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發難(二)
- 笑傲:懲惡揚善林平之
- 奧斯卡王
- 2101字
- 2025-07-12 09:46:00
定逸師太寒暄幾句之后,便帶著儀琳離去。
五岳派一眾首腦人物自是最為尊崇,圍坐在內廳最好的座位上,其中便有青城派余滄海。
林平之目光緊緊注視著她,片刻不離。
今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個龜兒子跑了,哪怕是完不成任務,也要將其徹底留在衡陽。
余滄海感知敏銳,自然察覺林平之包含敵意的目光,此刻面色僵硬,氣憤難當,咬牙切齒道:
“兀那小兒,當真不知天高地厚,該殺,該死!”
端坐身旁的木高峰聞言笑道:
“林平之輕功卓絕勝過田伯光,掌力渾厚似山岳,辟邪劍法更是詭譎難測,快若閃電,余觀主,你可得保護好自己啊。”
余滄海聽他提到辟邪劍法,心中一動道:
“木兄,你我兩人皆是用劍的好手,一門絕世劍法可謂是至寶,若是能得到手,宗師之境未必不能成,倘若我們聯手,定能將林平之擒下。”
木高峰聞言,連連擺手道:“余觀主,別開玩笑,誰敢得罪日月神教庇護之人,你不怕某一天,向問天親自去青城派問罪?”
余滄海見他態度并不堅決,知道這駝子是不見好處不撒鷹,于是勸道:
“不需取那小子性命,擒下他拷問辟邪劍譜,余下風險青城派一力承當,再說了你久居塞外遠離中原,誰能尋到你?”
木高峰笑而不語,卻也沒有再說拒絕的話語,余滄海心領神會,開始默默在心中盤算,計劃如何能順利擒獲林平之。
眾人吃喝間,忽聽得門外砰砰傳來兩聲銃響,跟著鼓樂之聲大作,鳴鑼開道之聲瞬間傳遍府內。
群豪盡皆駭然,趕忙放下手中酒杯,心想:莫不是劉府出現了大逆不道的賊人,官方前來捉拿?
“這,竟是官府來人。”
“難道,劉府有賊人躲入?”
“官府與我等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他們來此還能有什么好事?”
...
群雄議論紛紛,卻突然一愣。
只見一身華袍的劉正風聽到鳴鑼之聲后,大步從后堂走出,向著大門迎去。
稍頃,便見一位大腹便便的官員在其陪同之下,走入內廳。
那官員腳步虛浮,雙眼渾濁,內息薄弱,一臉酒色之氣,顯然只是一個普通人,根本不會武功。
群雄疑惑之間,卻忽的見到他居中一站,身后衙役趕忙單膝下跪,雙手高舉,一只托盤便映入群雄眼簾。
官員稍稍躬身,將托盤中的黃色卷軸拿到手中,緩緩打開后,朗聲道:“圣旨到,劉正風接旨。”
林平之毫不意外,這便是劉正風為自己尋得一條后路。
與朝廷中人為伍,自污其名,徹底退出江湖武林。
群雄卻是不解,紛紛暗道:倘若朝廷要對劉三爺下手,我等必不會袖手旁觀。
哪成想,劉正風直接雙腿跪地,連磕了三個響頭,朗聲回道:“微臣劉正風聽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雄頓時啞然。
那官員緩緩展開卷軸,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湖南省巡撫奏知,衡山縣庶民劉正風,急公好義,功在桑梓,弓馬嫻熟,才堪大用,著實授參將之職,今后報效朝廷,不負朕望,欽此。”
劉正風連忙再次磕頭,大聲道:“微臣劉正風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言罷,接過圣旨,恭敬起身,笑著道:“張大人,不如留下來吃一杯酒,好讓卑職能一盡地主之誼。”
張姓官員道:“吃酒就不必了,本官還有很多要務要處理,不便久留。”
劉正風心領神會,立刻吩咐向大年準備賀禮,“大人,您對卑職多有栽培,一些薄禮,不成敬意。”
向大年早有準備,轉身便取過一只圓盤,諸多黃白之物被錦袱包裹。
劉正風笑著接過,轉交給張大人身后的衙役,笑道:“一點心意,張大人哂納。”
張姓官員見狀立馬喜笑顏開,主動拿起一杯酒,笑道:“本大人不便久留,但一杯酒的功夫還是有的,劉大人,今后好生替朝廷辦事,前途不可限量。”
劉正風忙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道:“承蒙大人吉言,卑職一定殫精竭思,報效朝廷,死而后已。”
張姓官員倒也實在,連干了三大杯,拱拱手便轉身離去。
劉正風滿臉笑容,一路相送至大門外,等鳴鑼開道之聲漸不可聞,才緩緩轉入內廳。
群雄面面相覷,不發一言,看著意氣風發的劉正風,臉上既尷尬又詫異。
岳不群作為五岳派前盟主,又是場中唯一的宗師高手,主動上前問詢道:
“劉兄,你,你怎么和朝廷攪和在一起,糊涂啊!”
劉正風聞言,頓時笑道:“岳大哥,我既已決定退出江湖,自然要為子孫后代謀一個出路,走仕途一道未嘗不是正解。”
四周鄙夷之聲,不絕于耳,但絲毫不能影響他的決定。
雖說‘參將’只是一個芝麻綠豆的小小武官,但朝廷與江湖乃兩個陣營,既決意退出江湖,索性便徹底一些,豈不更好。
想到此處,劉正風趕忙來到席間,站在群雄面前,滿臉笑意,抱拳一禮道:
“感謝諸位百忙之中,抽空參加劉某的金盆洗手宴,小弟先行謝過。”
群雄識趣,紛紛重新坐定,仆役重新準備酒菜,向大年端來茶幾,其上鋪滿錦緞,一只金燦燦的大盆端立其上。
他小心翼翼將金盆擱在茶幾上,盆內已盛滿清水,門外適時響起禮炮之聲。
向大年率領一眾師弟,恭敬跪在劉正風身前,齊聲道:“恭請師父...”
劉正風雙手虛扶,笑呵呵來到茶幾面前,先是向著群雄抱拳一揖,接著說道:
“諸位前輩英雄,新老朋友,遠道光臨,劉某感激不盡。”
“今日小弟金盆洗手,從此遠離江湖是非,其中原因自是因小弟已受恩典,做了一個小官兒。”
“江湖與朝廷互不干涉,各行其道,劉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所以只能忍痛退出江湖,以報君恩。”
“今日勞請各位兄弟替小弟做一個見證,武林中的種種恩怨是非,從此以后恕不過問。”
他這一段話,說的情真意切,慷慨激昂。
群雄卻想:他一心做官,人各有志,卻是勉強不來,從此武林便少了劉三爺這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