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澤下了乘黃的脊背,赤練與虞姬緊忙護上前來。
祈澤微微搖頭,來到那株半倒的梨樹前,看了看掛在樹上非人一般的都則,躬身撿起地上的巴蛇角。
這東西倒是堅硬,沒有被毀掉,反而在雷鳴下,角上添了一絲雷光異相。
矚目之術!
“多虧了都則正士認罪不公,以犧牲自己的方式,借助雷罰殺了這巴蛇,不然今日所有的梨園子弟,包括褒國君,御史正士,以及我……怕都難以活命。”
“嘔!”都則又吐出一大口污血,他目光瞪瞪,可只能吐著:“你你你……”
就再也說不出話了。
重傷之下,氣血攻心,他已經被活活氣死!
“都則御史之事,本御史一定會上稟刑宮……”出聲的不是祈澤,而是身上除了有些污濁,毫發無損的御史正士:“一定要讓刑宮知曉都則舍己為人的功績。”
方才逃命之時,褒國君就隱約聽見祈澤的批命,自然猜得出祈澤與都則有惡交。
此刻他也道:“都則救了本君,我褒國之后會送來上好棺槨,以謝此情。”
“咳咳……”
這般說罷,褒國君嘴角流血道:“不過此時還望祈世子能借出乘黃異獸,馱本君前往卜天宮,這豐京之中,本君的傷勢只有卜天宮能救。”
祈澤蹙眉。
從心界中召喚的坐騎,不可離開主人太遠。
這說是借,實際上就是要讓祈澤跟著褒國君走上一趟……此途危險,祈澤并不想前往。
颼!
正在祈澤思索間,一道利箭從遠處射來。
“小心!”
虞姬最為敏銳,第一時間為自己披甲,拉弓射箭,雙弩齊發!
第一箭打在飛來的箭尖上,可準頭尚可,力量不足,不曾撼動一絲就崩碎。
第二箭也是如此。
危急關頭,虞姬領悟連射之術,第二輪弩箭齊發,這才卸了飛來利箭的力量,偏移了軌道,射在祈澤的側身箭羽顫動……
祈澤目色凝重:“百里將軍,此人你可能抵擋?”
百里方才自然是一心護衛虞烈,此刻聞聲,不由看向自己護住的世子,而虞烈見狀,緊忙下令:“快,先助兄長。”
如此,百里才縱身而出。
隨之卷起氣浪,地上散落的一根長矛也飛入他手中。
祈澤退……
這刺客聽見巴國君欲以乘黃逃離,這才要先殺了他,滅了此心?
可惡。
褒國君此刻也面色驟變,他猛地看向天穹,大呼不妙:“他們有備而來,天象……他們布置了迷陣,決心要滅殺我在此地!”
迷陣?
祈澤此刻還不能確定今日之事是他批命造成的意外。
但這意外過于意外,讓他一時間也猝不及防,此刻聽見褒國君如此說,也曉得對方知曉些什么。
“是何人要殺褒國君?”
祈澤語氣中隱隱質問,如今關頭,禮節之事暫且放在一邊。
褒國君沒有猶豫,直言:“是申國。”
申國?
怪不得這些刺客能在豐京埋伏,制造這樣大的襲殺事件。
申國勢大,且還有一位申王后坐鎮鎬京啊……
祈澤還未言,那御史正士先是一個激靈,緊忙后退,口中言:“小臣已經發出信號,能做的已做,還望繞過,繞過……”
就躲到遠處,不敢參合。
褒國君蹙眉:“呵,今日本君死了,難道他還能活。”
祈澤不免看向褒國君,這話所言,也包括了他們等人,只是也說得無錯。
申國……
此時的王后就是申國女,而褒國即將送女入宮,且周王喜愛,陣仗極大……當然,若是此時的人見了,最多也只會說一句寵妾。
可祈澤有后世記憶,隱隱能猜到,周王與申國有了嫌隙,褒國就是其中的一個口子。
周王想要用褒國拉開這個口子。
而申國想先埋了這個坑。
只是,這與祈澤有何關系:“褒國君言重了……”
此刻,百里將軍已經與那刺客戰在一處,一時間沙塵四面,虞姬與赤練緊忙護住祈澤,順帶也讓褒國君得了便宜。
“今日本是豐京考核之日,這里諸多鄉里子弟遭此大劫,難道因為您的死,就要全數陪葬不成?”
“褒國即使在周王眼中重要,但也不至于如此才對。”
祈澤言下之意:他祈澤即使知曉申國與周王的嫌隙,申國出手阻止褒國嫁女之事,甚至申王后也暗中出手……那又如何,這件事一旦成功,上面怕是不少人能猜到,不多他祈澤一個。
褒國君垂眸。
他小心看向周圍,在看見百里與刺客戰得不分上下時,終于還是用兩個人才聽得見的聲音,對祈澤道:“褒姒已經懷了周王的孩子,大卜批命,此子為男,母貴則子貴,當有有非凡之命。”
說罷,褒國君沒有再說,只是定定看著祈澤。
祈澤能從對方眼中看出不忍,是對自己胞妹的不忍心……子憑母貴,母憑子貴,可還未嫁去周王室,就已經遭逢如此多的刁難,若是褒姒來到周都,又會是怎樣的場景?
祈澤卻是想得更多。
周王看來真的要舍棄申國……以及申國一系的勢力了。
雖然不知道其中的緣故,但祈澤只要知曉周王的心思即可,他心中微動,此事或許……或許對他也有好處。
申王后注定要被驅逐歸申國,而褒姒也將成為新的王后。
從龍之功就在褒姒腹中的孩子身上?
或許……參與此事,可借勢謀取封地……周王室曾二次分封,可距離上一次,已經很久了。
此刻祈國在河東之地,也就是后世的黃河東側,太行山以西南的平原地區。
此地南部有鹵鹽特產,北部有汾河沃土,四周有大河與群山環繞,易守難攻,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之地,但那只是對外,而對內,氏族群立,小國眾多。
其中以晉國為首,分裂小國之間的聯誼,一家獨大。
祈澤自己清楚,以他的身份,天然與晉國為敵,何況這都則就是晉國之人,有此新仇舊怨,也難以再和睦。
他之后若是回到祈國,必然受到威脅。
唯有在周王室謀取足夠多的勢力,才能與之敵對,不然即使回到祈國成為祈君也難以抵擋晉國鋒芒。
這第三次諸侯分封,可能是最好的機會!
思即此,祈澤道:“褒國君可有脫身之機……這天象迷陣,我只覺四方天地被桎梏,里面的人走出不去,外面的人沖不進來。”
“……”
……
……