬到豹房去。
而且他也需要研究一些東西,比如火槍和火炮,還有蒸汽機之類的東西,雖然他想要躺平,不太想要大規模的變法,但他至少得改變歷史的走向,華夏那百年屈辱,他絕對不允許再發生。
“奴婢遵旨。”
聽到這話,劉瑾連忙應道,有了朱厚照的同意,那么他們跟文官斗爭就有把握了。
………
文華殿。
龍椅上,朱厚照百無聊賴地看著下方群臣吵鬧,有糾儀御史當庭彈劾衣冠不整,也有六部奏事,不過大部分都沒有朱厚照的事,因為這些事情都早就經過了內閣和司禮監的批閱。
之所以一直維持早朝制度,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讓群臣彼此攻訐,因為早朝的規矩極為森嚴,一絲一毫的禮儀都不能錯,百官之中流傳著一句話,入宮如赴死。
比如藏紙片即下詔獄、缺勤者廷杖六十、遲誤者枷號示眾、百官踏御道逾白石線者斬、衣冠不整廷杖,這些嚴苛的規矩都是為了宣示皇權至高無上。
而這些規矩既是官員之間攻訐的手段,也是宦官對付文官的手段,比如歷史上的劉瑾為了報復劉健他們的“誅八虎”,就曾經將百官踏御道逾白石線者斬這一條規矩落實。
本來這一條規矩只是擺設,哪怕真的御道踩線了,大多是挨一頓廷杖,然而在正德元年十二月的時候,劉瑾卻將這條規矩落到了實處。
當時御史王良臣因為在金水橋過御道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線,結果卻被當庭腰斬,成為這條規矩下的第一條亡魂。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很快,時間便到了七點左右,朱厚照朝著一旁的劉瑾使了個眼色。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收到朱厚照的眼色,劉瑾立馬上前一步,揚聲說道。
…
乾清宮。
朱厚照翻看著奏本,下面則是站著劉健等內閣閣老和六部尚書。
“幾位愛卿,南昌知府石金的奏本,你們也都看過了吧。”
合上奏本后,朱厚照開口說道:“寧王所養的家丁超過三萬,規模之大,可見其野心勃勃,諸位愛卿覺得該如何處置?”
想要處置一個藩王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現在大部分藩王麾下所養的家丁都有幾千上萬,動了寧王朱宸濠,那其他藩王怎么想,要是事情鬧大了,那就是同室操戈,到時候他這個皇帝的名聲就臭大街了。
畢竟這個時代的宗族觀念極重,皇帝相當于朱氏宗族的族長,要是族長無緣無故對其他支脈動手,那天下人會怎么看他,估計天下人會認為他連同脈血親都容不下,還能容得下誰?
聽到朱厚照的話,劉健等人都是眉頭緊皺,對于這件事情,他們都不太想插手,因為這件事情是皇室的家務事,一個處理不好,他們這些人都得出來背鍋,畢竟總不能讓皇帝出來背鍋吧。
不過現在朱厚照已經問了,他們也不能不回答,要不然朱厚照將事情扔給他們自己決定,他們估計更頭疼,因為到時候處理不好,那就真的是他們的責任了。
“陛下,不如先將寧王朱宸濠的護衛兵權禁了?”
思索了許久后,劉健才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