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招人與投資【求追讀,求月票】
- 華娛,從巨星模擬器開始
- 風清云澄
- 2059字
- 2025-07-14 23:58:00
“沈總,抱歉啊,我目前沒有想要去其它公司的想法。”
“沒關系,如果有了,可以考慮下我們星火。”
“一定,感謝。”
……
在娛樂圈,經紀人是藝人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作用貫穿于藝人職業規劃、資源對接、風險管控、形象維護等多個核心環節。
他們既是藝人的“職業規劃師”、“資源橋梁”,也是“風險防火墻”和“商業合伙人”。
一個專業的經紀人能幫助藝人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中少走彎路,實現從有潛力到被認可,再到長紅的跨越。
反之,不合格的經紀人可能因決策失誤、資源匱乏或危機處理不當,直接導致藝人事業下滑。
雖然,星火娛樂現在只有兩個藝人+一個導演。
但范小胖休息快兩個月了,需要經紀人來為她談資源。
蓀燕姿等專輯發售了,也同樣需要經紀人來談資源。
倒是檸浩不用,他更多的是需要資金。
由于沈浪對經紀人的工作不熟悉,也不可能老板兼任經紀人,所以急需請一個專業的。
他收集了一些相關信息,篩選出了三個知名和有潛力的經紀人。
是的,沒什么比挖墻腳來得更快。
第一位是李曉婉。
她也有一家公司,95年創辦了榮信達影視,開創了“制作+經紀”的閉環模式,通過影視項目直接孵化藝人,為內地經紀人行業提供了“內容驅動型”的范本,以制作《大明宮詞》而聞名,同時也兼任經紀人角色,目前只有憑借《大明宮詞》嶄露頭角的周訊一個藝人。
正好星火在影視上,不管是人才,還是經驗,都有所欠缺。
第一個見的就是她,結果是被拒絕。
人家公司開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加入另一家公司。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她的公司收購了。
可沈浪手里沒那么多資金,雖然她的公司規模不大,但也要上千萬。
第二位是汪京花。
她創立的黑海紅日文化公司,打破了內地“單位制”藝人管理模式,首次將“職業經紀人”概念引入影視圈,被業界稱為“內地經紀人先驅者”。
剛剛聊完,被她婉拒了。
沈浪并不知道,汪京花已經與華藝那邊達成了合作,明年要合開一家影視公司。
所以,她又豈會接受邀約加入星火。
如果早個半年,說不定有可能。
但也只是可能,因為她有著不小的野心,想當老板,而非打工人。
第三位是常記紅。
80年代進入影視圈后,歷任美術、副導演、制片人等職務,這種跨領域經驗為她日后的經紀工作奠定了獨特優勢,不僅讓她能從藝術審美角度挖掘藝人特質,還能以制片人的全局視角規劃藝人發展路徑,91年因與蔣文麗的合作正式轉型為經紀人。
能力很強,管理的藝人鮮有緋聞,強調“作品才是最好的公關”。
是星火需要的人才。
沈浪跟她通了電話,回復是需要時間考慮。
一般這種回復,成功的幾率比較小。
其實,她需要時間對比,對比向她發出邀請的兩家公司誰更合適。
沒錯,海潤影視也看中了她。
沈浪去了解了這家公司。
前身是93年成立的海潤廣告公司影視中心,從94開始投資電視劇,從投資的第三部電視劇《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起,在圈內打響名氣。
今年開始轉型做影視公司,投資制作了《永不瞑目》、《二馬》、《致命邂逅》等電視劇。
他們還不斷吸納、簽約優秀導演、編劇等專業人才,建立影視產業規范化、系統化的人才培育模式。
像是李曉婉、汪京花、常記紅,他們都有接觸過。
“沈總,招聘信息已經按照你的要求發出去了。”這時,文秘李燕敲門進了辦公室。
“嗯,你給我約一下常記紅,這事見面談好一點。”沈浪想再爭取一下。
“好的,我這就去辦。”李燕關門出去了。
招聘,自然是經紀人。
沈浪是更偏向有經驗的行業老手,他們手里有資源,有人脈,有渠道。
新手的話,不是不能用,是需要時間來成長。
倒是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老手新手都要。
畢竟,星火不會只有范小胖、蓀燕姿、檸浩這三個藝人。
未來簽的藝人多了,一個經紀人也管不過來。
而一老帶多新,這樣能儲備更多的專業人才。
“浪哥~”沒一會兒,巴多來了。
“駕照拿到了?”沈浪讓他去考駕照,有輛車會方便很多。
“拿到了。”巴多從兜里把駕照拿出來給他看了一下。
“給,沒事的時候多開開,熟悉下車和路,但切記注意安全。”沈浪拉開辦公桌抽屜,取出車鑰匙丟給他。
“好嘞。”巴多眼睛都笑瞇了。
跟了沈浪才沒幾個月,小車都開上了,而且是二十多萬的好車。
因為是用系統的公司運營資金購買的公司用車,就選了一輛商務MPV。
今年魔都通用年以“陸上公務艙”概念推出的別克GL8,搭載 2.4L或3.0L發動機,車內空間靈活,第二排配備獨立座椅,是商務接待的標桿MPV。
小心翼翼的收好車鑰匙,巴多這才想起有正事沒說,趕忙道:“浪哥,我還有個好消息。”
沈浪“哦”的一聲,笑道:“什么好消息,說來聽聽。”
巴多嘿嘿一笑,道:“你不是在找投資拍電視劇嗎,我前幾天跟之前的一個群頭喝酒,他無意間透露,有晉西那邊的煤老板來北影廠,想投影視劇,但沒有談好,就打算自己去找導演,那群頭恰好有聯系方式。”
說完,把名片遞了過去。
沈浪拿在手上一瞧,上面寫著【聚源煤業有限公司——王翠華】。
90年代,淺層煤資源很多,政策也寬松,小煤礦開起來很容易,可以說是全國小煤礦遍地開花。
這個“風浪越大魚越大”的年代,不管是什么,只要可以私人買賣,膽子大就能掙錢。
有的人幾百萬買一個煤礦,轉手就賣出了10倍的價錢,就此暴富。
國內的大老板當中,就有不少是煤老板。
如果他們愿意投資《流星花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