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造大漢不可無此人!
- 蜀漢療養院
- 云嶺山歌
- 2158字
- 2025-07-08 12:01:00
次日天蒙蒙亮,一行車隊繼續出發。
距離沔陽還有二十里路,忽有白毦親兵傳信:
“丞相——大王率領馬超、黃忠、陳到三位將軍在前方迎接。”
“哈哈哈,兄長,俺可想死你了!”
沒等諸葛亮下車,張飛就已經興奮大喊著策馬沖過去。
其實張飛跟劉備分開的時間也不久。
漢中之戰結束后,張飛被任命為巴西太守,才赴任兩個多月。
看著一路上因趕路風塵仆仆的張飛,劉備關切的上下打量一番。
又伸手給張飛彈了彈身上的灰塵,替他整理一下儀容,才握住張飛的雙手,使勁搖晃:
“賢弟,為兄在漢中,也是朝思夜想盼著你和丞相早日趕來!”
僅僅幾個動作一句話,就讓張飛這個五十多歲的雄壯大漢,感動的熱淚盈眶。
當諸葛亮扶著劉禪下車,張飛和劉備已經寒暄完畢,都笑著看向他和小胖子。
無論何時何地,諸葛亮依然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他手持羽扇瀟灑的躬身作揖:
“臣亮,拜見大王!”
劉禪也乖巧的上前見禮:
“孩兒劉禪,拜見父親!孩兒在成都好想你!”
劉備顧不得理會劉禪,趕緊三步并作兩步,上前雙手扶起諸葛亮:
“丞相,你我君臣相知,何必如此客氣。”
“于公,亮是大王臣子;于私,亮是主公家臣,禮不可偏頗!”
諸葛亮笑吟吟的跟劉備對答,神色卻在觀察劉備身后的馬超、黃忠、陳到。
陳到面色古井無波。
馬超、黃忠兩人臉上,卻滿是精神亢奮之色。
尤其以西將軍馬超的精氣神變化最大,也更讓諸葛亮驚訝。
一直到現在,諸葛亮還清楚記得馬超在葭萌關歸降劉備時的形象。
那時的馬超真叫一個心灰若死,整個人都散發著一股死氣沉沉的氣息。
想想也是,馬氏宗族滿門數百口皆被曹操殺害。
剩下的妻子兒女又在冀城也被趙衢、梁寬等人斬首。
被逼無奈之下投奔漢中張魯,又被張魯打發到益州支援劉璋,最終被張魯心腹出賣。
即便馬超跟隨張飛參與了漢中之戰。
死氣沉沉的他,根本沒有當年躍馬關中的意氣風發,接連戰敗數次。
沒想到僅僅時隔數月,馬超的精氣神又一次被劉備鼓舞起來,精氣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鼓舞起來的精氣神,不同于躍馬關中、潼關擊敗曹操時的志得意滿。
更不是野心勃勃的那種精氣神。
而是對劉備充滿信任、仰慕、期望的神態。
與馬超、黃忠、陳到一一寒暄之后,劉備拉著諸葛亮、劉禪上了馬車。
這時劉備才有空用手輕撫劉禪的小腦袋。
劉備對這個胖嘟嘟的兒子,心中多了一絲憐惜。
既然歷史已經得到改變,或許他也要改變對劉禪的教育方式。
不過依然顧不上跟劉禪多說什么。
劉備迫不及待想跟諸葛亮分享自己的神奇經歷,還有最近一段時間的布局。
“嗯,沒想到大王竟穿梭一千八百年光陰,見證后世繁華昌盛。”
諸葛亮臉色始終帶著自信的微笑。
輕搖羽扇,認真的指出劉備布局存在的一些問題,
“大王的應對措施并無大礙,只是行事布局難免還是太過于保守了!”
“既然后世圣王都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也要注重后世先進的科技和生產力!”
“我們這一次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挫敗魏吳聯手謀害云長,更不能僅僅是保住荊州之地。”
“亮輔佐大王興復漢室,一統天下,再造河山,撫慰萬民的志向從未更改。”
被諸葛亮這么一提醒,劉備懊悔的猛地一拍腦袋:
“備沒有丞相在身側,難免思慮不周!”
“如今丞相從成都趕來,備才算是如魚得水呀”
“明日丞相跟隨孤前往后世一行,看看我等究竟應該從何處著手?”
諸葛亮微微笑著搖動手中羽扇,輕輕點頭:
“大王不必如此,既然孝直這幾天待在后世,憑他的能力,必然會有收獲。”
“等到亮隨大王前往后世一行,我與孝直交流一番,再好好看一看那個繁華盛世。”
聊起后世的見聞,難免就要提及李川、柳毅、瀟妹等人。
諸葛亮唯獨對李川非常感興趣,他神色帶著思索之色:
“大王穿梭時空的奇遇,依仗的是那位李川郎君,唯有他才有這番奇遇。”
“看來我等還需把這位郎君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再造大漢不可無此人!”
劉備有些哭笑不得,將第一次與李川、柳毅的接觸講給諸葛亮聽。
“丞相你不知道,當時這位郎君毫不客氣的說,不是他有求于我,乃是我有求于他。”
“若非是我遇到了他,云長要沒命,益德要沒命,備也要死于非命,我等基業亦要崩毀大半。”
諸葛亮面色凝重,認真的看向劉備:
“大王,若果真歷史如其所言,確實是我等離不開他,而非他離不開我等呀!”
劉備想想當時的場景,暗自慶幸柳毅是諸葛亮的擁躉:
“丞相說的對,確實是我等離不開李川郎君。”
“若非柳郎仰慕軍師忠義之名,反復勸說李川,只怕要到幾萬兩贖金,就再也不理會我們了。”
劉備為保持漢中王的體面,對誰都沒有講過他是如何與李川、柳毅相互取得信任的。
如今在諸葛亮面前,劉備毫無保留的將這一切經過一一講述。
也讓諸葛亮心中有了更清楚的判斷。
小胖子劉禪在一旁更是聽的目瞪口呆。
諸葛亮越發對李川產生好奇。
聽劉備講述,本以為是一個很高傲冷漠的年輕人。
他沒料到,當車隊趕到沔陽,自己對李川的第一印象出乎意料:
這個年輕人正在魏延陪伴下,在漢江邊捕魚摸蝦。
諸葛亮看著遠處漢水之畔,那個手舞足蹈的年輕人,不敢置信的問:
“大王,那位水邊捕魚的年輕人,果真就是李川郎君?”
劉備點點頭:
“沒錯,昨日叔至便陪同郎君在漢水捕魚。”
“他還命白毦兵搬了大鐵鍋,親自動手給眾人做了一道大餐!”
一旁侍立的陳到,此刻也頗為回味:
“郎君所治庖廚美味無比,那魚和餅子讓人回味無窮啊!”
“尤其還傳授了無煙灶的挖掘方法,以后行軍打仗不用擔心煙霧暴漏行蹤。”
聽到這里,諸葛亮心中否定了之前對李川的判斷,他越發感興趣了:
“走,那我等就好好會一會這位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