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淺出數字孿生
- (印)瑪尼莎·沃赫拉主編
- 1481字
- 2025-06-26 17:53:34
2.1 數字孿生的構成要素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數字孿生有不同的構成要素。
2.1.1 從空間角度看數字孿生的構成要素
2002年,邁克爾·格里夫斯博士在一次學術會議上首次提出“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性構想”,這是最早討論類似數字孿生的概念,因為2002年還沒有數字孿生這個術語名稱,直到2010年,NASA的約翰·維克斯在一份藍圖報告中首次使用了“數字孿生”這一術語。
邁克爾·格里夫斯博士在闡述“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性構想”時,提出這一構想涵蓋了虛擬空間、現實空間、信息流鏈接、數據流鏈接和虛擬子空間等要素,而這些要素就是從空間角度看數字孿生的基本構成要素。
2.1.2 從對象角度看數字孿生的構成要素
2017年,邁克爾·格里夫斯博士和約翰·維克斯在對數字孿生各對象下定義時,討論并描述了數字孿生的基本構成要素,它們分別是:數字孿生原型(Digital Twin Prototype,DTP)、數字孿生實例(Digital Twin Instance,DTI)、數字孿生環境(Digital Twin Environment,DTE)。
1.數字孿生原型(DTP)
DTP包含了全面的信息集,用于描述與虛擬模型相對應的現實物理原型。DTP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描述現實世界對象所需的全部信息,是數字孿生的底稿。DTP的信息集包括物理實體的必要信息、詳盡注釋的3D模型、依照說明書和物料清單列出的各種物料、服務清單與工藝清單等。這個信息集包含不限于上述的物理實體幾何模型,還包含操作數據、傳感器數據、歷史維護記錄、性能參數等其他信息。
2.數字孿生實例(DTI)
DTI是用來描述一個獨立的數字孿生。在現實原型產品的生命周期中,DTI始終與其對應的物理原型保持鏈接。基于使用需求,DTI有不同的信息包,如詳盡注釋的帶有幾何尺寸和公差(GD&T)的3D模型,這個模型描述了物理實體的幾何形狀以及所有零部件信息,包括其物料清單(如包含所有過去和現有的零部件清單)。DTI還包含生產該物理實體所需要的全部作業流程的流程清單。DTI還包括物理實體所需的各種測試和測量結果、更換零部件的記錄、基于傳感器數據的運行狀態、當前實時數據、歷史數據、預測數據等。
3.數字孿生環境(DTE)
數字孿生環境(DTE)是一個集成的、多域的虛擬環境,它為數字孿生提供了一個全面運作的平臺。DTE支持數字孿生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創建、發展和維護。在數字孿生環境中數字孿生可進行如下操作:
● 預測:數字孿生在DTE中可預測物理產品的未來行為和性能。在原型階段,它預測產品及其組件的行為,包括公差預測,以確保設計滿足要求。在實例階段,預測針對的是特定物理產品,涵蓋現有部件和歷史更換的部件。
● 查詢:數字孿生在DTE中可通過數字孿生實例查詢物理原型當前和過去的歷史記錄。基于不同DTI提供的數據,可以對物理實體進行關聯性分析和預測性分析。
并非所有產品都有數字孿生實例(DTI),只有那些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信息的產品,如飛機、火箭、建筑設備和汽車,才需要創建DTI。相比之下,像回形針這樣的產品則不需要創建DTI。
此外,2019年,邁克爾·格里夫斯博士提出了數字孿生聚合(Digital Twin Agreement,DTA)概念,并將這個概念定義為所有數字孿生實例(DTI)的集合。
2.1.3 從運行角度看數字孿生的構成要素
從數字孿生的運行角度來看,它也有一些基本構成要素。在詳細闡述數字孿生的工作原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些基本構成要素。
從運行角度來看,實體對象的數字孿生模型是最基本的構成要素之一,它需要被創建。實體對象的數據是另一個基本構成要素。傳感器作為獲取數據的工具,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因此從運行角度來看,傳感器也是基本構成要素之一。將現實世界中的對象與虛擬世界中的數字孿生相連接的鏈接機制,也是數字孿生的基本構成要素。
因此,從數字孿生的運行角度來看,實體對象的數字孿生模型,以及實體對象的數據、傳感器和鏈接等都是數字孿生的基本構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