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三破重圍
- 三國:我父李嚴,再造炎漢
- 冷手冰指
- 2108字
- 2025-07-20 05:00:00
關羽揮舞起青龍偃月刀,對待昔日的好友沒有一絲留手的意思,連出狠招只求速勝。
畢竟自己已年過五旬,而張遼正當壯年,許久未見,自己未必還能勝過張遼。
張遼本借著馬速優(yōu)勢,和周泰、凌統(tǒng)二將斗得正酣,見突然殺出一大漢,兵刃沉重兇蠻,大宛馬也拉不開距離,心中大略已經(jīng)猜到。
“來將可是云長?”張遼對著黑夜中的來將高呼。
關羽本不想與張遼搭話,畢竟不是在自己軍中,多談交情難免惹人猜疑,但張遼開了口,也只好回答:“文遠別來無恙,看刀!”
趁著這喘息的功夫,關羽沒忘了回頭看一眼身后的關興。
關興帶領著數(shù)十騎親衛(wèi)正和張遼的精騎纏斗,周泰、凌統(tǒng)也率部回援,準備撕開困住孫權的包圍圈。
興兒的武藝遠在平兒之上,應該沒什么問題,關羽回過神來對付張遼。
只見張遼從身旁親隨手里換上了一把長戟,縱馬上前再來戰(zhàn)關羽。
長戟如龍,與青龍刀碰撞,竟然火花四濺。
關羽冷笑道:“文遠,昔日吾斬顏良、誅文丑,汝不過如孩童一般在旁觀戰(zhàn),今日還敢劫我營寨,膽色不小!”
張遼哈哈大笑,戟法迅疾:“云長,汝已老矣!今日便讓汝知吾手段!”
兩人一邊激戰(zhàn),一邊互相叫罵,刀戟交錯,殺氣沖天。
關羽青龍刀大開大合,每一刀似有千鈞之力,逼得張遼不敢硬接,張遼則借大宛馬迅捷,左突右閃,戟法刁鉆。
兩人酣斗數(shù)十合,不分勝負。
張遼愈戰(zhàn)愈怒,連連出戟如狂風驟雨,怒喝道:“云長,汝助劉皇叔也就罷了,何故助這孫權小兒!汝可忘了荊南之事乎?”
關羽聽聞此語,確實惱怒,卻把怒火發(fā)泄在張遼身上,舉起青龍刀,用盡全力使出一個上劈,竟將張遼長戟從中劈斷,張遼連人帶馬被震退了半步。
“哼!汝就會借兵刃之威!”張遼罵道,急忙后退。
趁著這個機會,關羽回頭又望了一眼關興,只見關興、周泰兩部已將張遼部的精騎沖散,孫權已經(jīng)脫圍。
周泰護著孫權,引著還未敗就如同敗兵般喪氣的親衛(wèi)們,準備往身后的小橋退去。
關羽氣急敗壞,沖著孫權大罵:“孫仲謀!你若自逃,便是棄將如棄履,數(shù)萬兵士誰還肯為你死戰(zhàn),三軍豈不軍心盡喪?大丈夫領兵豈可臨敵先怯,汝如此懦弱,何以成王霸大業(yè)!”
孫權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咬牙切齒,卻又無言以對。
他心知關羽說得沒錯,自己若真棄軍先逃,不但身敗名裂,江東諸將也必心懷疑懼。
回頭望見周泰、凌統(tǒng)皆面露不安,親衛(wèi)士卒也神情渙散,若再不穩(wěn)住人心,恐怕真要兵敗如山倒。
更何況關羽都已經(jīng)到場,自己還怕啥!
他深吸一口氣,猛地轉(zhuǎn)馬回頭,大喝道:“諸將聽令!我孫權尚在,爾等何懼!隨我回陣,再與曹賊廝殺一場!”
身旁的江東將士心中俱是一震,紛紛響應。
周泰最先舉起長刀,振臂高呼:“全軍聽令,隨我殺回去!至尊萬歲!殺——!”
其所率的萬余黑甲軍本就是江東精銳步卒,此時得主將親自提振,如山呼海嘯般沖殺回去。
原本被張遼精騎擊退的一線,竟被迅速頂回,雙方再次膠著于逍遙津北岸。
但關羽眼中卻閃過一絲憂色。
周泰部下黑甲軍雖勇,可其他部曲依舊無動于衷。
中軍大營激戰(zhàn)已久,戰(zhàn)場上卻仍然只有周泰本部所率的黑甲軍,其他部曲多半在冷眼旁觀。
江東諸將雖聽孫權號令,但眾心不齊,軍勢終難如一。
就在此時,張遼見戰(zhàn)機已逝,孫權脫困,黑甲軍又恢復士氣,再戰(zhàn)無益,便高呼一聲:“鳴金收兵!全軍撤退!”
身旁親隨立刻舉旗,長鳴金鼓,張遼策馬率先沖出包圍,手中斷戟換作橫刀,率數(shù)十騎急速往北撤退。
可正當張遼帶著親兵撤至吳軍外圍,卻發(fā)現(xiàn)跟隨他的只剩百余騎。
回望之間,只見陣后還有數(shù)百精騎被一群紅甲軍與黃甲軍夾擊,已陷重圍。
原來是孫權中軍大營兩側(cè)部曲,見周泰部已然擊退魏軍,紛紛上前阻攔張遼所率精騎,想要從捕獲敗兵中撈得幾分功勞。
吳軍包圍圈中傳來的人喊馬嘶,那些騎兵正在奮力突圍,高呼:“將軍——張將軍!將軍棄我等乎?”
張遼聞言,猛然勒馬,面色如鐵。
左右親兵勸道:“將軍不可回!此時已出重圍,再返必墮陷阱,豈不自投羅網(wǎng)?”
張遼一聲怒喝:“匹夫之勇不足道,然義氣不可負!若我拋棄士卒,有何面目再見丞相!你等若怕,便先走罷!”
說罷,不顧勸阻,怒喝一聲,轉(zhuǎn)馬便返。
已突出重圍的百余騎竟無一人遲疑,皆隨張遼再入敵陣,其勢如天雷滾落,風卷殘云。
吳軍見張遼旗幟忽又轉(zhuǎn)回,疑是魏軍有援兵來襲,紛紛如鳥獸散般退卻。
張遼部殺入重圍,人馬皆披靡,無有敢當者。
關羽遙遙望見,也是一怔,暗嘆道:“文遠竟然還敢回救?好大膽!”
被圍之騎如獲重生,紛紛鼓勇而上。
見吳將都無反應,關羽吼道:“江東諸將何在!張遼不過數(shù)百殘騎,竟敢反撲!爾等卻視若無睹,豈非任虎歸山,自壞軍威!此圍殲良機,難道要眼睜睜看著他來去自如嗎!”
在關羽的叫罵聲中,吳軍將士才有些回過神來,三三兩兩開始重新組織包圍。
但張遼親自斷后,揮刀連砍數(shù)人,勢不可擋,竟生生將剛重組起的包圍圈撕碎。
關羽勒馬立于高坡,看著張遼率部且戰(zhàn)且退,吳軍慌亂不堪,不由得心中暗笑。
自己救了孫權,也盡力穩(wěn)住了吳軍的士氣,算是仁至義盡了,再指望我關羽犧牲荊州軍的兒郎們給孫權賣命是不可能的。
畢竟東吳是盟友,也是敵人。
再說了,這樣也能吃敗仗,吳軍純屬活該!
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朝張遼部沖去,那人正是關興。
“興兒不可深追,當心張遼伏兵!”關羽焦急地高呼。
卻見那身影隨著張遼部往北越走越遠,消失在黑夜中。
不多時,關興就轉(zhuǎn)了回來,胯下變成了魏軍的高頭大馬,手中甚至還牽來兩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