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機會增多
書名: 最后巨星作者名: 趙墨涵本章字數: 2901字更新時間: 2025-06-25 13:06:11
“作為演員的第一天,感覺怎么樣?”
夜深人靜,北好萊塢那間不算寬敞的公寓里,彌漫著歡愛后的慵懶氣息。
月光透過百葉窗,在凌亂的床單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梅格·瑞恩蜷在亞歷克斯身邊,手指無意識地在他結實的胸膛上畫著圈,聲音帶著事后的沙啞和一絲好奇。
亞歷克斯仰躺著,望著天花板,白天片場的喧囂和演戲的經歷仿佛還在眼前晃動。
“還不錯,”
他開口道:“比想象中…有挑戰性。我被還加戲了,有一句臺詞。”
他頓了頓,想起那張可憐的薪酬單,“就是收入不怎么樣,七扣八扣,最后到手只有五十美元。
還好副導演小吉伯特覺得我做得不錯,私下塞給我一百美元補償,還說要給我介紹個新活。”
“哇哦!”
梅格·瑞恩撐起身子,月光勾勒出她優美的肩頸線條,她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一句臺詞?亞歷克斯,這太棒了!第一次演戲就能說上臺詞,這可不簡單,這絕對說明你很有潛力!”
她的語氣充滿真誠的鼓勵。
她太清楚好萊塢的等級森嚴了,一個沒有臺詞的背景板和一個能開口說話的龍套,這中間的鴻溝巨大。
亞歷克斯的起點,比她當年跑龍套時高多了,這意味著他未來的機會標準可以更高。
亞歷克斯側過頭,看著梅格在月光下明亮的眼睛,卻輕輕嘆了口氣。
“潛力…或許吧。”
他坦誠地說:“但瑪麗,說實話,我覺得我和真正的演員之間,差距像太平洋那么寬。
特別是達斯汀·霍夫曼…老天,他一個眼神,真的只是一個眼神掃過來,那種壓迫感。
那種復雜的情緒,包括憤怒、輕蔑、一絲玩味瞬間就傳遞出來了,像電流一樣擊中你。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像個…像個穿著戲服的木頭樁子,根本不會演戲。”
他前世作為武行替身,專注于動作的精準和危險規避,很少有機會去深究表演的層次。
或者,更殘酷地說,他之前合作的那些所謂“頂流偶像”,其演技之拙劣讓他產生了一種自己還不錯的錯覺。
直到今天,站在奧斯卡影帝面前,他才被徹底打回原形。
在九十年代的好萊塢,尤其是這個演技派當道的黃金時期,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等這些名字熠熠生輝。
演技不是錦上添花,而是立足的根本。
看看湯姆·克魯斯,《壯志凌云》讓他紅得發紫,粉絲狂熱程度不亞于后世的流量明星。
但他緊接著就一頭扎進《雨人》和《生于七月四日》,在達斯汀·霍夫曼和奧利弗·斯通的調教下磨礪演技,尋求突破。
還有那個比亞歷克斯還小兩歲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出道就被譽為天才,是瑞凡·菲尼克斯的接班人,演技天賦肉眼可見。
這里確實講人脈,但如果你本身是扶不上墻的爛泥,就算你爸是制片廠老板,觀眾也不會買賬,獎項更不會青睞。
“這是完全正常的,甜心,”
梅格·瑞恩伸出手,溫柔地撫平他微蹙的眉頭,她的聲音帶著過來人的理解和撫慰。
“我剛入行的時候,站在鏡頭前連手腳都不知道往哪里放,臺詞念得像背書。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演戲這東西,需要時間去浸染,去感受。
等你多拍幾部,多觀察那些優秀的演員,自然而然就會找到屬于你自己的方式。”
她頓了頓,補充道:“而且,你有一樣很多人沒有的優勢,你的專注力和學習能力。
那天在酒吧打架,還有今天片場的動作戲,都證明了這點。
把這份專注力用在琢磨角色上,你會進步的。”
亞歷克斯感受著她指尖的溫度,心中的那點迷茫似乎被驅散了一些。
他握住她的手,重重點頭:“嗯!我明白。”
這次《鐵鉤船長》的龍套之旅,雖然短暫,雖然報酬微薄得可憐,但意義非凡。
它不僅是他好萊塢生涯的起點,更是一塊關鍵的敲門磚和一次寶貴的教訓。
那句“船長萬歲!”的臺詞,給他帶來了不少的機會。
接下來的日子,亞歷克斯的好萊塢之路開始以一種務實而略顯倉促的步伐向前邁進。
他出演過《鐵鉤船長》并擁有臺詞的事實,成為他簡歷上第一個閃光的點。
更重要的是,梅格·瑞恩替他繳納了那筆不算小數目的入會費。
當亞歷克斯拿到那張嶄新的SAG會員卡時,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一扇更廣闊的大門在面前打開。
工會不僅僅意味著保障和最低薪酬標準,更意味著他能接觸到更高質量的項目通告,擺脫了只能在劇本墻和破舊選角公司碰運氣的窘境。
而他的特長,扎實的武術功底和利落的身手,在這個動作片風靡的年代,成為了他獨特的敲門磚。
演員工會的選角導演們很快就注意到,這個新加入的英國小伙子亞歷克斯·肖恩,不僅外形條件出眾,簡歷上還醒目地標注著動作武術基礎。
在動作戲密集的劇組里,一個能自己完成基本打斗、翻滾,甚至能設計一些小動作的演員,遠比需要大量替身和保護的普通群演有價值得多。
《鐵鉤船長》副導演小吉伯特介紹的機會起到了作用,雖然《終結者2》即將上映,但不滿意的詹姆斯·卡梅隆依然對一些鏡頭進行補拍。
于是亞歷克斯成功通過試鏡,獲得的角色是一個典型的街頭混混,穿著緊身皮衣,梳著夸張的發型。
在開場不久的酒吧里,他和同伙試圖挑釁一個阿諾德·施瓦辛格飾演的T-800。
這場戲很短,亞歷克斯沒有一句正經臺詞,只有幾句街頭混混特有的粗鄙叫囂和恐嚇。
他的“高光”時刻,就是被那個由阿諾德·施瓦辛格扮演的、沉默如山的壯漢,像拎小雞一樣單手抓住,然后毫不費力地扔出了酒吧的玻璃窗。
雖然只是一個背景板式的反派龍套,但這是與施瓦辛格的對手戲,哪怕只是被扔出去。
在片場,亞歷克斯近距離感受到了施瓦辛格那非人的體格帶來的壓迫感,以及卡梅隆對動作場面精準到秒的控制力。
被扔出去的瞬間,他需要配合特技指導的指令,在空中完成一個保護性的翻滾動作,然后重重摔在特制的軟墊上,同時還要做出痛苦的表情。
這場戲拍了七條,亞歷克斯沒有一句怨言,武行的經驗每次都幫助他精準完成,動作干凈利落,連卡梅隆在監視器后都微微點了點頭。
這份經歷在簡歷里非常好看,畢竟是與動作巨星施瓦辛格合作,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
此外,亞歷克斯也沒有拒絕那些來自獨立制作或B級片的機會,特別是能充分展示他動作能力的片子。
比如那部典型的錄像帶市場快餐作品《美國忍者5》,在這里,亞歷克斯飾演的是一個反派黑幫的打手。
原本劇本里他只是眾多面目模糊的嘍啰之一,可能連個正臉鏡頭都沒有。
但在片場排練一場群毆戲時,導演意外發現亞歷克斯的動作不僅標準,而且帶著一種實戰的兇狠和流暢感,比主角的套路化打法更有看頭。
一看簡歷,還出演過《鐵鉤船長》和《終結者2》,和達斯汀·霍夫曼以及阿諾德·施瓦辛格對過戲。
這小子不簡單,于是導演決定給他加戲。
“嘿!你!”
導演指著亞歷克斯:“對,就是你,英國小子,你過來!”
導演臨時改了劇本,給亞歷克斯扮演的打手加了一場與主角的單挑戲份。
在一個廢棄倉庫的場景里,亞歷克斯需要利用環境,跳躍貨箱、翻越欄桿、抓起扳手作為武器,然后與主角展開一場時長約一分鐘的激烈格斗。
雖然沒有臺詞,但這場戲給了他充分展示的空間。
亞歷克斯將自己前世的武行經驗和融合身體后的協調性發揮到極致,他的動作迅猛而精準,帶著街頭打斗的野性,同時又不失鏡頭感。
一個漂亮的側踢將主角逼退,緊接著一個借力翻滾躲開反擊,順手抄起地上的鐵管格擋,金屬碰撞聲清脆刺耳。
最后雖然被主角擊敗,但他倒地前那個不甘而兇狠的眼神,給導演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場戲讓他在《美國忍者5》的演員表里,從一個幫派成員升級成了打手。
漸漸的,因為亞歷克斯在動作片里展現的出色素質,工會優先推薦的項目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亞歷克斯得到了更多鍛煉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薪酬有了保障,不再需要依靠梅格·瑞恩的幫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