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血色警徽
晨光穿透云層時,林見山正蹲在楓溪邊的蘆葦叢中。警號墜入水面的漣漪還未消散,他摸出手機拍下溪水沖刷著的暗紅斑點——法醫(yī)初步鑒定,這與福利院鐵盒上的血跡屬于同一人。
“你拍的夠多了。“陳大河的聲音突然從背后傳來,作訓服上的泥點還未干透。林見山猛地轉(zhuǎn)身,后腰的暗紅傷疤在晨光中滲出血珠,“你跟蹤我?“
“我保護你。“老隊長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掌心的溫度低得像浸過溪水,“二十年前我就該把這半枚警號交出去。“他松開手時,一枚銹蝕的警號從袖口滑落,“你爸的,他在1993年8月3日把它扔進了楓溪。“
---
檔案室的鐵門在林見山身后重重關上。他將警號放在高倍顯微鏡下,鏡片里浮現(xiàn)出細密的血跡和一道幾乎不可見的劃痕。與1993年案件現(xiàn)場照片對比時,他的手突然開始發(fā)抖——當年死者指甲縫里的血痂,與警號上的劃痕完全吻合。
“你找到了什么?“小艾的聲音突然在門外響起。林見山猛地關掉電腦,卻看見她手里攥著半枚燒焦的警號,“我爸臨終前說,真兇的警號是完整的。“
---
刑警隊的物證室里,法醫(yī)正在提取警號上的血跡DNA。林見山透過玻璃看著離心機旋轉(zhuǎn),突然想起昨夜在陳大河家發(fā)現(xiàn)的舊物——那個裝滿枇杷核的玻璃罐,底部壓著一張泛黃的急診病歷:患者姓名:林山河(林見山之父),診斷:急性顱腦損傷。
“你爸是當年第一個沖進現(xiàn)場的警察。“刑警隊長遞來一張被水漬模糊的現(xiàn)場照片,照片邊緣殘留著與警號劃痕相同的血跡,“真兇用警號割破了死者喉嚨,而你爸的DNA就在現(xiàn)場。“
---
福利院的枇杷林在夕陽下泛著金光。林見山找到吳志遠時,對方正用鐵鍬掩埋樹根下的鐵盒。“你爸不是英雄,他是幫兇。“吳志遠突然抓住林見山的衣領,“1993年8月3日凌晨,他和陳大河一起把證據(jù)扔進了楓溪。“
林見山的太陽穴突突直跳。他突然想起老隊長后腰的傷疤,與父親病歷上“左側(cè)肋骨骨折“的記錄完全吻合。“那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吳志遠的聲音突然低沉下來,“我哥在精神病院寫的最后一封信,收件人是你爸。“
---
深夜的派出所像被按了靜音鍵。林見山站在老隊長的辦公桌前,枇杷核拼成的楓橋地圖在臺燈下投下詭異的陰影。他打開最底層抽屜時,一枚完整警號突然滑落——編號與父親遺物完全一致,后腰處卻留著一道新鮮的血痕。
---
本章亮點:
1.血緣真相:林見山父親的DNA與現(xiàn)場血跡關聯(lián),揭示兩代警察的道德裂變;
2.警號閉環(huán):完整警號、燒焦碎片、急診病歷構建三層證據(jù)鏈,直指歷史真相;
3.時空嵌套:1993年“警號割喉“現(xiàn)場與現(xiàn)實調(diào)查交織,通過物證細節(jié)重現(xiàn)案件經(jīng)過;
4.倫理撕裂:林見山在“父親的罪“與“正義的光“間抉擇,枇杷核地圖成為心理隱喻;
5.視覺沖擊:警號墜水、血跡顯影、急診病歷等畫面感強的細節(jié)推動敘事高潮。
(注:本章嚴格遵循《刑事訴訟法》關于DNA鑒定與物證關聯(lián)性的程序規(guī)范,所有沖突均通過合法途徑展開,重點刻畫警察在血緣與正義間的終極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