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
- 家族崛起:從每日推演開始
- 宅心魚
- 2187字
- 2025-07-10 08:05:00
晨光熹微,慘淡地涂抹在青石村上空,
陳時來到青石村外圍,
聽到村子里傳來哭泣和嘆息聲,再仔細一看,里面亂匪已經離去,只有村民們在悲傷痛哭。
他還在地上看到了幾具尸體,和幾攤鮮血,
他認得那些尸體,正是村子巡護隊的人,
想來應該是在抵抗亂匪時不幸被殺。
接著,他繼續向里走去,
路兩旁,劫后余生的村民們木然地拾掇著散落一地的家什,或是癱坐在門檻邊無聲垂淚。
他們望見陳時,目光里無不閃爍著復雜的神色。
似乎在后悔為什么沒有聽他的話,又好像在責怪他為什么不堅持讓自己跟著一起逃難。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疑惑,
疑惑陳時為什么會知道亂匪將會襲村。
陳時對這些目光自是心知肚明,沒有時間搭理他們,而是徑直走向了醫廬,
醫廬的門扉洞開,歪斜地掛在門框上,仿佛被巨力狠狠撞擊過。
卻見屋內一片狼藉,藥柜傾塌,抽屜全被拉開,散落的藥材、藥罐的碎片鋪滿了地面,踩上去嘎吱作響,那把圈椅也被打翻,
接著他滿屋子找了一圈,也沒見劉醫師身影,
只是,地上也沒有什么血跡。
“劉老難不成是被那些亂匪擄走了?”
陳時面色一沉,
一來是擔心對方的安全,一個老頭子被這么折騰,不知道受不受得了,
二來是孫婉來年就要生了,還需要醫師的診治。
“唉,真是,”他搖了搖頭,“就是不肯跟我走,這下好了。”
“罷了,先去讓婉兒她們回來,剩下的日后再說吧。”
劉老被山匪擄去,他也沒有辦法,只能交給官府處理,不過憑他的了解,最終肯定是不了了之。
陳時又返回山中,找到眾人。
“爹,回來了!”
孫婉急忙上前一步,擔憂地看著丈夫的臉色:“夫君,村子怎么樣了?”
陳時走到眾人面前,嘆了口氣,道:
“亂匪已經走了。”
聞言,大家伙心里都像是落下一塊重石,
“走了?!謝天謝地!”
“不過,”
陳時的聲音低沉下來,
“村子被洗劫得很慘,巡護隊的幾個人沒了,許多家都被搶了。”
他頓了頓,看向李墨和孫婉,
“劉老的醫廬一片狼藉,人不見了,但地上沒有血跡,我猜可能是被亂匪擄走了,畢竟,一個醫師多少有點用處。”
“什么!”
眾人聞言,臉上的慶幸瞬間褪去,
“被山匪擄走,這可如何是好。”
李墨低聲嘆道。
“是啊,劉老那么大把年紀了。”
“那、我們現在怎么辦?”
王大海則是有些茫然地問道。
陳時定了定神,語氣恢復冷靜:
“此地不宜久留,我們回村去,”他看向眾人,“大家都沒事吧?還能走嗎?”
眾人紛紛點頭,孫婉道:“我們都歇了一會兒,沒事的,能走。”
“好。”
陳時又轉向小白,摸了摸它的頭顱,道:
“虎兄,多謝你幫忙了。”
小白站起身,輕輕蹭了蹭陳時的手臂,喉間發出一陣呼嚕聲。
之后眾人也和小白告別,一同返回村中。
在村口分別,
一行人回到各自家中。
看著被大力踹開的院門,以及屋內被搜刮過的痕跡,
陳時不禁有些慶幸,
幸好自己有推演系統在身,
要不然,自己一家多年的積蓄沒了不說,妻兒和自己的生命還會受到威脅。
“夫君,”
孫婉這時環住了自家夫君的手臂,
陳時明顯可以感覺到她的身子在微微顫抖,
他伸手撫了撫對方的烏發,安撫道:
“沒事了,那些亂匪最多就來一趟,短時間內不會再來了。”
說著,他眼神里閃過思索,
“最近銀子攢了不少,或許是時候帶著婉兒搬家了,如今匪亂頻發,還是去縣城里安全些,而且城里還有郎中穩婆。”
“以后鶴兒也可以每天回家吃住。”
......
半月光陰流轉,
明河縣,
清晨微熹的陽光,柔和地灑在石榴花巷的青石板路上。
陳時利落地從牛車上躍下,隨即轉身,小心翼翼地將孫婉扶下車來。
相比半月前,她微隆的小腹更顯圓潤了。
而牛車上,是滿滿登登的行李物件。
“到了,就是這兒。”
陳時指著眼前的兩進宅院,語氣溫和,讓孫婉倍感踏實。
夫妻倆站定望向前方,
院門是尋常的烏木色,門框上還殘留著不知何時貼過的春聯的漿糊印子。
“南鶴,別愣著了,快搬行李,你待會還得去武館呢。”
“知道了,爹!”
牛車屁股后面,同樣跳下來的陳南鶴高聲應著,嗓音清亮。
行李倒也不多,原先家中的粗笨家伙什兒,大半折價賣了,只帶了些有念想的,
主要還是衣物、細軟之類的。
推開院門,是一個方正的小天井。
地面鋪著青磚,有些濕滑,墻角一株半枯的老梅樹虬枝盤錯,顯出幾分古意。
雖不若山村的院落寬敞直接能見山見林,但這高墻圍合的一方天地,讓人莫名安心。
房屋是典型的磚木結構,比他們村里的土房要堅實得多,正屋三間,兩側有廂房,
后面還有個小些的后院,留出了一小塊地,可以種點菜蔬。
“爹,我們以后真住這里了?”
陳南鶴放下手中的包袱,興奮地打量著這全然不同的宅邸環境。
除了武館,他還從未在如此規整的宅院中留宿過。
“是啊,以后這兒就是我們的新家。”
陳時扶著孫婉在正屋堂前坐下歇息,環顧著有些空蕩的屋子,開始籌劃,
“正屋咱倆住,暖和些,東廂房給鶴兒住,西廂房就當做客房,平日虎娃、關浩來了,可以在那里歇息。”
“好。”
孫婉柔聲應道。
隨后,孫婉帶著陳南鶴開始整理布置,
陳時站在堂前的屋檐下,望著這方小院,嘴角牽起一抹淡笑。
自半個月前決定帶著家人搬進城后,他便不時進城尋訪合意的宅子,
一周前,他看中了這個小院,問過牙行才知,此宅主人早已遷往州府,托他們代為出租。
一年二十兩銀子的租金雖不算便宜,然對于如今的陳時,尚在可擔之列。
而李墨,也在大年初四便告別了大伙,繼續踏上漫長的趕考之路。
這一別,也不知何時能夠再見。
或許下次見面,其已成為朝堂高官,也或許成了某個衙門的不知名小吏。
臨別之際,陳時送他至官道岔口,觸景生情再度吟出一句詩來: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而李墨則在沉吟后,回贈了他:
“君恩似海深難報,歸時定捧金榜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