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論傷害
- 旅居成都
- 南北王
- 1036字
- 2025-06-28 12:05:35
一個人在其一生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傷害。
除了暴力襲擊、搶劫、強(qiáng)奸、車禍等等這些可能是由于完全的意外原因或陌生人帶來的,或者是像洪水、地震、火災(zāi)等自然帶來的傷害外,平常日子里,給我們帶來傷害最多的,大抵是我們身邊的人。他們可能是自己的父母、兒女、兄弟或姐妹。也可能是同事、朋友,是配偶或情侶。他們離你最近,或血脈相連,或情交意融,或利益相關(guān)。于是,就有了相互的支撐和援手,也有了相互的沖突和矛盾。當(dāng)情義在漫長的歲月中變冷變淡,當(dāng)一方向另一方的請求遭到拒絕或不能被滿足時,或是一方認(rèn)為另一方會妨礙自己得到一種利益時,傷害也就開始了。
為什么當(dāng)親人或朋友反目時,比對自己的敵人更加不能相容,道理大略也就在此。有親近,才會有疏離。有愛戀,才會有怨恨。有效忠,才會有叛逆。
因此,一個人要想避免他人或外界的傷害,就要在人格上保持一種獨立,一種不依人不求人的狀態(tài)。人格上的獨立應(yīng)是物質(zhì)和精神兩個方面的獨立。一個連生存都不能獨立的人,很難想象他能在人格上獨立。
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獨立和自足,是阻止欲望泛濫的堤壩。這便是“獨善其身”。
你不傷害他人,也就減少了被他人傷害的可能。因為傷害往往是雙重的和報復(fù)性的。
歷史上,那些成就偉大人格和偉大事業(yè)的人,大抵是一些外人甚至自己都不能傷害的人。他們是有金剛護(hù)體的。但這個金剛不是別的,而是他自己的獨立強(qiáng)大,以及甘于放棄一切包括生命的人格精神。
佛陀舍身飼虎的故事流傳廣泛。佛陀主動將身體作為老虎的食物,是出于一種大的慈悲施舍,一種愛,所以他會有疼痛,但不會有被傷害的感覺,他是自覺自愿的。
傷害和其他許多諸如幸福、快樂等只有心靈才能判斷的個人體驗一樣,是當(dāng)你感到它時,它才存在著。同樣的一件事情,有的人會感到巨大的傷害,而另外的人可能就沒有這種感覺。
同樣的例子,基督·耶酥也是個榜樣。他說,愛你的鄰居。他是以愛布他的道的。當(dāng)時他的周圍,有很多和他一樣宣稱信仰上帝的人,但卻是以上帝的名義互相仇殺。他們沒有愛心和寬容,只是一味的敵視并消滅一切他們認(rèn)為的異教徒。當(dāng)他們看到一個人竟敢以愛一切人為道時,就自然也將這人當(dāng)成了敵人。但耶酥在被那些迫害他的人釘上十字架時,并沒有怨恨和絕望。他知道,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被阻擋,惟有愛是不能夠的。他的愛必將遍布大地。他的選擇是對的,因為那些偏執(zhí)無愛的人害怕了,因而他成功了,他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我想,一個人一旦擁有了一顆能寬容、接納他人的愛心,就是給自己構(gòu)筑了一座靈魂的堡壘。在這個以愛為神的堡壘里面,人是不會被傷害的。200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